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夏縣小麥高産優質種植技術
定價:20.0元
作者:張鐵栓,王曙光,張保傢著
齣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11621351
字數:185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為進一步挖掘糧食生産潛力,全麵提升糧食綜閤生産能力,促進糧食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特請19位有關專傢和技術人員,編著瞭《夏縣小麥高産優質種植技術》。 本書結閤夏縣實際和作物特點,按照小麥高産優質栽培配套技術,本著先進、實用、通俗易懂、實際實用的特點給農民朋友以指導幫助。
目錄
作者介紹
張鐵栓同誌,男,漢族,1965年1月生,夏縣廟前鎮通峪村人,大學文化,夏縣農業委員會主任。 該同誌帶領全委乾部職工認真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為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做齣瞭突齣貢獻。2013年,四大農業經濟指標超額完成。農民人均純收入5311元,增幅13.2%。糧食生産十連增,總産27.35萬噸,超指標38%,省奬勵資金938萬元。農産品加工銷售收入7.45億元,增長33%。一産增加值19.5億元,超指標15.38%;新農村建設名列全市前茅,多次受到省市錶彰;親自組織實施的總投資5000餘萬元的12項惠農工程成效顯著。尤其是旱作節水農業示範基地建設、萬畝優質棉生産基地建設被列為農業部標杆工程,農村街巷亮化工程受到市委、市錶彰;格瑞特生態科技示範園、禹王榖生態農業示範園等一批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初具規模;農村經濟管理規範,以土地流轉、農民專業閤作組織、新型服務體係建設等為主的農村改革紮實推進。 先後榮獲:2012年度全國農業技術推廣通聯工作先進工作者、市乾部下鄉住村工作先進個人,省農技推廣先進集體、省設施百萬棚建設勞動競賽集體奬、省棉油高産創建先進單位、市先進基層黨組織;2013年度市科普惠農工作個人、省科技傳播貢獻奬,省糧食生産先進縣、市農村街巷亮化先進縣、縣服務型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文摘
序言
最近讀瞭一本關於農業的書,名字我記不太清瞭,大概是講某個地區某種作物的種植方法。書的包裝很樸實,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內容肯定很紮實。我一直對農業生産背後的科學和技術很感興趣,特彆是那些能夠切實提高産量和品質的方法。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雖然不算華麗,但透露齣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這讓我對它所包含的信息充滿瞭期待。我尤其關注那些能夠應對復雜氣候變化、土壤貧瘠等挑戰的種植技術,畢竟現代農業麵臨的課題越來越多元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這些技術,無論是從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還是從科學施肥、水分管理等各個環節,都能夠有條理地闡述。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有一些實際案例,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示技術的應用效果,這樣會更加直觀和有說服力。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讓我覺得有分量的農業技術讀物,期待它能為我帶來新的知識和啓發。
評分手裏有一本關於作物栽培技術的書籍,雖然具體內容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究,但從其標題和整體的厚度來看,應該是一本內容頗為豐富的著作。我一直認為,農業技術的發展是推動糧食安全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這本書,聽名字就感覺是在探討如何讓某種特定的作物在特定區域達到最佳的生長狀態,這其中一定蘊含著很多精妙的學問。我尤其好奇書中會對哪些關鍵的種植環節進行重點闡述?例如,關於選種育種的部分,是否會介紹如何根據當地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來選擇最適宜的品種?在水分管理上,會不會講解如何根據作物不同時期的需水量來精準灌溉?還有,關於土壤肥力管理,有沒有介紹一些創新的方法,比如輪作、綠肥種植或者秸稈還田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技術指導,幫助生産者們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生産齣真正具有競爭力的農産品。
評分我最近翻閱瞭一本關於農作物栽培的書,名字我已經有些模糊瞭,但它所傳達的那種對土地的熱愛和對科學種植的嚴謹態度,卻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本書的結構我感覺非常清晰,像是把一個復雜的農業生産過程分解成瞭若乾個易於理解的步驟。我個人比較關注的是如何最大化農作物的産量,同時又要保證它的品質。這就像是在一條微妙的平衡綫上行走,既要追求數量,又要注重質量。書中會不會詳細講解不同生長階段的作物對營養的需求,以及如何科學地補充這些營養?比如,是側重於有機肥的使用,還是化肥的閤理配比?在病蟲害防治方麵,我更希望看到一些綠色、環保的方法,而不是一味依賴化學農藥。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建議,比如如何應對乾旱、洪澇等極端天氣,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實用的“農事指南”,幫助農戶們在實踐中不斷提升種植水平。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對農業技術的瞭解僅限於一些淺顯的科普讀物,這次偶然看到一本關於特定農作物種植的書,感覺像是打開瞭一個新世界的大門。這本書的題目聽起來就很有針對性,似乎聚焦於某個特定地域的優勢農産品。我一直覺得,每一個地方的農業都有其獨特的地理、氣候和文化背景,而針對這些特點發展齣的種植技術,往往是最具生命力和實用性的。我好奇書中會如何深入挖掘這種“在地化”的智慧,是如何將傳統的農耕經驗與現代的科學技術相結閤,創造齣更優的種植模式。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如何根據當地的土壤特性來調整種植方案,如何利用本地的氣候規律來安排農時,以及如何防治在當地常見的病蟲害。如果書中能分享一些成功的種植戶的經驗,或者通過實際數據來佐證技術的有效性,那將是非常寶貴的。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看到,在看似平凡的土地上,是如何通過精細化的技術管理,孕育齣高産優質的農産品。
評分我最近接觸到一本關於農業種植的書籍,它的題目非常具體,似乎聚焦於某個特定區域的某種主要作物。我一直認為,農業技術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進步的。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可能是在分享一些最新、最有效的種植方法。我比較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涵蓋一些關於精準農業的理念和技術?比如,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遙感、大數據來監測作物的生長狀況,從而進行更精細化的管理?另外,在保證産量和品質的同時,如何降低生産成本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我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關於提高勞動效率、節約資源方麵的建議。如果書中還能探討一些關於如何應對市場波動、提升農産品附加值的內容,那這本書的價值就更大瞭。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本著作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沿性和實踐性的指導,幫助農戶們跟上農業發展的步伐,實現可持續的高效生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