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圍棋階梯培訓教程:入門教程(零起點到8級)
定價:45.00元
作者:王寜,蘇曠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111508168
字數:
頁碼:28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以往的圍棋書不考慮閱讀者水平,大多傾嚮於詞典類的工具書,寬泛地以布局、中盤、官子、定式、手筋、死活等技戰術分類,雖然有比較容易查閱的優點,但對於不同水平的愛好者逐步地、階梯式地提高自己的棋藝水平缺乏直接的幫助。經過接近20年的圍棋培訓普及工作,作者對一個愛好者從入門到初級、中級、高級各個水平段所應該掌握的各項技藝瞭如指掌,不同的學習階段需要難易程度不同的圍棋知識,隻有將圍棋詞典類工具書像教材類圍棋書轉變,針對不同水平的愛好者製定齣量體裁衣的培訓計劃,纔能夠讓更多的人學會下圍棋,快速地提高棋藝。
目錄
前言
章 圍棋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 / 1
節 圍棋的起源 / 1
第二節 圍棋的發展曆史 / 1
第三節 圍棋的現狀和未來展望 / 2
第四節 下圍棋的禮貌禮節 / 5
第五節 下圍棋對人的諸多好處 / 6
圍棋名人集萃:現代圍棋鼻祖吳清源 / 7
練習題 / 8
練習題答案 / 9
第二章 棋具和規則 / 11
節 圍棋的棋具、棋盤歌 / 11
第二節 中國古代圍棋規則的演變 / 12
第三節 現代圍棋比賽的規則和行棋規則 / 13
圍棋名人集萃:中日圍棋交流佳貢獻者藤澤秀行 / 14
練習題 / 15
練習題答案 / 16
第三章 基礎的入門知識 / 17
節 什麼是氣 / 17
第二節 打吃與氣盡提子 / 20
圍棋名人集萃:中日圍棋擂颱賽英雄棋聖聶衛平 / 23
第三節 禁入點與打二還一 / 25
第四節 打吃的方嚮 / 28
第五節 逃齣被打吃的子 / 32
練習題 / 33
圍棋名人集萃:柔風快槍曹薰鉉 / 60
練習題答案 / 62
第四章 連接與切斷 / 107
節 什麼是一塊棋 / 107
第二節 連接與切斷 / 108
第三節 特殊棋形 / 110
圍棋名人集萃:怪傑妖刀馬曉春 / 112
練習題 / 113
練習題答案 / 122
第五章 圍棋的入門死活 / 133
節 真眼與假眼 / 133
圍棋名人集萃:宇宙流鼻祖武宮正樹 / 136
第二節 死棋與活棋 / 137
第三節 如何做眼 / 140
第四節 如何破眼 / 141
練習題 / 143
圍棋名人集萃:石佛李昌鎬 / 158
練習題答案 / 159
第六章 入門的吃子方法 / 177
節 抱吃 / 177
第二節 雙打吃 / 179
圍棋名人集萃:小龍頭常昊 / 180
第三節 關門吃 / 182
第四節 枷吃 / 184
圍棋名人集萃:戰神李世石 / 186
第五節 倒撲 / 188
第六節 徵子(扭羊頭) / 189
練習題 / 192
圍棋名人集萃:肌肉男古力 / 218
練習題答案 / 220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對圍棋心存嚮往已久,但苦於找不到靠譜入門路徑的職場人士,我最看重的是學習的效率和係統性。這本書如果真的能覆蓋從“完全不懂”到“能穩定在業餘八級水平”的區間,那麼它的課程結構必然經過精心設計。我期待看到它是否采用瞭模塊化的學習方法,比如,第一部分專門解決“棋子如何移動和吃子”,第二部分聚焦“地盤的計算和布局常識”,第三部分再深入到“定型與官子”。更重要的是,每一章的練習題設計是不是足夠多樣化?光做死活題還不夠,還需要有大量關於手筋和手順的練習,幫助建立“棋感”。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曆史上的經典小對局或者著名的布局範例,用現代的教學語言去重新解讀它們,那將是錦上添花,能讓學習過程不再枯燥,而是充滿探索的樂趣。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很樸素,一看就是那種專注於內容、不嘩眾取寵的專業書籍。我最看重的是它對零基礎學習者的友好程度。很多圍棋入門書,一開始就扔齣一些復雜的基本概念,比如“打吃”、“提子”之類的,搞得新手一頭霧水。但這個係列的教程,我聽說非常注重循序漸進。它是不是真的能把那些看起來高深莫測的規則,用最直觀、最生活化的例子給解釋清楚?比如,學習如何圍空時,書中會不會用像搭積木、圈地盤這樣的比喻來幫助理解?我希望它在介紹禁入點、劫爭這些稍微復雜點的內容時,能有大量的圖例輔助,並且每一步的文字說明都盡量簡短精煉,避免冗長的理論說教。畢竟,對於初學者來說,動手實踐和直觀感受比死記硬背來得有效得多。我特彆關注它如何處理“眼位”的教學,這可是圍棋的靈魂之一,如果能用清晰的圖解展示活棋和死棋的界限,那就太棒瞭。
評分我對教材的排版和印刷質量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尤其是涉及到黑白分明的棋盤。圍棋教程中的棋盤圖如果印得模糊不清,或者綫條太細,光綫稍差就看不清棋子的準確位置,那簡直是學習的災難。我希望這本機械工業齣版社齣版的書在這一點上能保持高水準。棋盤的格子是否足夠清晰?黑白子之間的對比度是否強烈?更關鍵的是,例題的著手提示是否明確?很多教程在展示變化圖時,要麼是隻給結論,要麼就是用小小的箭頭錶示,容易讓人眼花繚亂。我更希望它能采用分步展示的方式,比如第一步用粗綫,第二步用細綫,或者用不同顔色的圓點來標記著手的順序。如果書中能在關鍵的思考點位旁邊,用更醒目的注釋來強調“此處是本題的難點/陷阱”,那就太貼心瞭。
評分我之前嘗試過一些網絡課程,發現它們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即時的反饋和深入的棋理剖析。一本好的教程,應該不僅僅是告訴“你應該這麼走”,更要解釋“為什麼你不能那麼走”。針對八級這個水平,通常意味著對基本規則掌握瞭,但對“效率”和“全局觀”的概念還很模糊。這本書如果能深入到這個層麵,在講解如何侵消對方大空時,會不會提到“薄棋厚味”的權衡?在介紹戰鬥時,是不是會詳細分析“氣緊”與“提子”的關聯性,讓讀者理解戰鬥的代價?我期待它在收官部分能給予足夠的篇幅,因為很多初學者在領先時都是因為官子失誤而痛失好局。收官部分如果能將各類常見形狀的目數計算清晰列齣,形成一個 handy reference,對我來說價值會非常高。
評分這本書的定位是“入門教程”,所以它對“學習方法論”的指導也至關重要。很多新手學瞭招法,卻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復盤能力。我很好奇,這套教程的配套練習是如何設計的?它是不是隻提供瞭答案,還是給齣瞭詳細的“解題思路”和“錯誤分析”?比如,如果一個初學者總是把棋下得過於“粘稠”,缺乏效率,那麼教程中是否會給齣專門的練習來矯正這種傾嚮,引導他們學會“捨小取大”、“點三三”等更具效率的下法?如果能在書的最後,提供一套結構化的“自我檢驗體係”——比如告訴你達到八級後,你必須能獨立解決哪些類型的死活題,能下齣哪些標準布局的開局——那這本書就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個完整的自學規劃師瞭,讓人感到踏實和目標明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