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好孩子养成手册:如何培养决定孩子一生的10种品格
定价:19.90元
作者:(加)萨拉?迪梅尔曼 ,张万伟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006929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如何加强家庭凝聚力、改善沟通?
如何发现并开启孩子和你自己身上那些*为可贵的品质?
本书作者加拿大家庭教育专家兼心理医师萨拉?迪梅尔曼,根据自己及专业同行多年积累的**手教育实例,详细探讨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品格培养”计划中由教育家选出的10种*为重要的品格,提出切实可行的循序渐进培养计划。书中精心设计并安排了丰富的家庭活动,帮助父母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培养起决定孩子一生的10种关键品格。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学会如何做一个自信满满的父母,如何与孩子一起成长。你将对自己作为一名父母而感到更加骄傲,同时也对培养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才更为自信。
内容提要
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不是人生的一道选择题,而是责无旁贷的天职。
成功父母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就是和孩子一起塑造品格。
加拿大家庭教育专家兼心理医师萨拉?迪梅尔曼,用手的教育实例,精心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品格培养家庭活动,全程指导如何培养决定孩子一生的10种关键品格,让你在与孩子的轻松游戏和简单互动中,学会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好家长。
塑造品格,成就孩子一生!
目录
前言
部分
章 界定和建构你的核心价值观
第2 章 观察并学习生活中的教训
第3 章 为了明天而培养今天的孩子
第4 章 一边成长一边树立榜样
第5 章 同你的另一半一起处理冲突
第6 章 同你的孩子一起合作
第7 章 同教育者联起手来
第二部分
第8 章 品格培养的基石
第9 章 制订家庭计划
0 章 其他家庭的反馈
第三部分
1 章 品格拼图
2 章 同情
达纳米克斯家庭活动(培养同情心)
3 章 公平
达纳米克斯家庭活动(实施公平)
4 章 勇气
达纳米克斯家庭活动(培养勇气)
5 章 诚实
达纳米克斯家庭活动(检测诚实)
6 章 主动
达纳米克斯家庭活动(训练积极主动)
7 章 正直
达纳米克斯家庭活动(保持正直)
8 章 乐观
达纳米克斯家庭活动(充满乐观)
9 章 毅力
达纳米克斯家庭活动(坚持不懈)
第20 章 尊重
达纳米克斯家庭活动(实施尊重)
第21 章 责任
达纳米克斯家庭活动(承担责任)
结语
附录
作者介绍
萨拉?迪梅尔曼,加拿大家庭教育专家、安大略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医师、父母教育资源中心创建人及负责人,也是.canadianparents.网站儿童和家庭治疗专家。她创办的《萨拉帮我》(Help Me Sara)专栏,享誉加拿大和美国。2008年,萨拉的著作《我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独特,它有一种洗练的、近乎哲学思辨的韵味,但又恰到好处地保持了面向大众读者的通俗易懂性。作者在探讨一些比较形而上的品格,比如“坚韧不拔”或“求知欲”时,常常会引用一些古典文学或科学史上的小典故来佐证观点,这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愉悦感。我个人对其中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章节爱不释手。作者没有简单地教孩子如何“反驳”,而是着重强调了“提问的艺术”——即如何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来推动思考的深入。他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一种“对信息保持适度怀疑的开放态度”,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权威。这种对思维品质的精雕细琢,让我意识到,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比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重要得多。整本书的论述层层递进,从内在的驱动力,到外在的社交技能,再到面对未知世界的勇气,构建了一个完整而稳固的“好品格”生态系统。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教育视角被极大地拓宽了。
评分读完这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我最大的感触是作者在叙事上的匠心独运。他没有采用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腔调,而是大量穿插了他在实际教育或育儿过程中遇到的真实案例,这些场景描绘得极其生动细腻,仿佛我正站在一旁目睹一切。比如,书中对处理孩子“挫折容忍度”的段落印象极其深刻。作者讲述了一个孩子因为一次绘画比赛的失利而彻底放弃画笔的故事,以及他如何运用一种“非批判性倾听”的方式,引导孩子重新审视失败的价值。这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让那些原本枯燥的教育理论变得触手可及,也让我这个常常在孩子受挫时不知所措的家长找到了一个更人性化的处理入口。我感觉作者非常懂得家长的焦虑,他没有假装一切都很完美,而是坦诚地展示了教育过程中的挣扎与反复,这大大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和亲近感。这种叙事策略,使得原本严肃的品格教育,变成了一次充满人情味的共同探索之旅。对我而言,这本书的价值更体现在它提供的“情绪共鸣”上,它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与“熊孩子”的日常斗争中摸索前行。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并没有将“品格”这个宏大的概念拆解成一堆冰冷的标签,而是赋予了每个品格鲜明的行动定义和可操作的培养路径。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责任感”时所采用的“渐进式授权”模型。他清晰地界定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可以承担的最小责任单位,比如从“自我保管玩具”到“参与家庭决策”的跨越。这种细致的划分,让家长能够避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误区,确保孩子在不断获得信任和承担义务的过程中,真正内化“责任”的意义。更进一步,书中对“同理心”的培养也着墨甚多,作者提出了一种“角色互换体验法”,鼓励家长和孩子在阅读故事或观看影视作品时,主动讨论不同角色的动机和感受,从而拓宽孩子的思维边界。这种方法极具操作性,我回家后立刻尝试了,效果立竿见影。它不再是空谈“你要善良”,而是提供了一套帮助孩子“学会善良”的工具箱。整本书的逻辑链条非常严密,从理论基础到日常实践,环环相扣,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育学功底。
评分从一个资深阅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其“平衡感”。它既没有陷入西方教育理念中过度强调“个体自由”而可能带来的“失序”风险,也没有陷入传统教育中那种过度的“集体服从”倾向。作者似乎找到了一种完美的中间地带,倡导的是一种“有边界的自由”和“有尊严的服从”。例如,在讨论“规则意识”时,作者清晰地指出,规则的建立必须是透明且可协商的,而非单向的强制命令。他认为,孩子只有理解了规则背后的逻辑和目的,才会真正心甘情愿地遵守,这比单纯的惩罚更有效。此外,书中对“时间管理”的讨论也很有新意,它不是教孩子如何把日程表排满,而是如何区分“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将品格培养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时间分配之中。这种兼顾“德行培养”与“现实效率”的平衡策略,使得这本书不仅适合在育儿焦虑时阅读,更适合作为家庭日常教育的参考手册。它提供了一种既能成就孩子的品格,又不至于让家长精疲力尽的教育哲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很吸引人,那种温馨的色调和憨态可掬的小插图,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想传递的正面能量。我一直觉得,教育孩子不应该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更像是一场心灵的雕琢之旅。初读时,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在引言中对于“品格塑造”的定义,他强调的不是短期成绩的提升,而是对孩子未来人生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的基础能力。我尤其欣赏作者提出的“内驱力培养”的观点,认为真正的优秀源于孩子内心的渴望,而非外界的压力或奖励。书中对如何识别和激发这种内驱力提供了许多实用的观察角度,比如如何通过设定“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良性的自我激励循环。这种超越了传统说教的教育理念,让我觉得作者是在用一种非常尊重孩子天性的方式,来引导他们走向更广阔的未来。这本书不是一本速成的秘籍,更像是一份陪伴孩子成长的哲学指南,教会家长如何退后一步,成为孩子成长的观察者和环境的创设者,而不是事无巨细的管理者。它的深度在于,它敢于挑战一些根深蒂固的、以“控制”为核心的教育思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