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陈式太极拳经典演绎
定价:32.00元
售价:25.6元
作者:张志清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811306163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陈式太极拳经典演绎》是作者张志清习练陈式 太极拳50年的心得体会和经 验总结,主要有历程篇、练悟篇、太极拳名家拳理 篇。《陈式太极拳经典演绎》重点在于作者对于太极 拳理的领悟和探讨, 如对太极拳各种阴阳现象的领悟、练习太极拳的基本 要领,以及拳架、内功、推手技法的练习方法等。
目录
一、历程篇
1.初识陈式太极拳
2.苦练出成果
3.雷老师的临别赠言
4.坚持之难,难于上青天
5.功夫随身
6.广州之行——雷慕尼——我的终身之师
7.金一鸣——我的位推手老师
8.徐忠琦——我的第二位推手老师
9.仲炎——我的第三位推手老师
10.空肩
11.开胯
12.悟道
13.气遍身躯不稍滞
14.借力打人的神奇效果
15.传播太极拳
16.清静、无为的太极人生
二、练悟篇
1.什么是太极拳
2.太极说要
3.如何练好太极拳架
4.“棚劲”之悟
5.“双重”之悟
6.领悟太极拳之“刚柔”
7.“三盘”之悟
8.领悟“一身备五弓”
9.领悟“用意不用力”
10“松沉”之悟
11.“舍己从人”之悟
12.如何练习太极拳的整劲
13.如何练习太极推手
14.含胸拔背之我见
15.什么是“里三合”“外三合”
16.练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17.“十三势”的含义及应用
18.揭秘“太极八卦图”
19.明“三节”而知阴阳
20.什么是太极拳内功
21.试论太极拳的“养”
22.太极拳的开合
23.太极拳的“意气神形”
24.太极拳的接手技巧
25.初探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26.试论太极拳之道
27.太极拳“引”的奥妙
28.太极拳的“听劲懂劲”功夫
29.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30.沾黏连随与太极拳技击
31.“无极”之悟
32.为什么说太极拳是世界上好的运动之一
33.王宗岳《太极拳论》浅解
34.练悟太极拳诗五首
三、太极拳名家拳理篇
1.王宗岳
2.陈王庭
3.陈长兴
4.武禹襄
5.李亦畲
6.陈鑫
7.杨班侯
8.杨健侯
9.孙禄堂
10.杨澄甫
11.杨家传抄老谱
12.郑曼青传杨澄甫秘传口诀十二则
13.雷慕尼
14.洪均生
15.顾留馨
16.李经梧
17.冯志强
18.陈照丕
19.牛连元
20.宋书铭
21.傅钟文
22.吴图南
23.李雅轩
24.郑悟清
25.汪永泉
26.王培生
附录纪念雷慕尼老师逝世二十周年
后记
作者介绍
张志清,福建省闽侯县人,高级工程师。1945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1963年开始练习太极拳,1967年师从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太极拳师雷慕尼先生练习陈式太极拳,并得到陈照奎、冯志强等太极名家的指点,坚持练拳50年,寒暑无间,对太极拳理、拳架、内功及推手等均有所研究。曾任南京市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998年退休后,开始在社会上教授陈式太极拳。2006年开始在网络上发表太极拳论著数十篇,得到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好评。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简直就像一本武术百科全书被浓缩提炼过一样。它不仅仅局限于套路的招式分解,更深入地探讨了太极拳背后的哲学思想,比如阴阳转化、刚柔相济的辩证关系是如何融入到每一个动作细节中的。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揣摩作者对某个词语的精准定义,那种字斟句酌的严谨态度让人敬佩。特别是关于“意念引导”的描述部分,它探讨了如何通过精神的力量来调动身体潜能,这部分内容读起来有一种形神兼修的启示感。它提醒我,太极拳的修炼是一个整体的工程,心、意、气、形必须高度统一,这不是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部需要毕生去体悟的精进之书,让人心生敬畏。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棒了,纸张的质感摸上去很舒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那种精心制作的书籍。封面设计简洁又不失韵味,那种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让人在纷繁的书海中一眼就能被它吸引住。我特别喜欢扉页上的那句引言,简短有力,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一种沉静的思考之中。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讲究,字号大小适中,行距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是那些图文对照的部分,插图线条流畅清晰,动作要领的标注极其精准,这一点对于练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细节之处见真章,出版社在校对上也做得非常到位,几乎找不到任何印刷或文字上的瑕疵,看得出他们对内容的尊重和对读者的负责。这本书的实体感,从拿起来到翻阅的整个过程,都带给人一种高品质的阅读体验,绝对值得收藏。
评分我最近在琢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市面上很多教材总是过于侧重口头描述,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总感觉抓不住重点。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来阐述深奥的武学原理。作者的叙述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的桩功开始,层层递进,每一步的力点、呼吸、意念的引导都讲解得丝丝入扣,读起来感觉就像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耳边耐心指导一样。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描述去调整我的架势,立刻就感觉到了不同——那种身体的协调性和内在的松柔度似乎瞬间被激活了。它不只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层次的领悟,远比机械地模仿几个动作来得重要得多,真正体现了“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经典演绎”的书籍有些保留,总担心它们会陷入故纸堆的窠臼,或者过于推崇某些流派而显得不够客观。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作者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同时,展现出了极强的现代视角和批判性思维。他没有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话语,而是结合了现代人体结构学和运动科学的知识,对一些传统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和阐释,使得这些古老的智慧在今天依然充满生命力。这种“古为今用”的智慧,让太极拳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玄学,而是可以被现代人理解和实践的科学健身方法。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劲力转换”那几章的分析,那种抽丝剥茧的剖析方法,让人对太极拳的内在运行机制豁然开朗,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武术认知边界。
评分我过去尝试过好几本关于武术的书籍,很多都是内容简单、图示模糊,读起来非常晦涩,常常需要结合视频才能勉强理解。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流畅自然,行文如流水般,读起来有一种享受的愉悦感,完全没有晦涩难懂的枯燥感。作者很懂得如何引导读者的注意力,他巧妙地设置了一些对比和类比,比如将人体的结构比作桥梁的拱形设计,瞬间就将抽象的力学原理具象化了。这种富有画面感的描述,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初学者也能快速建立正确的概念模型。我甚至在通勤的地铁上也能沉浸其中,跟随作者的文字在脑海中进行推演和想象,这种高效的沉浸式学习体验,是我阅读其他专业书籍时很少体验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