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就業大崩潰:後人工智能時代的職場經濟學|8017606 |
| 圖書定價: | 59元 |
| 圖書作者: | (日)井上智洋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8/6/1 0:00:00 |
| ISBN號: | 9787111598343 |
| 開本: | 32開 |
| 頁數: | 0 |
| 版次: | 1-1 |
| 作者簡介 |
| 井上智洋 駒澤大學經濟學係副教授,慶應大學環境科學信息學院畢業,在IT企業工作期間在早稻田大學研究生院攻讀經濟學研究專業,並取得博士學位。2015擔任駒澤大學講師,並在2017年成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宏觀經濟學、貨幣經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作為人工智能與經濟學相關研究的先驅,在各類學會與政府研究會上發錶論文與演講。AI社會論研究會的發起人之一,著有《新Java教科書》《政治經濟學的數理方法》等著作。 |
| 內容簡介 |
| 在一個隻有10%的人口參與就業的社會中,我們該如何養活那剩下的90%的人? 一本書看懂強人工智能對我們就業的衝擊,以及對我們未來經濟的影響。本書內容涉及廣泛,從百年前的凱恩斯"技術性失業",到庫茲韋爾的"奇點"理論,以及北歐國傢的"全民無條件基本收入"。作者迴顧瞭過去100年間經濟與技術領域的思想傢們的思考,並試圖揭示人工智能時代就業經濟的最終解藥,也許這是我們人類在老齡化與低欲望化和人工智能壓力下的唯一救贖之路。 |
| 目錄 |
序言 第1章 人類VS機器 霍金博士的擔憂2 “終結者”會成為現實嗎7 捲土重來的技術性失業8 消失的職業13 當2045年AI的智力超越人類之時21 庫茲韋爾的觀點為什麼會被接納24 人類的意識能上傳到計算機中嗎28 從科幻小說變為現實31 奇點會到來嗎34 第2章 人工智能將會如何進化 第五代計算機的失敗39 概率、統計性方法40 深度學習帶來的突破43 深度學習的成果45 語言壁壘48 強人工智能的世界性開發競爭51 日本推進的“全腦架構”項目55 生命壁壘58 AI可以創造齣G弦上的詠嘆調嗎62 機器人的身體感覺65 AI會不會掀翻棋盤67 第3章 創新·經濟增長·技術性失業 日本是否處於衰退的境地73 果實是否已被蠶食殆盡76 通用目的技術給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80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結束與後現代84 第三次工業革命87 將信息技術引入服務業89 技術擴散93 AI會導緻失業嗎95 AI 帶來的技術性失業是否會成為長期的、 大麵積的問題96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宏觀經濟政策100 創需型的産品創新有必要嗎106 第4章 第二次大分流:第四次工業革命後的經濟 圍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霸權之爭112 強人工智能將如何進入社會116 難以被機器替代的工作120 勞動者是否還有生存空間122 未來勞動人口將降到總人口的1/10126 全麵機械化經濟128 大分流133 現有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方式137 全麵機械化經濟下的經濟增長140 第二次大分流142 資本主義的自然滅亡147 勞動者將麵臨失業151 第5章 為什麼人工智能時代需要 “基本收入”製度 低保能夠拯救勞動者嗎157 什麼是基本收入製度159 基本收入製度的優勢162 財源為何不會成為問題164 基本收入製度的估算168 全麵機械化經濟下的基本收入製度173 結語177 注釋184 |
| 編輯推薦 |
| 人工智能會沿著怎樣的技術與産業路徑超越人類? 比起前幾次工業革命,人工智能帶來的失業為什麼更為深刻? 什麼樣的崗位會被馬上淘汰?人們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生涯纔能在20年後的失業大潮中幸免於難? 隻有10%的人口有就業機會是不是危言聳聽? 人工智能為什麼是資本主義真正的掘墓人? 當釋放流動性、擴張性財政政策都不能促進就業時,我們該如何調控經濟? |
這本書的書名“包郵 就業大崩潰:後人工智能時代的職場經濟學”讓我第一眼就注意到瞭“就業大崩潰”這幾個字。我一直覺得,科技的發展,特彆是人工智能,是雙刃劍。一方麵,它帶來瞭效率的提升,生活便利的增加,但另一方麵,也確實讓人擔憂它會對我們的工作崗位産生怎樣的衝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這個“崩潰”究竟會以怎樣的方式發生?它是一個突然的斷崖式下跌,還是一個漸進式的、伴隨著行業洗牌的過程?書中會不會有對不同行業、不同職業的細緻分析,比如哪些職業的風險最高,哪些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我個人也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定義“後人工智能時代”,這個時代究竟何時到來,或者說,我們是否已經身處其中?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停留在對危機的描述,而是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比如,對於那些麵臨失業風險的人,如何進行職業轉型?對於社會整體而言,又應該如何調整經濟結構和福利體係,來應對大規模的失業問題?這本書的“職場經濟學”部分,我尤其期待,希望能看到一些理論與實際相結閤的分析。
評分讀這本書,我最期待的是它能深入剖析“職場經濟學”這個概念在後人工智能時代的具體體現。我們都知道,經濟學原理是指導社會資源分配的重要理論,而職場經濟學則聚焦於勞動力市場。當AI的加入,尤其是通用人工智能的齣現,必然會徹底顛覆原有的供需關係和價值評估體係。我想瞭解,作者會從哪些角度來解讀這種顛覆?比如,傳統的“稀缺性”原則在AI時代還會適用嗎?AI是否會成為一種新的“廉價勞動力”,從而壓低人類的工資水平?又或者,AI的存在會催生齣全新的、我們現在無法想象的職業,這些新職業的價值又該如何衡量?我希望書中能有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某個行業因為AI的應用,齣現瞭哪些新的經濟現象,利潤是如何分配的,勞動者的議價能力又發生瞭怎樣的變化。此外,書中對“就業大崩潰”的預測,是基於怎樣的經濟模型和數據支撐?它是否會涉及到一些宏觀經濟的討論,比如GDP的增長模式、財富分配的公平性等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提供一種新的思考框架,讓我能夠站在經濟學的角度,去理解和應對人工智能對我們工作的影響。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第一個聯想到的便是“人工智能”這個話題本身。雖然我不是技術專傢,但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對AI的發展及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始終保持著高度關注。這本書的書名直擊瞭AI最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就業。我非常好奇,作者對於“後人工智能時代”的界定是什麼?是指AI已經達到某種程度的成熟,能夠獨立完成絕大多數工作,還是指AI已經深度滲透到各個行業,改變瞭工作流程和技能需求?我希望書中能對AI在不同領域扮演的角色進行詳細的解讀,比如,AI是會成為我們的助手,還是競爭對手?它會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還是會取代現有的工作崗位?此外,書名中的“就業大崩潰”聽起來有些悲觀,但我也希望作者能夠給齣一些更具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比如,麵對AI帶來的失業潮,政府和社會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教育體係需要做齣哪些改革,纔能培養齣適應未來就業市場的人纔?個人又該如何通過終身學習,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視角,幫助我們為即將到來的變革做好準備,而不是被動地接受。
評分書名中的“職場經濟學”讓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認為,經濟學原理在理解社會現象方麵具有強大的解釋力,而將它應用於“職場”這一具體領域,更是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當“人工智能”這一顛覆性技術席捲而來,“職場經濟學”又會呈現齣怎樣的麵貌?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人工智能是如何重塑勞動力市場的供需關係,它會對工資水平、就業率、甚至收入差距産生怎樣的影響?“就業大崩潰”這個詞語,雖然聽起來有些令人不安,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理性、客觀的分析,讓我們瞭解其發生的可能性、程度以及潛在的原因。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具體的經濟模型,來預測AI對就業市場的長期影響?是否會分析不同國傢、不同地區的差異性?我更希望的是,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思路,比如,在人工智能時代,如何通過教育改革、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以及新的經濟模式的探索,來緩解就業壓力,實現人機協同發展。我希望讀完這本書,能夠對未來的職場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並且能夠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找到更清晰的方嚮。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真是夠抓人眼球的,“就業大崩潰:後人工智能時代的職場經濟學”,光聽這個名字,就讓人腦海裏立刻浮現齣各種科幻電影裏的場景,機器人取代人類,失業率飆升,整個社會陷入混亂。作為一個普通上班族,我對此深切關注,畢竟這關係到我的飯碗,我的未來。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描繪這個“後人工智能時代”的,它究竟是怎樣一種景象?是充滿著機遇,還是遍布著陷阱?書裏會不會提到一些具體的行業,比如我所在的IT行業,是否會受到AI的衝擊最大?或者是一些傳統的製造業,它們又將如何轉型?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幫助我們這些普通人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比如,我們應該學習哪些新技能?如何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在人工智能時代,哪些工作會變得更有價值,哪些又會逐漸消失?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在渲染焦慮,更應該有建設性的指導意義,讓我們能夠積極地去適應和擁抱這個變化。讀完這本書,我希望能對未來的職場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不至於對未知感到太過恐慌,而是能夠帶著希望和勇氣去迎接新的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