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从新手到育儿专家:0-3岁宝宝父母关心的问题(第2辑)
定价:25.00元
作者:张思莱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6-01
ISBN:97875439289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从宝宝呱呱落地到入学前的漫长育儿路。有关生活养育、常见疾病、预防注射以及早期教育等你所关心或不懂的问题。本书将给您以参考,希望年轻的父母们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帮助。
目录
一、生活养育
1.孩子出生后学习游泳有什么好处
2.什么是空气浴
3.怎样给孩子选择鞋
4.为什么我家宝宝眼睛上有淡蓝色的斑块
5.怎么给孩子煎中草药汤药
6.7个月的孩子长时间不补钙好不好
7.10个月孩子的牙齿会是地包天吗
8.我女儿的皮肤会被晒坏吗
9.九个月的孩子能泡温泉吗
10.出生1天的宝宝没有喂奶,可以吗
11.用井水清洗奶瓶可以吗
12.耳朵后面活动的“小疙瘩”是什么
13.怎么处理孩子眉毛等处堆积的黄色厚痂
14.为什么给孩子添加粮食不能从麦粉开始而用米粉
15.我的孩子能够吃果冻吗
16.孩子可以用奶片当鲜牛奶吃吗
17.这样的保鲜膜可以给孩子包零食吗
18.6个月的宝宝可以喝酸奶吗
19.可以用果汁和饮料代替白开水给孩子喝吗
20.半岁的宝宝为什么不会指东西
21.2岁半的孩子总爱憋尿,有问题吗
22.我宝宝对剧烈的音乐很抗拒,是胆小吗
23.50天的宝宝不会发笑是正常的吗
24.孩子开灯睡觉好吗
25.孩子经常吃一些小“中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好吗
26.孩子可以吃泡泡糖吗
27.是自家做的婴儿食品好,还是工厂生产的婴幼儿食品好
28.2个月的孩子总爱揉眼或抓脸,为什么
29.孩子可以在配方奶中添加蛋白粉吗
30.为什么我不能给孩子补充保健品——补剂
31.还需要额外补充多种维生素吗
32.为什么建议给孩子断夜奶
33.妈妈吃钙片能够通过母乳给孩子被充钙吗
34.我的孩子会不会个子也很矮
35.为什么不能在给小婴儿照相时用闪光灯
36.需要关注孩子生长发育的几个指标如何测量
37.孩子每天睡多长时间合适
39.小婴儿可以用电热保暖吗
……
二、常见疾病
三、免疫接种
四、早期教育
作者介绍
张思莱,1969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儿科系,儿科专业,新生儿专业(包括中西医专业)。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海淀儿童专家组成员,1998年应中国优生育学会和中央电视台青少部之约在《跟爸爸妈妈一起看》节目中做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科学育儿”和“人文关怀”之间平衡的拿捏。很多育儿专家,要么过于偏向理论,让我们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实验;要么就是过度强调“放松和爱”,结果在具体操作上让人摸不着头脑。而这本,似乎找到了那个完美的黄金分割点。它既有坚实的医学和心理学基础支撑,保证了建议的可靠性,又时刻提醒我们,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必苛求达到某种“完美标准”。我记得书中有一段话是关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过度保护的界限”,那段论述非常精辟,它没有简单地说“要放手”,而是详细描述了在不同月龄下,父母应该在哪些方面给予支持,哪些方面需要适度退后,以及如何判断孩子已经准备好迈出下一步。这种深入骨髓的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让我对育儿这件事的认知从“完成任务”转变成了“陪伴成长”。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育儿智慧的体现,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和反复回顾。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温暖而又不失专业的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这个初为人父母者的心。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翻阅的时候,就被它那种沉稳的排版和清晰的章节划分所吸引。它不像市面上很多育儿书那样,充斥着各种夸张的理论或者让人看了就心慌的“警告”。相反,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长辈,坐在我对面,用最接地气、最朴实的语言,慢慢地把那些我们平时最挠头的问题一一拆解开来。比如,关于宝宝辅食添加的顺序,我之前在网上看了太多互相矛盾的说法,搞得我焦虑万分,但这本书里提供的方案,逻辑清晰,循序渐进,让我立刻有了可以遵循的行动指南。它真的懂得我们这些新手爸妈最需要的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操作手册”。我特别欣赏它在阐述每一个育儿观点时,总是会先讲述背后的科学依据,但绝对不会让你觉得枯燥,而是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来佐证,让一切理论都变得触手可及。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作为父母的信心。
评分坦白说,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育儿”这件事抱持着一种非常焦虑和功利的心态,总觉得如果我做不到某某标准,我的孩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上。这本书像一剂清凉散,将我从这种无谓的内耗中拉了出来。它用一种非常笃定的语气告诉我:放松,你做得已经很好了,我们只是帮你把下一步路看得更清楚一些。书中对于情绪管理的部分尤其精彩,它不光关注宝宝的情绪,也关注父母自身的情绪波动。它教会我们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触发点”,并提供了一套快速恢复平静的方法。这对我帮助太大了,以前我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对孩子发火后,自己懊悔不已,而这本书提供的方法论,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情绪的稳定,这不仅仅是育儿技巧,更是生活智慧。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稳定的、平和的父母,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而这本书,就是帮助我们获得这种内在稳定的强大工具。
评分拿到这套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其他几本“育儿圣经”暂时束之高阁。不是说那些书不好,而是它们的内容太过庞杂和教条化了,很多时候,我只想知道“现在我的宝宝出现这个症状,我该怎么办”,而不是需要一篇关于婴儿神经发育史的论文。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的“即时解惑”能力。它就像一个定制化的育儿急救包,你翻开任何一页,都能迅速找到针对你当前困境的有效建议。我记得有一次半夜,孩子突然哭闹不止,我翻遍了手机上的各种记录,都找不到准确的应对方法,心急如焚。第二天一早,我就翻到了关于夜间哭闹的章节,里面详细分析了生理性哭闹和需求性哭闹的区别,并给出了明确的安抚步骤。那一段的文字,笔触非常细腻,它没有指责父母的无助,反而充满了理解和支持,让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种细腻的情感关怀,在很多冰冷的育儿指南中是极其罕见的,它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按摩,而不是另一种压力。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设计简直是为忙碌的现代父母量身打造的。装帧的质感非常舒服,纸张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但内容的排版却极为轻盈。它使用了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而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墙。这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需要抱着孩子,一只手拿书,另一只手还得随时准备处理突发状况的父母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欢它在处理常见问题时,那种“What If”的场景模拟。比如,它会假设“如果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但你还不确定怎么办”,然后给出三步走的测试和观察方案。这种预判式的指导,让我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不再是惊慌失措,而是能有条不紊地按照既定程序来处理。这种结构化的思维训练,远远超过了单纯的知识传递,它在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有条理的、善于分析问题的育儿执行者。每次看完一个章节,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难度系数极高的“育儿任务”被简化成了几个容易执行的模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