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学知道答案:88个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对变化的有效定律
定价:39.80元
作者:韩秉昌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80358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什么人在乘电梯时喜欢向上看?为什么看演唱会时大家会跟着大声唱歌?为什么好多人喜欢
靠边的座椅……这一切,心理学将告诉你答案。《心理学知道答案:88个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对变化的有效定律》从现实生活中*为实用的基本点出发,汲取心
理学中的智慧,来帮助读者从更深的层次上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认清事实的真相。通过学习和利用心理学中88个相关的知识点,使自己在职场上找到定位,收获成功,在生活中收获幸福。
目录
章帮你寻找未知的自己/001
人格的结构:本我、自我、超我/002
性格类型:塑造属于你的个性/005
确立自尊:自尊=成功/抱负/009
社会角色:演好自身的角色/012
第二章 摆脱负面症结,做自己的主人/015
瓦拉赫效应:发挥自己的优势/016
依赖症:究竟离你有多远/018
进食障碍:从心理上找原因/021
洁癖症:太爱干净不是好事/024
自闭症:封闭的心窗如何开启/027
焦虑症:是什么让你不快乐/029
恋物癖:难以抵挡的尴尬诱惑/032
第三章今天你可以很快乐/035
情商指数:决定着你的幸福指数/036
微笑效应:提高情商的基础课/040
海格力斯效应:你的肩上是否扛着“仇恨袋”/042
杜利奥定律:生活就要充满热情/045
刚柔定律:拿得起,更要放得下/047
气球定律:气大伤身,聪明的你不生气/050
压力阀效应:把自己从紧张情绪中解救出来/053
踢猫效应:别成为坏情绪的传递者/056
霍桑效应:适度发泄,然后轻装上阵/059
第四章 看穿现象背后的真相/063
潜意识心理:人为什么会做梦/064
第六感觉:有的人为什么可以预见未来/066
被需要心理:为什么被需要是一种幸福/068
逃避心理:为什么人在乘电梯时喜欢向上看/071
私人空间: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坐靠边的座椅/073
补偿心理:为何在外受气的人喜欢在家里耍横/076
责任扩散:危难面前,为何多数人都袖手旁观/079
巴纳姆效应:为什么现代都相信心理测试/081
没个性化:为什么看演唱会时人们会跟着大声唱歌/083
色彩心理:为什么蓝色汽车发生事故的概率高/085
格雷欣法则:分清好钱与坏钱之间的区别/088
第五章 洞察人性的心理/091
自尊原理:要维护对方的自尊心/092
猎奇心理:满足对方“好奇”的心理/094
焦点效应: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焦点/096
虚荣心理:学会满足对方的虚荣心理/099
应该心理:用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别人/101
排斥心理:巧妙化解对方的排斥心理/103
防卫心理:人人都需要安全感/105
贾君鹏效应:满足对方潜在的情感需求/108
第六章 掌握对方的心理/111
效应:“正人先正己”更有说服力/112
惊吓效应:要的就是让对方闻风丧胆的效果/115
反暗示效应:换种思维,管人更有效/117
恩威并重:有效的管人手腕/120
能以德服人,才能让人心悦而诚服/122
欲擒可先“纵”,练好“忍”字功/125
以柔克刚刚必断,以弱制强强自残/127
用真诚的溢美之词也可以轻松管好人/130
第七章 好人缘让你事半功倍/133
邻里效应:交往越多越亲密/134
跷跷板定律:要遵循互惠原则/135
首因效应:印象很重要/138
曝光效应:朋友之间要经常走动/141
竞争优势效应:积极的竞争心理才是交际之道/144
投射效应:时不要以己论人/146
比林定律:学会说“不”是一种智慧/149
人际关系定律:先倾听,后诉说/152
瀑布心理效应:管好自己的嘴巴/155
第八章 点破情场中的迷津/159
幸福递减定律:爱情保鲜需要不断制造新鲜感/160
契可尼效应:初恋为何总令人难忘怀/161
晕环效应:情人眼里为何出西施/163
秘密效应:保留你和他的隐私/166
自我选择效应:婚姻如戏,每个人都是导演/167
沙漏定律:别把你的爱人抓得太紧/169
沟通法则:婚姻生活中好的相处方式/172
第九章 让管理走向智慧/175
鸟笼效应:管理要借势而为/176
南风法则:把温暖送给你的下属/179
蜂舞法则:加强沟通才能改善管理/181
破窗理论:及时补好块“破窗”/184
蝴蝶效应:细节决定成败/187
手表定律:不要制订双重标准/190
霍布森选择:放宽眼界,打开思维/193
第十章 高效能人是怎样炼成的/197
职业倦怠:要清楚你在为自己工作/198
青蛙效应:身在职场,不进则退/200
异性效应:干活要讲究男女搭配/203
布利斯定律:工作之前要计划周密/205
第十一章 构建真正的富足人生/209
王永庆法则:节俭让你更富有/210
马太效应:年轻时要积累必要的资本/212
鲶鱼效应:克服懒惰让财富快速增长/215
毛毛虫效应:要学会创新致富思路/217
羊群效应:你是理性投资者吗/220
智猪博弈:守株待兔未必是错的/222
第十二章 瞬间抓住客户的心/225
二选一法则:留住客户的秘诀/226
奥美定律:视客户为自己的上帝/228
250定律:推销商品前先推销自己/231
名片效应:让客户对你过目不忘/233
登门槛效应:先得寸,再进尺/235
从众心理:制造商品热销的气氛/238
第十三章 做有准备的成功者/241
吸引力法则:把成功吸过来/242
狼群法则:勇敢竞争,不轻言放弃/244
灯塔效应:不同的目标就会有不同的结果/247
不值得定律:永远不做不值得做的事/250
跨栏定律:栏杆越高,你跳得就越高/253
卡贝理论:放弃有时比竞争有意义/256
参考文献/261
作者介绍
韩秉昌,暨南大学学士,心灵导师。专职写作领导讲话材料、调研文章和各类宣传稿件,先后在《人民法院报》《中国审判》《法制日报》《山东法制报》等新闻媒体发表稿件数篇,并负责编辑出版了法院内刊。酷爱心理和哲学,思路清晰,功底扎实,谈吐从容幽默,总是能以优美的方式一语道破这个世界的秘密。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朴实无华的书名吸引了。我一直对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很感兴趣,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应对那些层出不穷的变化。市面上的心理学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要么过于学术,要么过于鸡汤,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实用性的,实属不易。翻开这本书,我发现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从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场景入手,比如如何处理职场上的突发情况,如何调整心态去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方式。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那种循循善诱的风格,仿佛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对话,他不会生硬地给你灌输知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引导你去思考,去发现问题背后的心理机制。虽然我还没完全读完,但其中关于“认知偏差”的几章,让我对自己以往的一些决策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觉豁然开朗。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困扰,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有多么复杂,而是我们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受到了自身心理模式的限制。这本书让我感觉,心理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触手可及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平静和力量。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间充满智慧的私人诊所,而你就是它的病人,而作者,则是那位既耐心又专业的医生。我一开始是被“应对变化”这个主题吸引的,因为我一直觉得,生活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变化局”,学会如何在这个变化中找到自己的节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这本书并没有空洞地谈论“拥抱变化”,而是深入剖析了我们在面对变化时,常常会产生的一些负面心理反应,比如焦虑、恐惧、抵触等等。然后,它会非常有条理地,一步一步地告诉你,如何去识别这些情绪,如何去疏导它们,最终将它们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适应性”时,用到的那些生动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变化,而有些人却总是深陷泥潭。他还提到了“目标设定”的重要性,并且非常具体地指导我们如何去设定那些真正能够激励我们的目标,而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空想。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赋能,让你觉得自己有能力去面对任何挑战,并且能够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智慧,不是堆砌理论,而是能够深入浅出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不像很多学术著作那样,用一堆晦涩的术语把你吓退,而是用一种极其友好的姿态,和你娓娓道来。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于“压力应对”的论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压力几乎是人人都要面对的课题,但很多人却束手无策。这本书提供的视角,让我意识到,原来压力并非全然是负面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理解和转化它。他还提到了“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这一点对我影响很大。我以前总是害怕失败,害怕被评判,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将挑战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是多么的重要。这种思维的转变,让我开始更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此外,作者在分析“人际冲突”时,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他揭示了许多我们容易忽略的沟通细节,以及这些细节如何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得到了一份人生地图,上面标注着各种可能遇到的“陷阱”和“捷径”,让你能够更从容地 navigating 人生的旅程。
评分这套书的气质,怎么说呢,有点像那种你走进一家老旧的书店,在角落里偶然发现的宝藏。没有花里胡哨的封面,也没有夸张的宣传语,就是那么静静地摆在那里,散发着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力量。我本来是带着一种试探的心态去翻阅的,想着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解决当下工作瓶颈的灵感。结果,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对一个个案例的深入剖析,层层剥茧,让你自己去体会其中的道理。我尤其喜欢他对“情绪管理”这一块的论述,用很多具体的例子说明了,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决定,以及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他提到的“同理心”的重要性,更是让我醍醐灌顶。我们常常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学会理解他人,才是化解矛盾,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照镜子,你会发现自己身上很多不自知的习惯和思维模式,然后开始审视和调整。它没有给我“标准答案”,但它教会了我如何去寻找自己的答案,那种感觉,非常踏实。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把“知道”变成了一种“做到”的过程。我一直觉得,心理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帮助我们理解那些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逻辑。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即使“知道”了某些道理,也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非常接地气,它没有脱离现实,而是将心理学的原理巧妙地融入到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各种情境中。比如,关于“习惯养成”的部分,作者用了很多有趣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坚持一项新习惯会如此困难,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克服惰性。他还深入探讨了“沟通模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一些真实的对话场景,揭示了沟通中的常见误区,并提供了非常实操性的改进建议。我读到关于“决策疲劳”的部分时,简直觉得作者是读懂了我的心。我们每天都要做出无数的决定,而这本书就教会了我如何更有效地分配自己的精力,避免不必要的消耗。总而言之,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读完后觉得“学到了很多”但却无从下手的感觉,而是让你读完后,会立刻想要去尝试,去改变,去运用。它带来的,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