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棋王经典中局(第二辑)
定价:46.00元
作者:张弘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096309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张弘编著的《象棋棋王经典中局(第2辑14届全国冠军胡荣华2届全国冠军柳大华)》是“象棋棋王经典丛书”系列丛书之一。本书选取胡荣华和柳大华两位棋王征战谱中*精彩的30盘对局,并就棋局*精华与高潮的部分加以评述。这本书介绍的是胡荣华和柳大华的经典中局。读者通过对棋王经典中局加以研习,必会在大局观、战略战术、临场应变、经验教训、比赛心态等方面有所感悟与提升。
内容提要
目录
胡荣华经典中局 部分 人物介绍 第二部分 传记故事 第三部分 棋路历程 第四部分 经典中局 局 杨官磷负胡荣华——1960年全国象棋个人决赛 第二局 季本涵负胡荣华——1962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 第三局 胡荣华胜杨官磷——1964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 第四局 胡荣华胜王嘉良——1965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 第五局 陈新全负胡荣华——1965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 第六局 钱洪发负胡荣华——1978年江苏、上海、甘肃、广东四省市象棋赛 第七局 蔡福如负胡荣华——1978年江苏、上海、甘肃、广东四省市象棋赛 第八局 胡荣华胜李来群——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 第九局 傅光明负胡荣华——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 第十局 王嘉良负胡荣华——1980年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 第十一局 杨官磷负胡荣华——1982年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 第十二局 王嘉良负胡荣华——1982年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 第十三局 胡荣华胜臧如意——1983年恒顺杯象棋邀请赛 第十四局 赵国荣负胡荣华——1983年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 第十五局 胡荣华胜于幼华——1983年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 第十六局 胡荣华胜赵国荣——1984年昆化杯象棋大师赛 第十七局 黄勇负胡荣华——1984年第三届三楚杯象棋名手邀请赛 第十八局 胡荣华胜吕钦——1986年第六届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 第十九局 吕钦负胡荣华——1987年第七届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 第二十局 阎文清负胡荣华——1992年蓬莱阁杯全国象棋男子精英赛 第二十一局 胡荣华胜李来群——1992年宝仁杯世界顺炮王争霸赛 第二十二局 胡荣华胜吕钦——1997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 第二十三局 胡荣华胜吕钦——1999年中华灵芝宝杯第十九届全国象棋冠军赛 第二十四局 胡荣华胜于幼华——2000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 第二十五局 陈富杰负胡荣华——2003年银荔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第二十六局 王斌负胡荣华——2006年第五届威凯房地产杯大师排位赛 第二十七局 胡荣华胜汪洋——2008年首届九城杯象棋超霸赛 第二十八局 洪智负胡荣华——2011年第三届句容茅山·碧桂园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 第二十九局 王斌负胡荣华——2011年第二届全国智力运动会 第三十局 胡荣华胜赵鑫鑫——2013年第五届句容茅山·余坤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柳大华经典中局 部分 人物介绍 第二部分 传记故事 第三部分 棋路历程 第四部分 经典中局 局 柳大华胜徐天利——1980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 第二局 柳大华胜李来群——1981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 第三局 柳大华和杨官磷——1982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 第四局 柳大华胜言穆江——1984年昆化杯象棋大师邀请赛 第五局 陈信安负柳大华——1984年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 第六局 柳大华胜郑新年——1985年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 第七局 陶汉明负柳大华——1991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 第八局 蔡忠城负柳大华——1993年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 第九局 柳大华胜金波——2005年启新高尔夫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第十局 王斌负柳大华——2006年启新高尔夫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第十一局 柳大华胜吕钦——2007年届来群杯象棋名人战 第十二局 柳大华胜黄仕清——2008年惠州华轩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第十三局 张强负柳大华——2008年惠州华轩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第十四局 柳大华胜陶汉明——2008年第三届杨官磷杯全国象棋公开赛 第十五局 谢岿负柳大华——2009年惠州华轩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第十六局 柳大华胜郑一泓——2009年九城杯中国象棋年终总决赛 第十七局 张申宏负柳大华——2010年北武当山杯全国象棋精英赛 第十八局 柳大华胜郑惟桐——2010年北武当山杯全国象棋精英赛 第十九局 洪智负柳大华——2010年北武当山杯全国象棋精英赛 第二十局 柳大华胜吕钦——2010年第二届句容茅山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 第二十一局 柳大华胜洪智——2010年第二届句容茅山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 第二十二局 柳大华胜蒋川——2010年第五届后肖杯象棋大师精英赛- 第二十三局 许银川负柳大华——2011年第三届句容茅山·碧桂园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 第二十四局 程进超负柳大华——2011年伊泰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第二十五局 柳大华胜王天一——2011年伊泰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第二十六局 赵国荣负柳大华——2011年届重庆黔江杯全国象棋冠军争霸赛 第二十七局 柳大华胜李鸿嘉——2012年伊泰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第二十八局 卜风波负柳大华——2013年游戏天下棋弈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第二十九局 柳大华胜王天一——2013年第二届重庆黔江杯全国象棋冠军争霸赛 第三十局 柳大华胜吕钦——2013年第二届碧桂园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
作者介绍
张弘,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国家一级运动员,国家初级教练员。1998年考入黑龙江省体校象棋专业,进入黑龙江省象棋队训练。数次代表黑龙江队参加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其中2001年获得全国团体锦标赛甲组第五名。多次获得黑龙江省象棋赛前三名,2013年获哈尔滨市和谐杯象棋精英赛冠军。2002年调入当代体育杂志社《棋艺》编辑部工作,现任首席编辑。2006年始,兼任黑龙江省棋牌训练管理中心象棋教练,负责省内青少年培训教学工作,培养出了多名全省象棋少年锦标赛冠军。著有《中国象棋大师之路自学丛书》(合著)、《名师教象棋丛书》(合著)。
文摘
序言
我发现这本书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特点,那就是它非常注重对棋手“棋感”的培养,而非仅仅是死记硬背。很多棋谱在讲解到关键的过渡招法时,往往会使用“此处走A为上策”之类的简单断言,但很少解释“为什么不能走B或C”。而这本书则不同,它会花大量的篇幅来分析那些看似合理的“次优选择”,并清晰地指出它们在长期对抗中会埋下什么样的隐患。这种“反面教材”的解析方式,对于提升我们对棋理的直觉判断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个人的体会是,在阅读完关于“马炮对仕相”这种经典残局的深入分析后,我在进行日常对局时,处理那些涉及到精细防守和寻找微弱优势的局面时,明显感觉更加从容和精准。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在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步步为营的策略,将自己的“小优势”滚雪球般壮大,直到形成不可逆转的胜势。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技巧的堆砌都要来得深刻和持久。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学习资料要求极为苛刻的人,尤其在涉及到专业技术领域,我更看重其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实战指导的前瞻性。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在于它构建了一个非常严谨的、层层递进的知识框架。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几百个“必胜”的招法,而是深入探讨了在中局对抗中,如何根据对手的棋型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战略部署。比如,书中对“车炮配合”在残局过渡中的应用分析,其深度远远超过了我之前阅读过的其他几本同类书籍。作者似乎将自己多年来在重大比赛中的实战经验,都倾注在了这些图例解析之中,每一个转折点都标注了“注意:此处为胜负手关键”,提醒读者必须集中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他提供的不是单一的解法,而是给出了一系列的“预案”,教会我们如何应对对手的各种反制手段。这种多维度的思考训练,极大地提升了我在实际对弈中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让我不再惧怕面对那些看起来难以收拾的复杂局面。
评分我记得我第一次拿起这套书时,正处于我棋艺的瓶颈期,总是在中局阶段迷失方向,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了一座迷雾重重的森林里,找不到出路。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精准,它没有过多纠缠于开局的理论,而是直击中局这个变化最复杂、最考验棋手大局观的阶段。作者似乎拥有能看穿棋局本质的“慧眼”,他剖析的每一个典型局势,都像是一把精巧的钥匙,能打开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门。他的文字风格非常富有感染力,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公式化讲解,而是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坐在你对面,用他沙哑而充满智慧的声音,一步步引导你理解背后的逻辑。尤其是他对“弃子取势”和“子力协调”这两个核心概念的阐述,简直是醍醐灌顶。他会用生动的比喻来解释那些抽象的走法,让我这个过去只会死记硬背套路的“棋呆子”,开始真正理解“活棋”的含义,这种从“知道”到“理解”的飞跃,是任何速成教材都无法给予的宝贵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着一种沉稳和专业的气息,那种深邃的墨绿色和烫金的字体搭配,让我想起了老式棋谱的质感,让人忍不住想翻开一探究竟。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相当不错,厚实且光滑,油墨印刷清晰锐利,每一个棋子的走法和棋盘的布局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这对于研究复杂的战术来说至关重要,毕竟在实战中,哪怕一个微小的误判,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他没有采用那种密密麻麻堆砌内容的做法,而是留出了足够的空白区域,这不仅保护了读者的视力,也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批注和思考提供了便利的空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内页的讲解内容充满了信心,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教材,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艺品,每一页都蕴含着棋艺的精髓,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作者对中国象棋深厚的理解和热爱。翻开几页,即便只是快速浏览,那些经典的残局和布局图,已经开始在脑海中自动构建出棋盘上的风云变幻,这无疑是对我这种深度爱好者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评分从装帧设计的角度来说,我不得不提一下随书附带的光盘(如果有的化,这里可以替换为对印刷版本的赞美)。(根据实际情况替换,此处假定是印刷版) 印刷版本的质量控制非常到位,每一页的墨色都均匀一致,棋盘格子的线条粗细适中,不会让复杂的走法线与棋盘线条混淆。作为一名珍藏棋谱的爱好者,我非常看重书籍的耐用性和保存价值。这本《象棋棋王经典中局》的装订方式非常结实,书脊部分处理得当,即使经常翻阅查阅,也不会出现散页或松动的迹象。这让我可以放心地把它放在我的“常备学习区”,随时可以取阅。它不仅仅是一本可以快速提升水平的工具书,更是一本值得收藏、反复品味的案头经典。它所蕴含的那些超越时代的战术思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展现出更深层的价值。对于那些真正热爱象棋艺术、希望将自己的技艺推向更高层次的棋友而言,这本书绝对是近年来棋谱出版领域的一股清流,它提供的知识深度和学习体验,绝对物超所值,值得每位严肃的棋手购入并深入研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