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梵学探幽 |
| 作者 | 李南 |
| 定价 | 56.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 ISBN | 9787520200868 |
| 出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梵学探幽--印度文化论集》为南亚研究丛书之一,是作者李南有关印度文化方面的论述集著。由文学篇、宗教神话篇、杂篇三个章节组成。文学篇介绍了有关印度马拉雅拉姆语长短篇小说,论述了《罗摩功行录》中罗摩的形象,《罗摩衍那》与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罗摩衍那》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等。宗教神话篇是本论集的重点议题,由试论阎摩的源与流,道教与密教中的女性崇拜,论度母等诸多专述论题组成。杂篇作为论集收束性质的数篇散记,讲述了一些有关研究印度文化方面的人和事。 |
| 作者简介 | |
| 李南,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优SHOU*选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系梵巴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指导教师:季羡林教授。研究方向:印度语言文学宗教,梵语佛教文献学。参与印度梵文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翻译,该书2008年初获首届中国出版奖;专著《“胜乐轮经”及其注疏解读》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很好科研成果三等奖。 |
| 目录 | |
| 一文学篇 马拉雅拉姆语长篇小说的奠基人 印度马拉雅拉姆语短篇小说一瞥 试论《罗摩功行录》中罗摩的形象 漫谈《罗摩衍那》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罗摩衍那》与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 小说《向导》译后记 诗苑撷英――论印度两大史诗中的民主思想萌芽――读刘安武教授著《印度两大史诗研究》有感 二宗教神话篇 试论阎摩的源与流 道教与密教中的女性崇拜 论度母 试论女神 从婆和婆吒著梵文《胜乐轮注》写本看密教的哲学思想(一) 从婆和婆吒著梵文《胜乐轮注》写本看密教的哲学思想(二) 《(胜乐轮经)及其注疏解读》引言 略论印度密教的真言咒语 印度河流域文明与吠陀时期的女神 佛教密乘女性神佛 论佛教身体曼荼罗 论无首女神 梵文金刚乘典籍 《胜乐根本续》及其注疏研究 略论《喜金刚本续》 《胜乐根本续》与《喜金刚本续》的神佛体系 略论金刚萨? 三杂篇 恩师仙逝,风范长存 蒋忠新家的长明灯 基于语文学与文献学的欧洲佛教研究 访印散记 索引 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梵学探幽》这本书,如同一位温厚的智者,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着有缘人的翻阅。我之所以被它吸引,是因为“梵学”这个词汇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古老而又迷人的魅力,它联想到的是那些超越时空的智慧,是人类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追问。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让我对这一领域有一个初步但又扎实的认识的读物,而这本书的标题恰恰契合了我的期待。我预感它会像一把钥匙,帮助我打开通往古印度哲学和宗教思想世界的大门。我尤其对书中可能会提及的关于印度教、佛教等主要思想体系的起源、发展及其核心教义的阐述抱有浓厚的兴趣。了解这些思想是如何演变,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对于理解亚洲文明的独特魅力至关重要。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清晰、有条理的方式,将那些看似复杂深奥的学说,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探究。我相信,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能增长见识,更能在这个过程中,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多样性和深度有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是《梵学探幽》,ISBN号是9787520200868,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李南。 初次翻开这本书,便被它厚重的质感和内敛的书名所吸引。“梵学探幽”,这两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气息,仿佛一座古老的殿堂,等待着你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我一直对亚洲的古代文明,尤其是那些与宗教、哲学思想紧密相连的领域怀有浓厚的兴趣,而“梵学”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虽然我并非此领域的专业研究者,但始终渴望能有这样一本入门级的读物,能够引领我拨开迷雾,初步领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从目录的编排来看,这本书似乎涵盖了梵学的多个重要维度,从历史源流的梳理,到核心思想的阐释,再到具体实践的介绍,都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我特别期待其中关于佛教、印度教以及其他与梵学相关的哲学流派的比较和联系的探讨,毕竟这些思想体系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理解其交织之处,对于把握整个梵学图景至关重要。此外,书中提及的“探幽”,也暗示着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可能包含了作者对这些深奥学问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易懂的语言,避免过于晦涩的术语,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其中的精髓。
评分拿到《梵学探幽》这本书,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东方智慧的大门。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古代文明充满了好奇,却又不知从何入手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它所呈现的“梵学”二字,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幅关于冥想、哲学、神话和古代智慧的画面。我特别关注书中所涉及的那些古老的文本和思想流派,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孕育、发展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我相信,这本书会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我认识那些塑造了印度乃至整个亚洲文化基石的哲学观念和宗教信仰。我期待着能够了解那些伟大的哲学家和宗教先知们是如何思考生命、宇宙以及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的,他们留下的智慧宝藏,至今仍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同时,我也对书中可能包含的关于古代印度社会、文化习俗的介绍感到好奇,因为这些都与梵学思想的形成和传播息息相关。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和对自我认知的探索。我渴望从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评分《梵学探幽》,光是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内心深处的好奇心。总觉得“梵学”这两个字,代表着一种古老而又深邃的智慧,一种与我们日常喧嚣截然不同的精神境界。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著作情有独钟,而这本书似乎正是我所寻觅的。我渴望通过它,能够初步领略印度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博大精深。我特别想了解的是,那些古老的文献中是如何探讨人生意义、宇宙起源以及个体与宇宙关系的。我希望这本书的作者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哲学概念和宗教体系娓娓道来,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我想知道,在遥远的过去,人们是如何思考这些深刻问题的,他们的智慧对于我们现代人又有哪些启示。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可能是一次与古老智慧的对话,一次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深度探索。
评分我最近对亚洲的哲学和宗教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梵学探幽》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眼前一亮。它似乎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印度古代思想体系的绝佳窗口。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必须从其思想的根源入手,而梵学无疑是理解印度乃至南亚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书的“探幽”二字,让我联想到它将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会深入挖掘其核心的精髓和未被广泛认知的一面。我尤其期待书中对于佛教和印度教早期思想的探讨,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发展演变,并对周边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脉络和生动的例证,让我能够轻松地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去感受那些古老智慧的魅力。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不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认知,更能对这些思想体系背后所蕴含的人生观、世界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