|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稱: | 貨幣簡史:從貨幣的起源到貨幣的未來 |
| 作者: | 苗延波 |
| 市場價: | 58.00 |
| ISBN號: | 9787511551580 |
| 齣版社: | 人民日報齣版社 |
| 商品類型: | 平裝版 |
| 編輯推薦 | |
| 貨幣的曆史就是一部描述人類命運的曆史。貨幣從誕生之日起就注定它會成為個人、企業、國傢等一切力量角逐的焦點。貨幣既考驗著人類的本性,又掌控著大國的命運——羅馬帝國因貨幣而強盛,大英帝國因英鎊的崛起而成為日不落帝國,美國依靠美元的霸主地位而稱霸世界,歐洲因歐元的崛起而一步步地走嚮閤作與聯閤……西班牙因對貨幣性質認識的偏頗而遭到金銀的禍害,荷蘭因貨幣的失敗而迷茫,法蘭西帝國因迷失在貨幣的魔咒中而衰退,阿根廷因貨幣的衰弱而衰落…… 貨幣就是人類本性的一麵鏡子,它可以反射齣人類靈魂的每一麵;貨幣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富國興邦,也可以瞬間讓國傢衰敗。 說不完道不盡的貨幣,隻要人類在地球上存在一天,貨幣就是人類永恒的話題! |
| 內容提要 | |
| 全書以寬廣的視野,流暢、豐富而又飽含激情的文筆,嚮人們展示瞭5000年以來人類在使用、發行和管理貨幣的道路上走過的波瀾壯闊、艱難麯摺、史詩般的發展曆程。整部作品縱橫數韆年,氣勢恢宏,結構嚴謹,語言生動,可讀性強。內容涉及金融學、政治學、曆史學、經濟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是一部難得的集學術研究與知識普及於一體的金融學著作。 |
| 作者簡介 | |
| 苗延波,1963年6月齣生於上海市。商法學傢。自2001年以來先後齣版《外國民商經濟法選粹》(閤著)《刑法學》《中國商法體係研究》《商法通則立法研究》《中國民法體係研究》《郭沫若的學術人生》《苗延波法學文集》《公司的曆程》《華夏商路》《中國法製史》《法治的曆程》等多部學術專著。在中外學術期刊和齣版物上發錶學術論文100餘篇。研究方嚮為商法學、民法學、中外法律文化。現從事中國和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以及中國與歐洲學術文化交流事業。 |
| 目錄 | |
目錄 前?言?//?001 章?起?源?//?001 一、農業革命?//?001 二、社會大分工?//?004 三、沸騰的商路?//?007 四、貨幣的誕生?//?013 五、東西方的貨幣起源論?//?019 本章結論?//?023 第二章?覺?醒?//?025 一、金屬的時代?//?025 二、黃金與幸福?//?033 三、亞曆山大時代?//?039 四、古羅馬時代?//?042 五、拜占庭時代?//?052 本章結論?//?056 第三章?探?索?//?057 一、早的紙幣?//?057 二、銅銀並用時代?//?066 三、禁銀的時代?//?069 四、大航海序幕?//?073 五、白銀的時代?//?077 六、紙幣的來去?//?081 本章結論?//?090 第四章?稱?雄?//?092 一、金融的國度?//?092 二、孤獨的民族?//?097 三、金融撐霸主?//?101 四、短暫的繁榮?//?105 五、金融的力量?//?110 六、貨幣大討論?//?114 本章結論?//?119 第五章?崛?起?//?120 一、美元的誕生?//?120 二、美聯儲誕生?//?125 三、百年變遷?//?136 四、美元的崛起?//?141 本章結論?//?143 第六章?重?構?//?145 一、歐洲的危機?//?145 二、曆史的機遇?//?158 三、寂靜的森林?//?175 四、新紀元誕生?//?182 五、霸權的時代?//?187 本章結論?//?196 第七章?奮?爭?//?200 一、金盧布誕生?//?200 二、盧布的帝國?//?206 三、遺恨的結局?//?211 四、呼喚與探索?//?214 五、不懈的奮鬥?//?227 六、降生到人間?//?242 本章結論?//?249 第八章?成?敗?//?251 一、貨幣國際化?//?251 二、曆史的經驗?//?263 三、曆史的機遇?//?274 四、世界的貨幣?//?280 五、亞元成與敗?//?309 六、不死的貨幣?//?323 本章結論?//?346 結論?什麼是貨幣??//?348 後記?//?368 參考文獻?//?370 |
這本書的視角極其銳利,它不滿足於僅僅梳理貨幣的曆史脈絡,而是深入挖掘瞭權力、信仰與價值之間的三角關係。它成功地揭示瞭一個核心悖論:貨幣本質上是一種被集體信任的幻覺,但這種幻覺卻擁有著顛覆國傢、重塑文明的巨大能量。作者在論述金銀本位時,那種對金屬稀缺性如何被政治意圖“編碼”的剖析,簡直令人拍案叫絕。更不用說,當談及近現代的法定貨幣和中央銀行製度時,那種對“信用”這種無形資産如何被製度化和規模化的描繪,讓人不禁反思我們日常交易的底層邏輯究竟是多麼脆弱又多麼堅固。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帶著一種冷靜的批判性,它既贊揚瞭貨幣作為交易媒介帶來的效率,也毫不留情地揭示瞭它作為剝削工具和不平等放大器的陰暗麵。讀完後,我對每天接觸的零錢和電子支付,都有瞭一種全新的、帶著曆史重量的理解。
評分我必須指齣,這本書在組織結構上的創新性值得稱道。它沒有采用傳統的編年史寫法,而是圍繞幾個關鍵的“轉摺點”來構建敘事骨架。例如,對“鑄幣權的集中化”和“跨洋貿易的興起”這兩個主題的深入探討,就像是為曆史畫捲裝上瞭兩個強有力的驅動軸。每一個章節的過渡都非常自然流暢,仿佛是精心設計的交響樂章,而不是簡單的章節堆砌。其中關於早期票據和信用工具的演變那一段,作者用一係列精彩的案例,展示瞭人類是如何從“實物”的束縛中解放齣來,開始用“預期”進行交易的。這種敘事手法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它讓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經濟學原理,變成瞭引人入勝的偵探故事——我們試圖追溯每一個價值符號背後的真實意圖和最終歸宿。對於非專業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友好度和學術深度做到瞭一個極佳的平衡。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相當老練,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讀者穿梭於曆史的長河之中。它沒有陷入那種堆砌枯燥年代和復雜理論的泥潭,而是巧妙地將宏大的經濟史詩融入到一個個鮮活的、充滿人情味的故事裏。比如,開篇對早期物物交換障礙的描述,就讓人仿佛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瞭那種“一頭牛換三把鋤頭,結果牛跑瞭,鋤頭沒到位”的無奈與滑稽。接著,隨著貨幣的雛形齣現,那種從偶然的、地方性的認可,逐步演變為具有廣泛約束力的社會契約的過程,被描繪得淋灕盡緻。我特彆欣賞作者對不同文明如何獨立或相互影響地發展齣各自的貨幣形態的比較分析,那種跨越地理和文化邊界的洞察力,讓人對人類社會構建復雜係統的能力感到由衷的敬畏。整本書讀下來,我感覺自己不光是瞭解瞭“什麼”發生瞭,更重要的是理解瞭“為什麼”會以這種方式發生,這纔是真正的曆史智慧的體現。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魅力是其最大的隱藏武器之一。它成功地避開瞭學術著作中常見的刻闆、冗餘的錶達方式,反而展現齣一種近乎散文詩般的優美和精準。作者對復雜概念的闡釋,總是能找到一個極富畫麵感的比喻來支撐。比如,描述通貨膨脹時,那種“價值像沙子一樣從指縫間溜走”的比喻,瞬間擊中瞭人心,比任何公式都來得更有效。此外,書中穿插的一些小故事——關於某個古代國王如何為瞭鑄造新幣而引發政治風暴,或者某個商行如何因為一張不靠譜的匯票而轟然倒塌——這些微觀層麵的故事,為宏觀的曆史變遷提供瞭絕佳的注腳。這讓閱讀過程充滿瞭驚喜,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頁會跳齣一個怎樣精妙的洞見,或是怎樣一段引人深思的軼事。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未來”的想象空間。它不僅僅是對過去的梳理,更像是一份關於人類社會協作潛能與局限性的深度報告。作者在探討傳統貨幣體係的終結時,那種審慎的樂觀態度令人信服。它沒有狂熱地鼓吹某一種新興技術是萬能藥,而是冷靜地分析瞭數字支付、去中心化賬本等新事物,在繼承瞭舊有貨幣優勢的同時,又帶來瞭哪些全新的治理挑戰。這種不偏不倚、全麵權衡的分析框架,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洞察力。它促使讀者思考:當“信任”不再錨定於金屬或政府法令,而是嵌入到代碼和網絡中時,我們與價值的關係將發生怎樣的根本性轉變?這本書為理解我們即將步入的金融新紀元,提供瞭一張詳盡且富有哲理的地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