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心顫:性文化心理透視
定價:28.00元
作者:權雅之
齣版社:工人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50083576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審視原罪,調侃欲望,坦蕩啜飲伊甸園醇香
視角標新,觀點立異,理性解讀性心理迷茫。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部從心理學、社會學的視角審視、調侃婚姻、傢庭、戀愛和兩的通俗性大眾讀物。中國傳統文化中,性壓抑、性禁錮一直為其主要特色之一,但近年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在性觀念、方麵齣現反彈,韆奇百怪的社會現象令人目不暇接,使更多的人在性的問題上麵臨睏惑和迷茫。針對這些社會的、文化的、心理的現象以及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遇到的、關注的性文化心理問題,本書以新穎獨特的視角、以理論闡述和實例相密切結閤的手法,以生動、通俗、略帶誇張的標題,以幽默、犀利、輕鬆易懂的語言,推齣鮮明的觀點與獨到的見解,讀來令人耳目一新,茅塞頓開。《心顫》在給讀者以閱讀快感的同時,可引起讀者的思考和共鳴。
目錄
前言
章 性層麵:韆年心顫抖
1.1 為不絕於耳的韆年一罵——“萬惡淫為首”解密
1.2 古代外交場閤的“性開化”
1.3 浴血抗戰的“一夫一妻製”還能撐持多久?
1.4 彆拿著貞節牌坊當先進文化
1.5 從寜死遮掩到瘋狂暴露
第二章 性文化心理的社會季風
2.1 也不知黃段子撞瞭哪一位的腰
2.2 “”地下一層,“二爺”地下二層
2.3 雖然“耍流氓”已升級換代為“性騷擾”
2.4 都市裏的“戲劇性”女人
2.5 她們,衝著滄落大膽往前走
2.6 婚外的心理軌跡
2.7 偶像為何馳騁於少男少女的情懷
2.8 “偶像的黃昏”的啓迪
第三章 女生的張力
3.1 鞭子與糖果
3.2 哲學美女劉小樣
3.3 為尼采一辯
3.4 紅顔之怒
第四章 麵對男性的女性心裏
4.1 彆動!還原!激情的性愛奶酪
4.2 依賴與駕馭——悖論漩渦
4.3 委屈:索取迴報的焦躁
4.4 忌妒——陰暗的汗潛伏
第五章 麵對女性的男性心理
5.1 絕不一勞永逸的“珠聯壁閤”
5.2 從“陰盛陽衰”到“氣管炎”
5.3 誰敢當姑奶奶的“博士後”?
第六章 擇偶——容易褊狹錯位
6.1 性愛天平——幾斤幾兩和討價還價
6.2 命運,沒有為綉球劃定拋物綫
6.3 一見鍾情與魚目混珠
6.4 擇偶“安全感”的利弊之辨
第七章 戀愛——心理人格的角鬥場
7.1 性愛心理角鬥的新搏殺——保衛戀愛
7.2 懼怕愛情
7.3 陰差陽錯與心理錯位
7.4 戀愛——心理人格的角鬥場
作者介紹
權雅之,教授長期從事教學、科研與寫作。聽其講課和心理谘詢,信息量大,觀念新穎,思想深邃,生動幽默,深受學生喜愛;在性科學、性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決策思維等方麵有較深的造詣;著有《讓美在性生活中蕩漾》等四部著述,有百萬字以上文章詩作發錶於各種媒體;在10多部
文摘
序言
我對心理學以及與之相關的社會議題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關於人類情感和行為的驅動力。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信息獲取的便捷,我感覺人們對於性的討論也越來越公開化,但同時也伴隨著很多睏惑和誤解。因此,《心顫:性文化心理透視》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是尋找一盞指引方嚮的燈。《心顫》這個詞本身就帶有某種情緒的暗示,或許這本書會觸及到一些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而“性文化心理透視”則錶明它將從文化的角度,剖析這些情感體驗的根源。《心顫》這本書能否幫助我理解,為什麼在某些情境下,人們會錶現齣強烈的生理和心理反應,而這些反應又與我們從小接觸到的文化環境有著怎樣的聯係?我很好奇作者是否會探討,例如,傢庭教育、宗教信仰、媒體宣傳等文化因素,是如何塑造瞭我們對性吸引力、性行為的看法,甚至影響瞭我們對於“正常”與“不正常”的判斷。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幫助我更理性、更健康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在這方麵的體驗,從而更好地理解人際關係中的一些微妙之處。
評分作為一名對社會學和人類學略有涉獵的讀者,我對《心顫:性文化心理透視》一書的“性文化”這個概念尤為關注。我常常思考,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那些曆史悠久的傳統、流行的媒體敘事,甚至是我們日常交流中不經意流露的觀念,是如何共同構建瞭我們對於“性”的集體認知,以及這種集體認知又是如何反作用於我們個人的心理健康和行為選擇的。這本書的名字讓我眼前一亮,它似乎在嘗試連接宏觀的文化現象和微觀的個體心理,我迫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跨文化的比較研究,讓我們看到不同社會在性錶達、性禁忌、性教育等方麵存在的顯著差異,並分析這些差異産生的根源。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作者能深入剖析這些文化規範如何在潛意識層麵影響個體,比如,對某些性行為的羞恥感或罪惡感,對特定性彆角色的期待,以及在親密關係中如何錶達愛與欲望。這本書是否會揭示齣,我們許多關於性的睏惑和不安,其實都源於我們未能清晰地認識到文化的力量?
評分讀過一些關於性心理學的普及讀物,但總感覺它們在探討“性”這個話題時,要麼過於側重生理層麵,要麼就停留在普遍的心理暗示,而鮮有能夠將“文化”這一深刻的社會因素與個體心理緊密結閤起來進行深入剖析的。因此,《心顫:性文化心理透視》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眼前一亮,它似乎填補瞭我閱讀上的一個空白。《心顫》這本書的題目就暗示瞭一種深入探索,我非常期待能夠從中獲得關於“性文化”的真正理解。我希望作者能夠帶領我,去探究不同社會、不同時代是如何定義和規範“性”的,以及這些規範又是如何內化為我們個體行為和心理模式的。例如,為何在某些文化中,浪漫的愛情是性行為的前提,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性更多地被視為一種生理需求或社會義務?這些文化上的差異,又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們在親密關係中的情感滿足感、信任度,甚至是對婚姻和傢庭的觀念?我猜測,《心顫》這本書或許能幫助我理解,我們許多關於性的睏惑和煩惱,其實都根植於我們所處的文化土壤,而隻有理解瞭這種土壤,我們纔能更好地認識自己。
評分我一直對人類情感的微妙之處充滿好奇,尤其是在涉及到親密關係和性這一領域。讀過一些關於心理學的書籍,但總覺得它們偏嚮理論,或是側重於個彆案例的分析,缺少一種更宏觀、更深入的視角來審視性文化是如何影響我們每個人的內在世界的。《心顫:性文化心理透視》這本書的題目就深深吸引瞭我。我期待它能像一把鑰匙,打開我心中對於“性”這個既普遍又神秘的議題的認知大門。我希望能從中瞭解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是如何理解和實踐性,這些文化元素又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塑造瞭我們的性彆認知、情感錶達乃至人際交往模式。這本書的作者是否能從心理學的角度,將這些復雜的文化現象抽絲剝繭,展現齣它們對個體心理的深層影響?例如,某些文化中對性錶現齣的保守或開放,究竟會對一個人的自我認同、親密關係中的安全感産生怎樣的具體作用?我猜想,這本書也許會帶領我們去探索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從未真正思考過的觀念,去理解為什麼在同一個社會中,人們對於性的態度會有如此大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背後隱藏的文化密碼。
評分我一直對人類社會中那些復雜且常常被迴避的話題感到好奇,性文化無疑是其中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接觸到各種關於性的信息,但很多時候,它們是碎片化的、矛盾的,甚至帶有偏見的。《心顫:性文化心理透視》這本書的題目,讓我看到瞭一個深入剖析的可能。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性”不僅僅是個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動,更是深深植根於社會文化土壤中的現象。我想知道,《心顫》這本書是否會從曆史、宗教、藝術、媒體等多個維度,來考察性文化是如何演變和發展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作者能夠揭示齣,這些文化因素是如何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留下印記的,比如,它們如何影響我們對於吸引力的判斷,如何塑造我們的性偏好,又如何影響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溝通和互動方式。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否會探討一些普遍存在的性睏境,例如,性焦慮、性冷淡、性行為不端等,並嘗試從文化心理學的角度去解釋它們的成因。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機會,去更深刻地理解人類情感和行為的復雜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