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零基礎小兒推拿(漢竹) |
| 作者 | 廖品東 |
| 定價 | 39.80元 |
| 齣版社 | 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53786025 |
| 齣版日期 | 2018-02-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繼《睡前捏一捏寶寶不生病》火爆熱銷後,廖品東教授實力迴歸!馮氏捏脊佘繼林、河東小兒推拿流派孫德仁、張席珍小兒推拿流派張寄青等人共同推薦。 本書繼承前書以小兒常見病為主的特點,開齣瞭60種常見病推拿方,8種保健方。在此基礎上,廖教授還深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將三十年臨床推拿經驗總結傾囊相授,提齣“謹守病機”總推拿原則,解析每種常見病的“治則”,介紹常用穴位的“主治病癥”,解答門診醫案“辨證加減”。讓你不僅知道怎麼推拿,還知道為什麼這麼推拿,以後自己也能辨證配穴、對癥推拿。 本書適用於廣大傢長和各級臨床推拿愛好者及醫師參考學習。超值附贈小兒推拿演示視頻,手機掃二維碼就能看。 |
| 作者簡介 | |
| 廖品東 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四川省推拿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成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全國高等中醫藥教育教材《小兒推拿學》主編 從醫近30年,緻力於推廣和發展小兒推拿事業,多次接受電視颱采訪,參加小兒推拿專題片的錄製,還應邀到新加坡、韓國等地主講小兒推拿學。他圓潤柔和的推拿手法和反復思考總結的推拿處方,不但得到傢長認可,而且在業界備受肯定、推崇。 熊茜 四川省推拿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 全國高等中醫藥教育教材《小兒推拿學》秘書 成都品東推拿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執行校長 緻力於小兒推拿的宣傳推廣和臨床近10年,是廖品東小兒推拿創始人之一。注重小兒體質調理,臨床多標本兼顧,擅長采用小兒推拿方法對小兒脾胃疾病與肺係疾病進行調理。 小兒推拿師證:10001101449 |
| 目錄 | |
| 章 小兒推拿診療知識與手法 小兒推拿診療模式:謹守病機,各司其屬 / 2 小兒推拿診療方法:審證求因,治在源頭 / 3 小兒推拿基本作用原理 / 4 …… 第二章 小兒推拿常用手法 推法 / 14 摩法 / 15 運法 / 16 揉法 / 16 …… 第三章 小兒推拿常用穴 頭麵部穴位 / 24 頸項部穴位 / 30 胸腹部穴位 / 32 …… 第四章 小兒常見病推拿方 感冒 / 60 小兒反復感冒 / 62 發熱 / 64 小兒夏季熱 / 66 咳嗽 / 68 百日咳 / 70 小兒肺炎 / 72 小兒哮喘 / 74 慢性支氣管炎 / 76 …… 第五章 小兒保健推拿方 眼部保健 / 182 耳部保健 / 184 鼻部保健 / 186 …… 附錄 常見病對應病因病機/194 |
| 編輯推薦 | |
| “小兒推拿有效嗎?” “寶寶能做小兒推拿嗎?” “小兒推拿後又該注意什麼呢?” …… 帶著媽媽們的問題,小編聯係到廖品東教授,廖教授說起瞭他的臨床經曆。 他曾經接診過一個3個月大的寶寶,纔4斤,每餐都是靠強灌進去的,關鍵是每天夜裏要媽媽抱著睡,每隔1小時還會哭鬧不安。 一開始,廖教授是以辨證判斷是由於脾虛加先天不足導緻寶寶發育不好,可是治療一段時間效果並不好。廖教授反復問自己:“為什麼效果不好?為什麼不長?寶寶到底什麼時候長?”在他的反復思考下,發現晚上是寶寶生長的關鍵時期,如果睡眠不好,又怎麼能長好呢?廖教授在以前的方法上,又增加瞭顛腹法、抖腹法和強力抱肚法,以及反常刺激的方法。每次操作達到孩子*忍受度。當天晚上孩子睡眠就得到瞭改善。經過3個多月的調理,大寶長到11斤,小寶更是升到9斤。而且在治療的3個月中,孩子隻感冒過1次。 後來,廖教授和小編還談到瞭很多門診中遇到的病案,讓小編深深覺得,找對推拿思路,用對推拿方法,讓孩子少打針、少吃藥這樣的願望,真的能夠實現。 廖教授和本書另一位主編熊茜老師也一直抱有這樣的期望,希望把更全麵、更係統、更專業的小兒推拿知識,送給韆韆萬萬爸爸媽媽和小兒推拿事業工作者,於是他們決定齣版這本《零基礎小兒推拿》,願這本書給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抓人眼球瞭,那種帶著溫暖色調的手繪插圖,一下子就讓人感覺很親切,完全沒有那種傳統醫學書籍的嚴肅刻闆。我記得我是在一個書店裏偶然翻到的,當時我抱著給孩子弄點小病痛的樸素願望,隨手翻瞭幾頁,就被那種圖文並茂的排版吸引住瞭。它不像那些厚厚的專業教材,看瞭就讓人頭大,這本書的邏輯性非常清晰,感覺作者真的是為完全沒有醫學背景的傢長著想。比如講到穴位定位,它不是簡單地畫個點,而是會用孩子身體的某個參照物來描述,比如“從孩子拇指的第一個關節到第二個關節的長度”,這種生活化的描述,立刻讓我心裏踏實瞭不少,覺得“哦,原來我真的可以學會”。而且,書裏對於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也做瞭細緻的劃分,新生兒、嬰兒期、學步期,每個階段需要注意的重點都不同,這說明作者在編寫時是下瞭大功夫去研究我們這些新手爸媽的實際需求的。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解手法力道時的那種細緻入微,反復強調“輕柔適度”,這種對“度”的把握,纔是推拿的精髓所在,光是這一點,就比我之前在網上看的一些零散視頻要靠譜得多。這本書從一開始就為我們建立瞭一個安全、可操作的基礎認知框架,讓我覺得,育兒這件事,我可以多掌握一個既自然又有效的工具。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結構安排,簡直就像是為我這種時間碎片化的傢長量身定製的。我通常隻能在孩子小睡的時候,抽齣十幾二十分鍾來看書。它的章節劃分非常閤理,每一個小節對應一個具體的小病癥,比如“緩解腸絞痛”、“改善鼻塞”、“助眠安神”等,而不是一上來就講理論。這種“問題導嚮型”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提高瞭閱讀效率和實用性。我記得上周寶寶突然咳嗽,我當時有點慌亂,趕緊翻到“呼吸係統”那一章,直接找到瞭針對輕微咳嗽的幾個穴位和手法,操作起來非常直接,不需要我從頭到尾去迴顧那些我不著急知道的理論知識。更贊的是,書中還為一些常見的手法設置瞭“自測小卡片”或者“快速迴顧清單”的功能(雖然不是真的卡片,但那種歸納總結的效果很像),讓你在實際操作前能迅速迴憶起要點。這種設計極大地減少瞭臨場翻找和記憶的壓力。它沒有試圖讓你成為一個推拿大師,而是實實在在地讓你成為一個能快速應對孩子日常小不適的“傢庭急救小助手”,這點做得非常到位,非常接地氣。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值得一提,畢竟是經常翻閱的書,如果紙張太薄或者裝訂不牢固,很快就會散架。這本看起來非常結實,紙張有一定的厚度,即便是沾上瞭一點點不小心灑上的奶漬,用濕巾輕輕擦拭也不會讓油墨大麵積暈開,這對經常在廚房或者育兒室裏看書的傢長來說,簡直是個福音。而且,書中的排版布局非常注重閱讀體驗,留白適中,字體大小也恰到好處,即便是光綫不佳的時候閱讀,也不會感覺眼睛很纍。我特彆喜歡它在章節末尾設置的“傢長常見疑問解答”模塊,這些問題往往都是我當時正想問卻不知道該如何措辭的睏惑,比如“推拿後孩子哭鬧是正常反應嗎?”或者“推拿和藥物治療可以同時進行嗎?”這種預設的問答環節,真正體現瞭作者設身處地的為讀者著想。總而言之,這本書不隻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貼心陪伴的體現,它讓推拿這件事,從高不可攀的專業領域,真正走進瞭尋常百姓傢的育兒日常。
評分說實話,我平時很少主動去深入研究所謂的“養生秘籍”,總覺得那些東西水分太多,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卻有一種令人信服的樸實感。它沒有過多使用那些拗口的專業術語,即使提到瞭,也會立刻用大白話進行解釋,讓我這個理工科齣身的人也覺得非常順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介紹每一個推拿手法時,都會配上非常清晰的步驟分解圖,那圖示簡直就像是手把手教學一樣。比如“揉中脘”,它不僅告訴你揉的方嚮,還告訴你手指的哪個部位著力,揉動的頻率大緻是多少次每分鍾,這些細節的量化描述,極大地降低瞭操作的難度和恐懼感。我第一次嘗試給寶寶做“退六腑”時,心裏是七上八下,生怕弄疼瞭孩子。但是對照著書上的圖,再感受一下書裏描述的“像揉麵團一樣,均勻的壓力”,很快就找到瞭感覺。而且,它還非常注重“辨證”,雖然是零基礎讀物,但它巧妙地穿插瞭一些“什麼時候不宜做推拿”的警示,比如孩子正在發燒或者皮膚有破損時,會明確指齣“應暫停或谘詢醫生”。這種對安全邊界的強調,恰恰體現瞭作者的專業素養和對讀者的負責態度,讓我覺得手裏捧著的不是一本普通的工具書,而是一份細緻入微的育兒伴侶。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建立瞭一種“自我賦能”的感覺。以前總覺得孩子一有點不舒服,就得趕緊往醫院跑,心裏有種無助感。但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新的視角: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小毛病”,其實可以通過溫和、自然的方式在傢中得到緩解。書中對於推拿的“循經取穴”和“整體觀念”的闡述,雖然是初級水平,但已經足夠讓我理解推拿的內在邏輯,而不是把它當成一種玄乎的“偏方”。例如,書中對“脾胃”的強調,不僅局限於肚子上的穴位,還會涉及到背部和四肢的聯動,這種係統性的思維,讓我意識到推拿並非孤立地按幾個點,而是一個全身的調理過程。作者的文筆中流露齣一種對傳統智慧的尊重和現代科學的嫁接,比如在強調手法力度時,會結閤到皮膚的承受力反饋。這種既尊重傳統又科學論證的寫法,讓我對推拿的信心倍增,感覺自己掌握的不是隨機的按摩技巧,而是一套有理論依據的健康維護方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