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产品制作工艺与实训(第3版)
定价:33.00元
作者:廖芳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211011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子产品制作工艺与实训》教材以培养电子行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宗旨,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生产技能和管理方法相结合,讲授了电子产品制作工艺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配备有20个实训项目,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该教材的知识并及时转化为实际技能。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其检测、电子产品装配中的常用工具、专用设备和基本材料、装配前的准备工艺、手工焊接技术、焊接工艺、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的整机设计和装配工艺、调试工艺、整机检验、防护及产品包装、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电子实训等。每章前有内容提要,每章后有小结、习题,书末还有每章习题的参考答案。
本教材是*“十一五”规划教材。教材配备有配套的电子课件,可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也可供学生复习或自学。
本教材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技能性教材,也可用作电子大赛的基础培训教材,或供电子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其检测
1.1 电阻
1.1.1 电阻的基本知识
1.1.2 固定电阻的主要性能参数
1.1.3 固定电阻的标注方法
1.1.4 敏感电阻的性能与用途
1.1.5 微调电阻和电位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1.6 电阻的检测方法
1.2 电容
1.2.1 电容的基本知识
1.2.2 电容的主要性能参数
1.2.3 电容的标注方法
1.2.4 电容的检测方法
1.3 电感和变压器
1.3.1 电感和变压器的基本知识
1.3.2 电感及变压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标注方法
1.3.3 电感与变压器的检测方法
1.4 半导体分立器件
1.4.1 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型号命名
1.4.2 二极管
1.4.3 桥堆
1.4.4 晶体三极管(双极性三极管)
1.4.5 晶闸管
1.4.6 场效应管(FET)
1.5 集成电路
1.5.1 集成电路的分类及命名方法
1.5.2 集成电路的引脚识别与使用注意事项
1.5.3 常用集成电路芯片介绍
1.5.4 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
1.6 开关件、接插件及熔断器
1.6.1 开关件的作用、分类及主要参数
1.6.2 开关件的检测
1.6.3 继电器及其检测
1.6.4 接插件及其检测
1.6.5 熔断器及其检测
1.7 电声器件
1.7.1 扬声器
1.7.2 耳机
1.7.3 传声器
1.8 表面安装元器件
1.8.1 表面安装元器件的特点、分类及应用场合
1.8.2 表面安装元器件的规格
1.8.3 使用表面安装元器件的注意事项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电子产品装配中的常用工具、专用设备和基本材料
2.1 常用工具
2.1.1 普通工具
2.1.2 专用工具
2.2 常用的专用设备
2.3 基本材料
2.3.1 电子产品中的绝缘材料
2.3.2 电子产品中的常用线料
2.3.3 塑料
2.3.4 漆料
2.3.5 粘合剂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 装配前的准备工艺
3.1 识图
3.1.1 识图的基本知识
3.1.2 常用图纸的功能及读图方法
3.2 导线的加工
3.2.1 普通导线的加工
3.2.2 屏蔽导线或同轴电缆的加工
3.2.3 扁平电缆的加工
3.2.4 线把的扎制
3.3 元器件引线的成形加工
3.3.1 元器件引线成形的技术要求
3.3.2 元器件引线成形的方法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 手工焊接技术
4.1 焊接的基本知识
4.1.1 焊接的概念和种类
4.1.2 锡焊的基本过程
4.1.3 锡焊的基本条件
……
第5章 焊接工艺
第6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第7章 电子产品的整机设计和装配工艺
第8章 调试工艺
第9章 整机检验、防护及产品包装
0章 电子产品生产管理
1章 电子实训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技术前沿的把握上做得相当到位。我注意到它没有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电子制作层面,而是对近年来新兴的技术和工艺趋势有所涉猎和介绍。例如,在讨论新材料的应用时,它对柔性电路板(FPC)和三维集成技术的部分,虽然篇幅不长,但给出的信息点非常精炼且具有前瞻性。这使得这本书的“保质期”得到了极大的延长。很多同类书籍往往跟不上技术迭代的速度,出版后不久就显得过时了,但这本书显然在编写之初就考虑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再者,书中对于“可制造性设计”(DFM)的强调,让我对产品设计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我总以为设计就是功能实现,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好的设计必须是易于制造、易于测试、易于维修的。这种全生命周期的设计理念的植入,对于希望未来从事高端电子产品研发工作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强烈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独运。它似乎深谙读者的认知习惯,信息密度控制得恰到好处,没有那种为了凑字数而堆砌的冗余内容。每一个章节的逻辑推进都非常自然流畅,像是精心铺设的轨道,将读者的思维引向下一个知识点。比如,在讲解表面贴装技术(SMT)时,它没有简单地描述设备流程,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焊接温度曲线对元器件可靠性的影响,这对于追求产品稳定性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黄金信息。更令人称道的是,书中对“工艺优化”的讨论,不再是教科书式的陈述,而是融入了大量的行业案例和“坑点”提醒。例如,它会提醒你在进行批量生产时,哪些细节处理容易导致良率下降,这些都是只有在实际生产中吃过亏的人才能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这种将理论深度与行业实战经验高度融合的写作风格,让这本书的价值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它不再是一本单纯的教材,更像是一本行业内的“黑话”解析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色彩搭配得很有现代感,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对电子产品制作领域了解不多,总觉得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焊接工作是工程师的专属,但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风格却让人感到非常亲切和易懂。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基本元器件时的那种耐心,几乎把每一个电阻、电容的特性都讲得清清楚楚,不像有些专业书籍,一上来就堆砌专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我记得刚拿到书的时候,只是随意翻了翻,就被其中一个关于PCB设计的实例吸引住了。那个实例从零开始,详细展示了如何用软件布局布线,连细节处理都考虑到了,简直就像是手把手教你一样。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非常平滑,让人很有信心去尝试动手操作。而且,书里似乎还强调了一些安全规范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这点非常实用,体现了作者的严谨态度。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性与易读性的完美结合,让人有种“原来我也可以做电子产品”的冲动。
评分这本书的实训部分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光看理论知识是不够的,真正学会一样东西,必须得自己动手做出来。这本书的实训项目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不是那种孤立的、枯燥的练习,而是环环相扣,难度是循序渐进的。我特别赞赏它对项目背景的交代,每一个制作任务都有一个明确的应用场景,这极大地激发了我探究背后的原理的兴趣。比如说,书中一个关于智能家居控制模块的实训,它不仅教你怎么搭电路,更引导你去思考如何优化能耗、如何提升用户体验。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制作工艺”范畴,更偏向于“产品思维”的培养。每完成一个实训,都有详细的调试步骤和结果分析,即便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书里也提供了详尽的排查思路,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结果应该是什么”。这种带着读者一起“试错”的学习方式,远比死记硬背知识点来得深刻和有效。对我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在你身边,随时准备提供最实用的建议。
评分这本书的参考价值和工具属性让我非常满意。它不仅仅是一本用来学习的书,更像是一本可以常年放在手边的工具书。书后附带的附录部分,信息量巨大且整理得井井有条。我尤其欣赏它对各种常用参数表、标准尺寸图以及故障代码速查表的编排。这些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提供支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书中的图文并茂的风格,尤其是那些清晰的剖面图和流程图,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流程的认知负荷。我感觉作者在编写时,始终将“如何让读者快速上手并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首位。这种工具书般的实用性,配上扎实的理论基础,让这本书成为了我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初学者摸索入门,还是资深工程师回顾经典工艺细节,都能从中找到所需的内容,体现了其极高的覆盖面和应用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