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冬季奥林匹克之旅
定价:98.00元
作者:杨燕萍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3002429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举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目前世界上规模*的冬季综合会,每四年举办一届,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二十二届。一直以来,由于地域和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民众对于冬奥会的了解并不如夏季奥运会充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在家门口观看2022年冬奥会,本书以冬奥会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从申办历程、奥运元素、开幕式与火炬传递、赛事简况、中国参赛情况、幕后故事和奥运百科等几个板块对历届冬奥会进行了梳理性介绍。
目录
届:1924年夏蒙尼冬奥会
第二届:1928年圣莫里茨冬奥会
第三届:1932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第四届:1936年加米施-帕滕基兴冬奥会
第五届:1948年圣莫里茨冬奥会
第六届:1952年奥斯陆冬奥会
第七届:1956年科蒂纳丹佩佐冬奥会
第八届:1960年斯阔谷冬奥会
第九届: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
第十届: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
第十一届:1972年札幌冬奥会
第十二届:1976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
第十三届: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第十四届: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
第十五届: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
第十六届: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
第十七届: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
第十八届:1998年长野冬奥会
第十九届: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
第二十届:2006年都灵冬奥会
第二十一届: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第二十二届:2014年索契冬奥会
参考文献
后 记
作者介绍
杨燕萍,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中心研究及管理人员,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曾多年从事奥运研究管理及奥运研究工作,参与了“决战之年奥运培训工作研究”“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培训效果评估研究”等项目研究工作,担任过“2008北京奥运总体研究(OGI)”项目管理总监,发表过《奥运助推高校科学研究》《决战之年的北京奥运市民教育研究》等文章。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对这类主题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这本书成功地填补了我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在阅读之前,我对许多细节都停留在表层认知,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切入点,让我能够系统性、全面性地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深远影响。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籍,而是会让人产生持续探索欲望的“知识催化剂”。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待很多相关的新闻报道或纪录片时,视角都变得更加开阔和深刻了。它成功地将原本可能与我生活距离较远的议题,拉近到了可以进行思考和共鸣的层面。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所构建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极其稳固,为后续的学习和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参考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准,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和画面感。作者似乎有着一种魔力,能将复杂的历史脉络和生动的现场情景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我尤其佩服作者在细节描绘上的功力,那些关于赛场上的微小瞬间,运动员脸上的汗珠,观众席上瞬间爆发的欢呼声,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我本人就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空之中。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因为某个精彩的转折点而停下来,仔细回味作者是如何层层铺垫,最终达到情感的高潮。这种叙事技巧,使得原本可能显得宏大而疏远的题材,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人情味。可以说,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惊喜,总有新的视角或更深层次的思考被激发出来,阅读体验酣畅淋漓,完全没有拖沓之感。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非常典雅而又不失力量感的混合体。它不像某些严肃的文献那样用词晦涩难懂,而是保持了一种恰到好处的文采,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韵律感。作者的遣词造句极为考究,很多短句的使用,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简洁有力,直击人心。同时,在描述宏大场景时,作者又能切换到一种磅礴大气、气势恢宏的笔调,使人仿佛能感受到历史洪流的冲击力。这种语言风格的灵活转换,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张力和感染力。我时常会遇到一些措辞精妙的句子,忍不住会抄写下来,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深意。可以说,文字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承载内容的载体,更成为了作品美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分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下了大功夫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实和数据,更深入地探讨了背后的文化意涵和社会影响。作者似乎对这个领域进行了地毯式的调研,信息源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毋庸置疑,许多观点都是基于扎实的史料和第一手的资料分析得出的,这让我在阅读时产生了极强的信服感。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认知,而是不断地提出新的论点,挑战一些既有的看法,引发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辩证思考。书中的论证逻辑链条清晰且严密,即使涉及到一些相对专业的领域,作者也能用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进行解释,避免了生硬的说教。这无疑是一部兼具学术价值和大众可读性的佳作,能让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上的碰撞和升华。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厚重的质感,配合上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内页的纸张选择也极其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阅读起来对眼睛非常友好,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劳。而且,排版布局简直是艺术品,字体大小和行间距的拿捏分寸感十足,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题材的读者也能轻松沉浸其中。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章节标题的字体变化,以及一些关键概念的标注方式,都体现出出版方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装帧的坚固程度也让人放心,相信这本书可以陪伴我度过很长时间,甚至可以作为收藏品留存。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光是放在书架上,就能为整个空间增添一份沉静而有品位的气息。我甚至会忍不住常常摩挲一下封面,感受那种细腻的触感,这在如今这个充斥着电子阅读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