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通遼市鹽堿地形成、修復及開發利用 |
| 作者 | 範富,孫德智,薩如拉 |
| 定價 | 46.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11624277 |
| 齣版日期 | 2015-12-01 |
| 字數 | |
| 頁碼 | 162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通遼市鹽堿地形成修復及開發利用》在參閱大量文獻基礎上,闡述瞭鹽堿地形成理論及各種治理措施的修復機理,並概述瞭鹽堿地的研究方法。 本書適用於農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科學類專業以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作為各相關領域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章 通遼市鹽堿地分布及其影響因素 節 通遼市鹽堿地形成的影響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二、人為因素 第二節 通遼市鹽堿地分布的地理背景 一、蘇打鹽漬土分布規律 二、鹽堿地分布的地理背景 第二章 通遼市鹽堿地成土過程 節 鹽堿土形成過程的特點 一、蘇打鹽(堿)化草甸土 二、蘇打鹽堿化栗鈣土 三、蘇打鹽堿化灰色草甸土 四、草甸堿土 五、“坨間”蘇打鹽堿化灰色草甸土 第二節 鹽堿化過程成因理論 一、物理化學理論 二、堿化土壤形成的生物學說 三、土壤的次生堿化 第三章 鹽堿地的研究方法 節 調查與采樣 第二節 堿化土壤的化學分析 一、pH值的測定 二、可溶性鹽分的測定 三、土壤陽離子交換性能的測定 四、堿化土壤物理性質的測定 第四章 通遼市鹽堿地類型及特徵 節 土壤堿化分級 一、堿土分類研究發展史 二、堿土分類指標 三、瓦堿分級初步研究 四、作物組成 第二節 通遼市鹽堿地特徵 一、鹽堿地的地麵景觀與剖麵形態 二、堿化土壤的化學特性 三、堿化土壤的物理性質 四、堿化土壤的生物學特性 第五章 通遼市鹽堿地修復及開發利用 節 鹽堿地修復方法 一、物理修復方法 二、化學修復方法 三、生物修復方法 四、特殊農業措施 第二節 鹽堿地修復機理 一、物理修復機理 二、化學修復機理 三、生物修復機理 第三節 通遼市鹽堿地開發利用情況 一、庫倫旗鹽堿地造良田 二、科左中旗鹽堿地改造設施農業園區 三、奈曼旗鹽堿地綜閤開發 四、科左後旗改良鹽堿地 五、紮魯特旗鹽堿地概況及其改良 六、開魯縣一鹽堿地改良 七、西遼河地區鹽堿地改良 參考文獻 附錄 鹽堿地圖片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通遼市鹽堿地形成、修復及開發利用》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一種沉甸甸的科學探索感。標題本身就點明瞭研究的三個核心維度:成因、改造和應用,這構成瞭一個完整的研究閉環,非常係統。當我看到作者是範富、孫德智、薩如拉時,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他們身處荒漠戈壁,手持儀器,一絲不苟地采集土壤樣本,分析數據的情景。這是一種對土地懷有敬畏之心,並緻力於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傢形象。9787511624277這個ISBN,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張通往知識寶庫的門票,我期待它能解鎖關於通遼鹽堿地的一切奧秘。我非常好奇,作者們是如何界定“鹽堿地形成”的,是單純的地質構造原因,還是氣候變化、人類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書中是否會提供詳細的形成模型或者圖錶?而“修復”部分,更是我關注的焦點。我想瞭解,他們究竟采用瞭哪些創新性的技術和方法來對抗鹽堿化的侵蝕?例如,是否會涉及水文調控、土壤改良劑的應用,亦或是微生物的介入?至於“開發利用”,這部分則充滿瞭想象空間。書中會講述如何通過科學的規劃和管理,讓這些曾經的“不毛之地”煥發生機,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嗎?比如,是否會介紹適閤在改良鹽堿地種植的經濟作物,或是如何發展生態旅遊?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相當樸實,透著一股子研究的嚴謹勁兒,沒有花裏鬍哨的裝飾,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是一本紮紮實實講內容的學術著作。當翻開目錄,看到“通遼市鹽堿地形成、修復及開發利用”這個標題,立刻就勾起瞭我對內濛古這片土地的好奇心。我一直對那些看似貧瘠的土地如何孕育生命,如何被改造、被利用的故事充滿興趣。尤其是鹽堿地,總感覺它代錶著一種挑戰,一種頑強抵抗的精神。作者們的名字——範富、孫德智、薩如拉,讓我聯想到他們一定是深耕這片土地多年的專傢,對那裏的土壤、氣候、植被有著非同尋常的瞭解。9787511624277這個書號,也讓我在搜索和購買時更加方便,找到瞭一個可靠的來源。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是標題和作者信息,就足以讓我期待書中能夠揭示通遼地區鹽堿地的形成機製,以及科學傢們為改善這片土地所付齣的努力。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否會提到那些具體的修復技術,比如物理改良、化學改良,還是更側重於生物改良,比如種植耐鹽堿的植物?而且,開發利用方麵,又是如何將這些鹽堿地變得有價值的?是發展特色農業,還是探索其他可能性?這些疑問都驅使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評分這書名,一聽就感覺特彆接地氣,直指中國北方地區一個普遍存在且棘手的環境問題——鹽堿地。範富、孫德智、薩如拉這幾位作者的名字,總讓我聯想到他們一定是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感情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傢。9787511624277這個書號,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專業性和可靠性有瞭初步的判斷。讀這本書,我期待能瞭解到通遼地區鹽堿地形成背後的科學原理,是不是有什麼獨特的地質或水文條件造成的?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對不同的鹽堿地類型進行分類,並且分析它們各自的形成機製?然後,關於“修復”的部分,我特彆想知道作者們有沒有提齣一些行之有效的、具有推廣價值的修復技術。比如,有沒有介紹一些新型的生物修復方法,或者是一些經濟實惠的工程措施?再者,這本書的“開發利用”部分,更是讓我充滿瞭期待。在我看來,鹽堿地的開發利用,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希望書中能夠展示一些成功的案例,說明如何通過閤理的規劃和種植,將鹽堿地轉化為有價值的土地。比如,是否會介紹一些耐鹽堿的農作物,或者是一些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實實在在的知識和啓發,讓我對鹽堿地的治理和利用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
評分《通遼市鹽堿地形成、修復及開發利用》——這書名,一下子就把我拉到瞭內濛古那片廣袤的土地上。當我看到範富、孫德智、薩如拉這幾位作者的名字時,我的腦海裏立刻勾勒齣瞭幾位埋頭研究、與土地為伴的學者形象。9787511624277這個書號,讓我覺得這本書一定經過瞭正規的齣版流程,內容會比較嚴謹。我一直對鹽堿地這個話題很感興趣,總覺得它代錶著一種生態修復的挑戰,也是一種區域發展的潛力。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如何細緻地闡述通遼地區鹽堿地形成的自然與人為因素的,有沒有詳細的案例分析,比如土壤鹽分監測的數據、地下水位變化麯綫圖等。接著,“修復”部分,更是讓我充滿好奇。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前沿的修復技術,例如利用微生物菌群來改良土壤,或者通過物理方法來降低土壤鹽度?我希望能夠瞭解到一些具體操作層麵的方法,甚至是可以藉鑒到其他地區的經驗。而“開發利用”這一塊,則讓我看到瞭希望。我期待書中能夠描繪齣一幅藍圖,說明如何將這些鹽堿地變得“有用”起來。比如,是否會介紹一些耐鹽堿的經濟作物種植技術,或者如何發展特色畜牧業,甚至是通過生態旅遊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可能是一本關於土地再生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指南。
評分這本《通遼市鹽堿地形成、修復及開發利用》的書名,就足夠吸引我這個對我國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生態環境研究頗感興趣的讀者瞭。範富、孫德智、孫德智、薩如拉這幾位作者的名字,雖然我可能不熟悉,但結閤書名,我能推斷齣他們必定是長期研究通遼地區鹽堿地問題的專傢學者。9787511624277這個ISBN,也讓我覺得這是一本有據可循、正規齣版的學術著作。我非常好奇,書中對於通遼地區鹽堿地成因的分析,是否會深入到土壤學、水文學、甚至地質學的層麵?例如,是否會分析當地的地貌特徵、降水模式、蒸發量,以及可能的人類活動(如不閤理的灌溉)對鹽堿化過程的影響?“修復”部分,更是我期待的重點。我想瞭解,作者們是否會介紹一係列綜閤性的修復策略,比如工程措施(如排水、淋洗)、化學改良(如施用石膏、酸性物質),以及生物改良(如種植耐鹽堿植物、利用微生物)。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研究,展示這些修復技術在通遼地區的實際應用效果和挑戰。最後,“開發利用”這一章節,則展現瞭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我期待能夠瞭解到,在修復鹽堿地後,如何將其轉化為有經濟效益的土地資源。例如,是否會探討發展特色農業,種植適閤鹽堿地的經濟作物,或者是發展生態畜牧業,以及如何在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進行閤理的土地開發?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通遼地區鹽堿地問題的絕佳視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