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阶梯培训教程:入门教程(零起点到8级)
定价:45.00元
作者:王宁,苏旷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111508168
字数:
页码:28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以往的围棋书不考虑阅读者水平,大多倾向于词典类的工具书,宽泛地以布局、中盘、官子、定式、手筋、死活等技战术分类,虽然有比较容易查阅的优点,但对于不同水平的爱好者逐步地、阶梯式地提高自己的棋艺水平缺乏直接的帮助。经过接近20年的围棋培训普及工作,作者对一个爱好者从入门到初级、中级、高级各个水平段所应该掌握的各项技艺了如指掌,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难易程度不同的围棋知识,只有将围棋词典类工具书像教材类围棋书转变,针对不同水平的爱好者制定出量体裁衣的培训计划,才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会下围棋,快速地提高棋艺。
目录
前言
章 围棋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 1
节 围棋的起源 / 1
第二节 围棋的发展历史 / 1
第三节 围棋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 2
第四节 下围棋的礼貌礼节 / 5
第五节 下围棋对人的诸多好处 / 6
围棋名人集萃:现代围棋鼻祖吴清源 / 7
练习题 / 8
练习题答案 / 9
第二章 棋具和规则 / 11
节 围棋的棋具、棋盘歌 / 11
第二节 中国古代围棋规则的演变 / 12
第三节 现代围棋比赛的规则和行棋规则 / 13
围棋名人集萃:中日围棋交流佳贡献者藤泽秀行 / 14
练习题 / 15
练习题答案 / 16
第三章 基础的入门知识 / 17
节 什么是气 / 17
第二节 打吃与气尽提子 / 20
围棋名人集萃:中日围棋擂台赛英雄棋圣聂卫平 / 23
第三节 禁入点与打二还一 / 25
第四节 打吃的方向 / 28
第五节 逃出被打吃的子 / 32
练习题 / 33
围棋名人集萃:柔风快枪曹薰铉 / 60
练习题答案 / 62
第四章 连接与切断 / 107
节 什么是一块棋 / 107
第二节 连接与切断 / 108
第三节 特殊棋形 / 110
围棋名人集萃:怪杰妖刀马晓春 / 112
练习题 / 113
练习题答案 / 122
第五章 围棋的入门死活 / 133
节 真眼与假眼 / 133
围棋名人集萃:宇宙流鼻祖武宫正树 / 136
第二节 死棋与活棋 / 137
第三节 如何做眼 / 140
第四节 如何破眼 / 141
练习题 / 143
围棋名人集萃:石佛李昌镐 / 158
练习题答案 / 159
第六章 入门的吃子方法 / 177
节 抱吃 / 177
第二节 双打吃 / 179
围棋名人集萃:小龙头常昊 / 180
第三节 关门吃 / 182
第四节 枷吃 / 184
围棋名人集萃:战神李世石 / 186
第五节 倒扑 / 188
第六节 征子(扭羊头) / 189
练习题 / 192
围棋名人集萃:肌肉男古力 / 218
练习题答案 / 220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定位是“入门教程”,所以它对“学习方法论”的指导也至关重要。很多新手学了招法,却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复盘能力。我很好奇,这套教程的配套练习是如何设计的?它是不是只提供了答案,还是给出了详细的“解题思路”和“错误分析”?比如,如果一个初学者总是把棋下得过于“粘稠”,缺乏效率,那么教程中是否会给出专门的练习来矫正这种倾向,引导他们学会“舍小取大”、“点三三”等更具效率的下法?如果能在书的最后,提供一套结构化的“自我检验体系”——比如告诉你达到八级后,你必须能独立解决哪些类型的死活题,能下出哪些标准布局的开局——那这本书就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个完整的自学规划师了,让人感到踏实和目标明确。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一些网络课程,发现它们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即时的反馈和深入的棋理剖析。一本好的教程,应该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这么走”,更要解释“为什么你不能那么走”。针对八级这个水平,通常意味着对基本规则掌握了,但对“效率”和“全局观”的概念还很模糊。这本书如果能深入到这个层面,在讲解如何侵消对方大空时,会不会提到“薄棋厚味”的权衡?在介绍战斗时,是不是会详细分析“气紧”与“提子”的关联性,让读者理解战斗的代价?我期待它在收官部分能给予足够的篇幅,因为很多初学者在领先时都是因为官子失误而痛失好局。收官部分如果能将各类常见形状的目数计算清晰列出,形成一个 handy reference,对我来说价值会非常高。
评分我对教材的排版和印刷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尤其是涉及到黑白分明的棋盘。围棋教程中的棋盘图如果印得模糊不清,或者线条太细,光线稍差就看不清棋子的准确位置,那简直是学习的灾难。我希望这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在这一点上能保持高水准。棋盘的格子是否足够清晰?黑白子之间的对比度是否强烈?更关键的是,例题的着手提示是否明确?很多教程在展示变化图时,要么是只给结论,要么就是用小小的箭头表示,容易让人眼花缭乱。我更希望它能采用分步展示的方式,比如第一步用粗线,第二步用细线,或者用不同颜色的圆点来标记着手的顺序。如果书中能在关键的思考点位旁边,用更醒目的注释来强调“此处是本题的难点/陷阱”,那就太贴心了。
评分作为一名对围棋心存向往已久,但苦于找不到靠谱入门路径的职场人士,我最看重的是学习的效率和系统性。这本书如果真的能覆盖从“完全不懂”到“能稳定在业余八级水平”的区间,那么它的课程结构必然经过精心设计。我期待看到它是否采用了模块化的学习方法,比如,第一部分专门解决“棋子如何移动和吃子”,第二部分聚焦“地盘的计算和布局常识”,第三部分再深入到“定型与官子”。更重要的是,每一章的练习题设计是不是足够多样化?光做死活题还不够,还需要有大量关于手筋和手顺的练习,帮助建立“棋感”。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历史上的经典小对局或者著名的布局范例,用现代的教学语言去重新解读它们,那将是锦上添花,能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探索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朴素,一看就是那种专注于内容、不哗众取宠的专业书籍。我最看重的是它对零基础学习者的友好程度。很多围棋入门书,一开始就扔出一些复杂的基本概念,比如“打吃”、“提子”之类的,搞得新手一头雾水。但这个系列的教程,我听说非常注重循序渐进。它是不是真的能把那些看起来高深莫测的规则,用最直观、最生活化的例子给解释清楚?比如,学习如何围空时,书中会不会用像搭积木、圈地盘这样的比喻来帮助理解?我希望它在介绍禁入点、劫争这些稍微复杂点的内容时,能有大量的图例辅助,并且每一步的文字说明都尽量简短精炼,避免冗长的理论说教。毕竟,对于初学者来说,动手实践和直观感受比死记硬背来得有效得多。我特别关注它如何处理“眼位”的教学,这可是围棋的灵魂之一,如果能用清晰的图解展示活棋和死棋的界限,那就太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