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料科学配制与应用 王克健 等 9787508265803

猪饲料科学配制与应用 王克健 等 978750826580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克健 等 著
图书标签:
  • 猪饲料
  • 饲料科学
  • 配制
  • 应用
  • 动物营养
  • 畜牧学
  • 王克健
  • 9787508265803
  • 养猪
  • 饲料添加剂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65803
商品编码:2951702555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猪饲料科学配制与应用

定价:17.00元

作者:王克健 等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08265803

字数:245000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本次重修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实用性放在**位,尽量做到语言文字通俗易懂,表述循序渐进,内容深入浅出,技术具体,可操作性强,同时对书业名词、术语做了简明扼要的解释,使农民读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此次在初版本原有章节体例基础上,除对全书进行了一些修订外,根据2004年版《猪饲养标准》,重点对“猪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猪配合饲料常用原料与营养特点”及“农户养猪配合饲料”等章节内容做了充实、修改和增补,以适应当前科学养猪之需要。
本书可供广大农村养猪户、猪场技术工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农业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内容提要


本书针对生猪养殖户和农村养猪场在饲料配制与应用方面的现状及技术需求,对猪饲料的科学配制与合理应用做了较为详细、非常通俗的介绍。内容包括:猪的营养与饲料基础知识、猪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猪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农户养猪配合饲料、猪饲料的加工调制、各类猪的饲养管理概述等。该书版广受读者欢迎,已发行6.6万册。为了使本书更贴近生猪养殖户和中小猪场当前的实际,作者按照2004版猪饲养标准,对全书做了修订,较原版图书内容更全面、技术更先进、表述更通俗,更适合生猪养殖和农村养猪场人员学习使用,亦可供大中型猪场、饲料厂及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猪饲料科学配制与应用 内容概要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猪饲料配制的核心科学原理与实际应用。从猪的营养需求出发,系统阐述了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分析、能量与蛋白质的代谢机制、必需氨基酸的平衡策略,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的关键作用。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如怀孕、哺乳、断奶)猪的饲料配方设计方法,并结合当前畜牧业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抗生素替代品、益生菌、酶制剂等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以及绿色、环保、可持续饲料生产的理念。此外,本书还涵盖了饲料加工工艺对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以及饲料质量控制与安全卫生的重要性,旨在为广大养猪生产者、饲料生产企业、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前沿的猪饲料配制与应用指南。 详细阐述 第一部分:猪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科学基础 猪的生理生化与营养需求: 生长发育规律: 详细解析猪从仔猪到育肥猪、种猪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骨骼发育、肌肉生长、脂肪沉积等关键指标。理解不同阶段猪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和比例差异是科学配制的基础。 消化生理特点: 阐述猪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的消化吸收过程。重点分析猪对粗纤维、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素的消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能量代谢: 深入讲解猪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其在体内的转化与利用。详细介绍净能、代谢能、可消化能等能量营养指标的测定方法和在配方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基础代谢、生产活动、体温维持等不同能量消耗环节。 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 详述蛋白质在猪体内的消化、吸收、合成与分解过程。重点解析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功能,以及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详细介绍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关键氨基酸的平衡对生长性能、胴体品质以及氮利用率的影响。 维生素与矿物质需求: 系统介绍猪对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B族、C)的需求及其生理功能。阐述常量矿物质(钙、磷、钠、氯、钾、镁)和微量矿物质(铁、铜、锌、锰、硒、碘、钴)在猪体内的重要作用,如骨骼形成、酶活性、免疫功能、抗氧化等。强调不同营养素之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水分需求: 阐述水分对猪体生理活动的重要性,包括饮水量与饲料干物质的比例,以及不同环境因素对水分需求的影响。 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评估: 谷物类原料: 详细分析玉米、小麦、大麦、高粱等主要谷物类饲料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等营养成分含量及变异性。介绍饲料原料的品质鉴别方法,如霉变、有害物质检测。 蛋白质原料: 深入解析豆粕、菜粕、棉粕、花生粕、鱼粉、肉骨粉、酵母等主要植物性与动物性蛋白质原料的氨基酸组成、消化率、抗营养因子含量及脱毒处理方法。 油脂类原料: 介绍植物油、动物脂肪等油脂类饲料的能量价值、脂肪酸组成及其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能量补充原料: 分析淀粉、糖蜜、麸皮等其他能量补充原料的营养特点。 矿物质与维生素原料: 介绍各类单一和复合的矿物质、维生素预混料的种类、形态、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 纤维类原料: 讨论粗纤维在猪饲料中的作用,以及不同纤维来源(如麦麸、豆渣)的消化率和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第二部分:猪饲料的科学配制策略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确定目标日粮标准: 根据猪的品种、年龄、体重、生产目的(生长、繁殖、维持)等因素,参照国家或行业推荐的营养标准,设定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关键营养素的供给水平。 选择与评估饲料原料: 结合当地饲料资源的可获得性、价格、营养价值及饲料原料的品质,筛选适宜的原料组合。 计算原料用量: 运用线性规划、计算机配方软件等工具,根据日粮标准和原料的营养成分,科学计算各种原料的投喂比例,实现营养素的精确匹配。 考虑生物学效应: 关注原料的适口性、消化率、抗营养因子、潜在的毒性物质等,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优化成本与经济效益: 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不同生长阶段猪的饲料配方: 仔猪(断奶仔猪): 重点关注易消化、高营养、高免疫力的饲料配方。分析初乳、代乳粉、精料的配方特点,强调仔猪早期断奶的营养挑战与应对策略。 生长猪: 针对不同体重阶段(如25-50kg,50-90kg)的生长猪,配制满足快速生长、高效增重的饲料。关注能量、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比例。 育肥猪: 优化饲料配方以促进肌肉生长、提高瘦肉率,同时控制脂肪沉积。分析不同日粮水平对胴体品质的影响。 母猪(配种、妊娠、哺乳): 详细介绍妊娠期母猪的营养需求,以支持胎儿发育和维持母体健康。重点阐述哺乳期母猪的超高营养需求,保障泌乳量和泌乳品质,促进断奶后母猪的快速恢复。 公猪: 配制维持公猪健康、保证精液品质的饲料。 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抗生素替代品: 探讨有机酸、植物提取物(如精油、黄酮类)、益生元、益生菌等在维持肠道健康、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力方面的作用,以及与抗生素的协同或替代效应。 酶制剂: 介绍植酸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蛋白酶等在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 益生菌与益生元: 阐述益生菌(如乳酸菌、芽孢杆菌)对肠道菌群平衡、营养物质吸收、免疫调节的作用。分析益生元(如低聚糖、菊粉)作为益生菌食物的机理。 氨基酸添加剂: 介绍赖氨酸盐酸盐、蛋氨酸、苏氨酸等商品化氨基酸在精准平衡氨基酸、降低粗蛋白水平、减少氮排放方面的优势。 其他添加剂: 如抗氧化剂(VE、VC、硒)、霉菌毒素吸附剂、免疫增强剂、微量元素络合物等的选择与应用。 第三部分:饲料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饲料加工工艺对营养物质的影响: 粉碎: 分析不同粒度对消化吸收率、粉尘产生、饲料适口性的影响。 混合: 强调混合均匀度对营养素分布和饲喂效果的重要性。 制粒: 介绍制粒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水分对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蛋白质)的热稳定性影响。阐述制粒对饲料适口性、减少粉尘、提高饲喂效率的优势。 挤压、膨化等特殊加工技术: 分析这些技术对淀粉糊化、蛋白变性、抗营养因子破坏以及营养物质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饲料质量控制与安全卫生: 原料质量检测: 介绍常规的饲料原料质量检测项目,如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氨基酸、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重金属等。 成品饲料检验: 强调对成品饲料的营养成分、均一性、颗粒度、霉菌毒素含量等的定期检测。 饲料储存与运输: 讲解饲料在储存过程中应注意的防潮、防霉、防鼠、防虫等事项,以及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的污染。 饲料安全追溯体系: 介绍建立饲料安全追溯体系的重要性,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监控。 动物源性成分的管理: 强调遵守相关法规,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动物源性成分,以防止疾病传播。 第四部分:绿色、环保与可持续的饲料生产 减少环境污染: 氮素利用与减排: 通过精准平衡氨基酸、降低粗蛋白水平、使用脲酶抑制剂等措施,减少猪粪尿中的氮含量。 磷素利用与减排: 运用植酸酶技术、调整钙磷比例,提高磷的利用率,减少磷污染。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减少发酵产甲烷等。 资源高效利用: 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 探讨昆虫蛋白、藻类、饲料级蛋白质发酵产物等新型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研究饲料化处理食品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可持续发展理念: 全生命周期评估: 从原料生产、饲料加工到动物饲养、产品销售,全面评估饲料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推行绿色饲料生产技术: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促进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协同发展: 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副产品等,形成良性循环。 总结 本书旨在通过科学严谨的理论分析和丰富实用的实践指导,帮助读者全面掌握现代猪饲料科学配制的核心技术与前沿理念。从理解猪的营养需求出发,系统学习原料评估、配方设计、功能性添加剂应用,到掌握饲料加工的质量控制,最终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猪饲料生产。本书内容紧密结合畜牧业的实际需求,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是从事猪饲料研发、生产、应用及相关研究人员的理想参考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每次看到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预混料和饲料添加剂,我总是感到有些眼花缭乱。虽然它们声称能带来各种益处,但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撑,我总觉得不太踏实。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科学配制”这几个字,让我觉得它能够帮助我拨开迷雾,找到真正科学、高效的饲料配制方法。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在猪体内的代谢途径。例如,为什么某种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另一种氨基酸的利用?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需要协同作用?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此外,我也非常关心这本书是否会探讨一些关于可持续养殖和环保型饲料配制的内容,比如如何减少饲料中的氮、磷排放,如何利用一些非常规的饲料原料来降低成本和环境压力。在当前越来越注重绿色养殖的大环境下,这些内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数据和科学依据非常看重的人。在猪场管理中,任何一个微小的调整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所以,不依赖经验,而是基于科学数据来制定饲料配方,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这本书的题目让我觉得,它可能在这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权威的营养需求标准,比如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推荐摄入量。我希望这些数据是经过大量实验和验证的,能够准确地指导我的配料工作。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些关于饲料原料检测和品质评估的方法,确保我使用的原料都是安全、有效的。我知道,市场上饲料原料的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如果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检测技巧,就能更好地控制饲料成本,并保证猪的健康。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根据当地饲料资源特点,优化配方,降低成本的建议,也是我非常好奇的。

评分

我一直认为,养猪不仅仅是简单的饲养,更是一门关于生命科学、化学和工程学的综合艺术。而饲料配制,则是这门艺术的核心。我对《猪饲料科学配制与应用》这本书的关注,更多地是源于我对“应用”这个词的联想。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解决猪的异食癖、如何应对饲料霉变、如何制定针对高产母猪的营养方案等。我期待书中能够有详细的案例分析,能够展现如何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例如,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饲料配方,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我也很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关于饲料加工工艺对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加工方式来提高饲料的品质。毕竟,再好的配方,如果加工过程不当,最终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是,它似乎能为我们解答一些关于猪饲料“看不见”的问题。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同样是猪,吃着看似差不多的饲料,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却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本书的标题《猪饲料科学配制与应用》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喂”猪,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喂。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猪的消化生理机制,解释不同营养素是如何被吸收和利用的,以及它们对猪的生长发育、免疫系统、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另外,我一直对一些新兴的饲料添加剂和营养物质非常感兴趣,比如益生菌、酶制剂、植物提取物等,不知道这本书是否会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并阐述它们在饲料配方中的科学应用。尤其是一些关于如何利用这些添加剂来改善饲料转化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肉品质的内容,更是我非常关注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把那些复杂的理论知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讲明白,让我这个“实干家”也能从中获得启发。

评分

作为一名在猪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养殖户,我一直深知科学配料对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性。最近,我无意中翻阅到一本名为《猪饲料科学配制与应用》的书,虽然具体内容我还没有深入研读,但仅从这本书的出版背景和作者信息来看,我就对它充满了期待。我知道,撰写饲料配方绝非易事,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对于猪饲料,其精细化的需求远超一般认知。从生长阶段的差异,到不同品种的特殊需求,再到不同季节的适应性调整,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猪的健康成长和最终的经济产出。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消化吸收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毕竟,一块优质的饲料,不仅仅是把各种粉末混合在一起,而是要达到科学的比例,最大限度地满足猪在不同生理阶段所需的所有营养素,同时还要考虑饲料的适口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配方案例,能够帮助我这样的基层养殖户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配料的精准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