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孕产育儿专家全程指导
定价:35.00元
作者:王晓梅, 姜艳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06482899
字数:281000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孕前知识、孕期生活保健、产后保健、婴儿护理四大章,详细地讲解了孕前、孕期、分娩、产后、婴儿期母子的生理特点、日常生活起居、饮食营养保健、疾病防治等,可帮助孕龄女性快乐地度过孕产期,科学地护理及养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目录
作者介绍
王晓梅:1994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临床硕士,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现从事围产医学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已发表多篇临床及科研论文,多次获得临床医生、教师称号,曾在院内教师基本功大赛上获奖,所著论文曾获论文奖。曾参与编写《术前早知道》等多部科普书籍。 姜艳:2003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主修妇产科学。毕业后于北京妇产医院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妇产医院主治医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配图和图表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翻阅过不少图文并茂的育儿书籍,但很多插图要么过于卡通化,失去了专业感,要么就是直接搬用医院的解剖图,晦涩难懂。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平衡。特别是关于“分阶段辅食添加”的那几页,简直是艺术品。它用彩色的、清晰的图标,直观地展示了不同月龄宝宝的咀嚼能力和推荐的食物质地,从“泥糊状”到“小颗粒”的过渡,一目了然。我不需要来回翻找,只需要看那一页,就能立刻知道今天该给宝宝准备什么稠度的食物。而且,它对一些高频操作,比如“正确抱姿”、“安全包裹”等,都有非常细致的步骤分解图,这些图示的线条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干扰信息。这种可视化处理,极大地降低了新手父母的学习成本,让复杂的技能学习变得像拼图一样简单有趣。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简直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知根知底的资深导师在耳边娓娓道来。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新生儿常见问题”时的那种冷静和条理。市面上很多育儿书,一遇到宝宝哭闹、胀气这些问题,恨不得把你吓得赶紧挂急诊,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是先教你一套“观察-记录-分析”的流程。它会让你明白,很多时候,宝宝的异常反应其实是身体在发出可预测的信号,而不是突发性的危机。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如何建立有效的睡眠习惯”,它没有强求“一次性成功”,而是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微调”策略,比如,如何调整安抚奶嘴的使用时间、如何根据宝宝的“睡眠窗口”来安排作息。这对我这种完美主义的妈妈来说,简直是救星。它教会我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一种思维框架,让我能够根据自家宝宝的独特性来灵活应变。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是刚参加完一场高强度的专业培训,充满了信心,而不是一堆无法消化的理论知识。
评分最让我感到由衷佩服的是,这本书在处理“孕产期妈妈的心理健康”议题上,展现出的深度和细腻程度,是其他同类书籍中罕见的。它没有把产后抑郁简单地归结为“荷尔蒙失调”,而是深入探讨了社会期待、个人价值重塑与生理变化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路历程。书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你的身体正在经历一场史诗般的重塑,允许自己不完美,是自我关怀的开始。” 这句话的力量,远超任何一句简单的“要开心点”。它提供了一套非常务实的“情绪急救箱”,里面装的不是药物,而是自我对话的技巧、边界建立的方法,以及如何合理求助的指南。读到这部分时,我几乎是流着泪读完的,因为它真正触及了现代母亲被压抑在心底的脆弱和疲惫。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手册,更像是一位全天候在线的、充满智慧和慈悲的女性成长导师。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品味,那种柔和的米色调,搭配着精致的烫金字体,瞬间就给我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我是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入手的,她是一位二胎妈妈,特别强调这本书在应对孕期情绪波动和产后恢复方面的实用性。我得说,光是翻阅目录,我就感到一股安心的力量。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大部头育儿百科,堆砌着密密麻麻的医学术语,而是将复杂的知识点分解成了易于理解的小章节。比如,它对“孕期体重管理”那一块的论述,没有采用那种恐吓式的语言,而是温柔地引导,提供了大量的食谱建议和日常活动方案,看起来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关于“爸爸在孕期的参与度”那一章,简直是为我们家量身定做的,它详细阐述了如何让准爸爸从旁观者变成积极的参与者,这比单纯的“多关心”要有深度得多。我特别喜欢它引用的一些真实案例,那些文字里流露出的理解和共情,让我觉得作者真正懂我们这些准父母在焦虑什么、需要什么。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留白恰到好处,读起来眼睛一点都不累,那种阅读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放松。
评分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探讨“亲子关系建立”这一块,展现了极高的前瞻性和开阔的视野。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喂奶换尿布”的基础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早期依恋关系对孩子未来性格发展的影响。书中用了一种非常宏大的视角来解读“高质量陪伴”,它将陪伴定义为一种“积极回应”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物理时间的堆砌。举个例子,书中对“宝宝的语言启蒙”的建议,完全颠覆了我过去认为的“多说话就行”的简单认知。它详细分析了不同月龄宝宝的“语言接收阈值”,并提供了一套“情景化对话脚本”,教父母如何在日常互动中,自然而然地植入词汇和语感。我甚至从中学习到了如何更有效地与伴侣沟通育儿理念,因为书中也涉及了“父母双方沟通模式对孩子安全感的影响”。这让我意识到,养育一个孩子,其实是整个家庭系统的一次深度重塑,这本书提供了非常精妙的“系统优化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