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五十年发展概况
定价:78.00元
作者:王文义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802333840
字数:480000
页码: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1932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蚕桑系,历史悠久。蚕业研究所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领导下,站在我国蚕桑科学研究的前沿,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致力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推广等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所以来,先后取得科技成果300多项。1978年以来获科技成果奖励10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星火科技奖等*奖16项;发表科学论文3 000余篇,出版蚕学专著80余部。编辑出版《蚕业科学》和《中国蚕业》两种术与专业期
刊。建立各类农村实验示范点300余个。培养研究生80名,其中博士生20名。基本完成我国蚕、桑品种资源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建成了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保存珍贵品种资源2 200余份,收集、保存蚕品种资源800余份,建立了当今世界保存规模*的蚕、桑种质资源库。先后选育推广优良蚕品种60余种和优良杂交组合40余对,为我国主要蚕区蚕品种4次大的更新换代提供了优良当家品种,在全国的推广覆盖率达50%以上,使我国春用蚕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夏秋蚕品种的综合经济性状处于国际地位。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比较关注的读者,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想到的是它在宏观层面的意义。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过去五十年的发展,这恰好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科技蓬勃发展的缩影。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一个研究所的成长,更能反映出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特别是蚕业这样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的产业上,是如何进行规划、投入和支持的。这本书是否会提及研究所与国家政策的对接,与市场需求的互动,以及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情况?例如,在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以及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研究所是如何遵循国家的发展战略,并作出自己的贡献的?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揭示出中国农业科研体系是如何运转的,以及像蚕业研究所这样的基层科研单位,如何在国家大战略的指引下,发挥出关键的作用,从而推动整个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
评分我是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爱好者,而养蚕缫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本书是否会触及到蚕业在文化层面的发展?“五十年发展概况”可能主要侧重于科技和经济层面,但我更期待它能够展现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蚕业如何在保留其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入新的时代元素。例如,在丝绸的文化价值、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通过现代营销手段重新推广和发扬传统丝绸文化等方面,研究所是否有所建树?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穿插一些关于蚕的文化符号、古代养蚕的习俗,以及现代丝绸艺术的创新设计等内容,从而形成一个科技、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立体画面。如果书中能有这样的内容,那这本书的价值就远不止于一份科研报告,而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国蚕业生命力的传承史。
评分说实话,我对“蚕业”这个领域了解得并不深入,选择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知识探索”的冲动。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国家在特定领域的发展历程,是认识这个国家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本书的书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五十年发展概况”立刻引起了我的好奇,它让我对一个我并不熟悉的领域产生了兴趣。我试着去想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这个研究所是如何从一个基础的研究单位,一步步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机构的?我想象着,这本书可能会以一种比较生动的方式,介绍研究所成立的初衷,早期面临的困难,以及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一步步取得成就的。它会不会有那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奋斗史?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具体的科研项目,那些在实验室里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蚕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这对我来说,将是一次全新的知识体验,一次对中国农业科技力量的深度探访。
评分从书名来看,这似乎是一本相当专业的学术著作,但“发展概况”这样的字眼又暗示了它可能并不完全是枯燥的理论堆砌。我对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这个机构本身就充满了好感,它代表着国家在蚕业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人才。这本书的出现,很可能填补了关于该研究所历史研究的空白,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我尤其好奇的是,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中国的蚕业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转型?从传统的养蚕缫丝,到现代化的生物技术应用,中间一定充满了艰辛和探索。这本书是否会详细阐述这些技术革新?例如,在病虫害防治、蚕种改良、丝绸品质提升等方面,研究所可能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进展?这些进展又如何具体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从而带动了中国蚕业经济的增长?我对这些具体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非常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解答,让我了解到这个古老产业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不算特别引人注目,但那种朴实无华的风格却意外地传达出一种厚重感,仿佛翻开书页就能触碰到历史的尘埃。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情怀,一种对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好奇。我一直觉得,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基,而那些默默耕耘在科研一线的人们,他们付出的努力和智慧,往往被大众所忽视。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五十年发展概况”这几个字,立刻吸引了我,它承诺了一个回溯和梳理的过程。我想象着,这本书可能会以一种纪实性的手法,带领读者穿越过去五十年,去了解那些重要的科研突破,那些曾经的挑战,以及那些为中国蚕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我期待着它能展现出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脉络,特别是蚕业这个相对小众但意义重大的领域,是如何从零开始,逐步发展壮大,最终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也许,这本书中会有一些令人振奋的故事,一些关于坚持、创新和奉献的感人篇章,足以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对农业科研工作者多一份理解和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