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陪孩子走過幼兒園三年
書號:978-7-5502-4278-4
CIP分類: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4)第290779號
作者:楊雪揚著
定價:32元
開本:16開印張:14頁碼:224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時間:2014年12月
【內容簡介】—————————————————————
上幼兒園是孩子真正獨立的開始,離開朝夕相處的傢人,與陌生的老師、小朋友待上一整天,各種事情都要自己動手。在這個問題上,傢長更多的還是焦慮、不安、牽腸掛肚:幼兒園魚龍混雜,如何選擇?為什麼每次送孩子去幼兒園都那麼費勁?孩子在幼兒園吃飽沒有?如何引導孩子講述幼兒園的生活?……
作者擁有近30年幼兒教育與管理經驗,非常瞭解哪些是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及入園後可能會齣現的、傢長關心的問題,對癥下藥,給齣科學有效的建議,營造適閤孩子成長的傢、園氛圍,讓孩子快樂度過幼兒園裏每一天。
【作者簡介】———————————————————————
楊雪揚,北京大學附屬幼兒園燕東園園長,擁有近30年一綫教學和管理工經驗,曾被評為北京市骨乾教師、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海澱區學科帶頭人。
前言
第1章選擇幼兒園,適閤孩子的纔是最好的
1.畫中看理念
2.傢近是個寶
3.老師的笑容是最好的名片
4.實地觀察最重要
第2章瞭解幼兒園
1.幼兒園裏學什麼
2.晚一年入園又何妨
3.一日生活皆教育
4.好習慣讓孩子受益終生
第3章幫孩子做好充分的入園準備
1.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2.調整作息時間
3.教會孩子使用大眾化的語言
4.給孩子哭泣的權利
第4章幫孩子減少分離焦慮
1.帶著“寵物”來入園
2.傢長離園也要講技巧
3.傢長和孩子都需要“斷奶”
4.分階段適應入園生活
5.離園後,傢長與孩子談論有講究
第5章親子交流
1.保持傢庭教育的一緻性
2.當孩子愛上故事
3.讓孩子在試誤中學習
4.好習慣讓孩子受益終生
5.讓孩子擁有分配時間的權利
6.我的媽媽去哪兒瞭
7.欣賞孩子
第6章引導孩子學會與小朋友的溝通
1.孩子打架之後
2.當孩子的身邊有位“特殊”的朋友
3.老實的孩子不一定吃虧
第7章傢長與老師之間的智慧溝通
1.罰站
2.感謝傢長的寬容和信任
3.孩子受傷之後
4.孩子要升班瞭
5.傢園閤力力更大
6.信任是溝通的基礎
第8章 幼小銜接
1.傢有小孩初成長
2.生活中的數學
3.識字與閱讀
4.做作文
這本育兒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像市麵上那些堆砌理論的工具書,反而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在娓娓道來。作者對幼兒心理的把握入木三分,尤其是對於“敏感期”的解讀,簡直是醍醐灌頂。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關於如何引導孩子探索興趣的那一章節,沒有采用生硬的“訓練”口吻,而是強調傢長要放下預設,真正去觀察和捕捉孩子眼神中閃爍的好奇光芒。讀完後,我立刻反思瞭自己過去在麵對孩子突發奇想時的不耐煩,認識到那些看似無厘頭的行為,其實是他們構建世界觀的重要基石。書中提供的案例非常貼近生活,比如關於“物權意識”的建立,作者沒有簡單地貼上“自私”的標簽,而是深入分析瞭這是孩子自我邊界感形成的必經之路,並給齣瞭既尊重孩子又維護傢庭和諧的實用策略。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就像是春日裏溫暖的陽光,不刺眼,卻能把心底的迷霧一點點驅散,讓人在育兒的焦慮中找到瞭一種堅定的力量和清晰的方嚮。它不僅僅是關於“怎麼做”的指導手冊,更是關於“如何理解”的哲學啓示,讓我對這三年幼兒園生活充滿瞭期待和從容。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排版和文字的節奏感簡直是一絕,讀起來毫不費力,但每一頁都蘊含著深沉的智慧。作者對“好父母”的定義進行瞭顛覆性的重塑,不再強調無條件的犧牲和全能的榜樣,而是提倡一種有界限、有自我、共同成長的親子關係模型。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在“放手”和“介入”之間找到那個微妙的黃金平衡點。比如,在處理孩子與同伴的衝突時,作者建議傢長首先要剋製住“馬上解決問題”的衝動,而是引導孩子去復述衝突的感受,這比直接仲裁要有效得多,它培養的是孩子的共情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內驅力。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關於“情緒容納”的部分,它清晰地告訴我們,允許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下釋放負麵情緒,遠比強迫他們“馬上開心起來”更有利於心理健康。這本書沒有給我製造新的焦慮,反而像是一個強大的情緒過濾器,讓我過濾掉瞭外界不必要的雜音和比較,專注於自傢孩子的獨特節奏。對於那些習慣性追求完美的父母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劑清涼散,提醒我們,允許自己和孩子都不完美,纔是最完美的教育。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的真誠和不打官腔的敘事風格。作者似乎並沒有把自己放在一個高高在上的“專傢”位置,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分享瞭自己從新手父母到成熟引導者的心路曆程。尤其是在談論“分離焦慮”和“入園適應期”時,那種細膩的描摹,讓我感覺仿佛作者就坐在我身邊,感同身受地理解我的掙紮。她沒有提供那種“一劑靈藥”式的解決方案,而是強調這是一個“雙嚮適應”的過程,傢長也需要適應孩子的成長和分離。書中關於如何設計“告彆儀式”的小技巧,簡單卻異常有效,它幫助孩子建立起對告彆的可預測性和安全感。整本書讀下來,感覺像是完成瞭一次深度的親子關係體檢,發現瞭一些以往忽略的盲點和潛在的溝通障礙。它教會我的最重要的事是,育兒不是一場需要速戰速決的戰鬥,而是一場需要耐心陪伴的馬拉鬆,關鍵在於步伐的穩定和對沿途風景的欣賞。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它沒有按照時間軸死闆地劃分年齡段,而是圍繞幾個核心的育兒主題展開,這使得無論你現在處於哪個階段,都能找到切入點進行深入閱讀和反思。我特彆欣賞作者對“規則製定”的討論,她強調規則不是用來限製,而是用來提供安全感的框架,而且這個框架需要隨著孩子能力的發展而彈性調整。書中舉例說明,三歲時“不能打人”的規則,到瞭五歲可能升級為“我們用語言錶達不滿,但如果情緒太激動,我們需要先分開冷靜五分鍾”,這種遞進式的引導比一成不變的禁令更具教育意義。再者,書中對“學習”的理解也十分開闊,它超越瞭簡單的知識灌輸,將“學習如何失敗”、“學習如何請求幫助”、“學習如何等待”都視為關鍵的早期教育內容。這種全景式的視野,讓我意識到幼兒園的三年是為孩子一生打下“社會適應力”和“情感韌性”的基石,而不僅僅是學習字母和數字的預科。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內在操作係統,指導我們如何持續升級自己的育兒軟件。
評分這本書的理論基礎紮實,但錶達方式極其平易近人,就像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園丁,告訴你如何培育一株幼苗,而不是生硬地搬運成熟的盆景。我特彆喜歡它對於“非言語溝通”重要性的強調。在三到六歲的階段,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還不夠完善,很多需求和情緒是透過肢體動作、眼神和行為爆發齣來的。書中詳盡地列舉瞭識彆這些“沉默信號”的方法,比如孩子反復觸摸某個特定的玩具可能代錶著對安全感的渴求,而不是單純的依戀。這種對幼兒內在世界的深度挖掘,讓我在處理日常小摩擦時,能更快地穿透錶象,直達問題的核心。此外,書中對“規則的有效性”的探討非常深刻,它指齣規則的生命力不在於嚴厲程度,而在於執行者(父母)的態度是否一緻且充滿善意。讀完此書,我不再把每一次管教視為一場權力鬥爭,而是視為一次建立信任和清晰界限的對話機會。這套育兒理念,構建瞭一個堅固而有彈性的傢庭教育環境,讓我確信,良好的傢庭教育,其核心是父母的自我成長和對孩子內在需求的敏銳洞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