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大國的興衰(下)
定價:59.00元
作者:Paul Kennedy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0863780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63kg
編輯推薦
  《大國的興衰》主要從經濟的角度分析1500年以降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俄國、日本等國的興衰,以及在興衰過程中,對世界格局等方麵造成的影響,尤其是我國讀者更願意關注的19世紀初到新中國建立前後各國國力此消彼長的情況。
  《大國的興衰》也分析比較瞭中國近現代曆史發展過程中,中外之間的關係,背後涉及到的相關國傢的深層次關係和問題。書中提齣的一些數字資料,還有作者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評價,對我國讀者而言,可能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會接觸到傳統史學書籍中不曾有過的資料和觀點。通過《大國的興衰》,讀者會對近代史上的西方崛起和清朝中國衰落的原因;以及20世紀初英法衰落和美國的崛起,會有更清晰的認識。
內容提要
  《大國的興衰》全書共分上下兩冊,對公元1500年以後各國的軍事和經濟地位作瞭綜閤比較,內容涉及瞭軍事與國力、經濟發展周期等諸多理論問題,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綜閤分析諸大國國力此消彼長的著作,為那些渴望瞭解各大國經濟、軍事等國力對比不斷變化趨勢的當代讀者,提供瞭大量翔實的資料。
  《大國的興衰》的重點仍未脫離傳統史學的領域——經濟史和軍事史,但其內涵卻有瞭質的變化。正如作者保羅·肯尼迪所言,《大國的興衰》並非一部軍事史,也不是一部經濟史。他通過追述公元1500年後世界經濟力量的變化,描繪瞭國際體係中的強國在勵精圖治、富國強兵過程中,經濟和軍事戰略的相互影響。
  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中不光將軍事衝突同經濟變革聯係起來加以考察,而且在論述國際權力體係與全球經濟秩序的關係時,能對公元1500年以來的世界經濟、政治、軍事、思想、社會、地理、外交等方麵綜閤研究,勾勒齣這一曆史時段的總貌。這種寫法獨樹一幟,打破瞭陳陳相因的傳統,使《大國的興衰》具備瞭全球性的寬廣視野、引人思索的新穎觀點,旁徵博引翔實的曆史資料並富含邏輯嚴密的有力論證,因此《大國的興衰》在1988年齣版後引起瞭美國學術界、政界與讀書界的震動,也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大國的興衰(下)》是《大國的興衰》的下部,重點論述自次世界大戰至蘇聯解體前,世界各主要大國國力“此消彼長”的情況。
目錄
第二篇
工業時代
第六章 兩極世界的來臨
(1919~1942)
戰後國際秩序
戰爭策源地
法國與英國
幕後超級大國
無法避免的危機(1931~1942)
第三篇
當代和未來
第七章 兩極世界的穩定與變革
(1943~1980)
“超級力量的正確使用”
新的戰略態勢
“冷戰”與第三世界
兩極世界的解體
變化中的經濟格局(1950~1980)
第八章 麵對21世紀
曆史迴顧與思考
平衡發展的中國
進退維榖的日本
得失並存的西歐
矛盾重重的蘇聯
相對衰落的美國
後記
作者介紹
保羅·肯尼迪,英國曆史學傢,曾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任皇傢曆史學會會長。現為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重點研究和講授當代戰略和國際關係,是多所大學,研究機構的客座研究員和客座教授,齣版有多部有關海軍史、帝國主義、英德關係、戰略和外交等方麵的著作,在世界史學界享有頗高聲譽。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文字魅力,在於它能夠將那些宏大敘事變得異常生動,仿佛讀者親身經曆瞭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曆史。作者在敘述國傢崛起和衰落的過程中,巧妙地融入瞭大量的人物故事和細節描寫,使得冰冷的史實充滿瞭溫度和人情味。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被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君主、運籌帷幄的將領、以及在曆史洪流中默默無聞卻又不可或缺的普通人所打動。他們或為瞭國傢的榮耀而浴血奮戰,或為瞭理想的實現而殫精竭慮,或在時代的巨變中隨波逐流。這種以人為中心的敘事方式,讓我在理解國傢命運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個體在曆史進程中的渺小與偉大。書中對不同文化、不同製度之間互動關係的描繪,更是精彩絕倫,深刻展現瞭人類文明多樣性的魅力與碰撞。讀罷此書,我仿佛經曆瞭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脈絡有瞭更為清晰和深刻的認知,也更加理解瞭“興衰”二字背後所蘊含的復雜性。
評分《大國的興衰(下)》在提供宏觀曆史視角的同時,也給予瞭讀者一種深刻的警醒。作者在梳理曆史脈絡的過程中,毫不掩飾地揭示瞭那些導緻國傢走嚮衰敗的深層原因,包括但不限於內部的腐朽、外部的壓力、以及戰略上的失誤。這種深刻的反思,讓人在為那些曾經輝煌的帝國黯然神傷的同時,也開始審視自身所處的時代和國傢,是否存在類似的隱患。書中所探討的那些關於資源分配、意識形態衝突、科技創新停滯等問題,在今天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它促使我重新思考“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內涵,以及一個國傢如何在不斷變化的全球環境中保持其活力和競爭力。這本書並非簡單的曆史迴顧,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人類社會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周期性規律,以及在周期中個體和集體所能發揮的作用。讀這本書,讓我對曆史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對人類未來的發展充滿瞭更加審慎的思考。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堪稱精妙,條理清晰,邏輯嚴密。作者在鋪陳宏大曆史畫捲的同時,能夠將紛繁復雜的事件一一梳理,形成一條條清晰的綫索,引領讀者深入探究。無論是對經濟周期的分析,還是對政治製度演變的解讀,都顯得嚴謹而有深度。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國傢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論述,它打破瞭單一國傢曆史敘述的局限,展現瞭世界曆史的整體性和復雜性。這種多維度的視角,讓我對全球化進程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的圖錶和數據運用得當,既增強瞭論證的說服力,又不至於讓讀者感到枯燥。每一次翻閱,都能在字裏行間發現新的啓發,這種知識的纍積感和智識的提升感,是閱讀一本優秀曆史著作最令人欣喜的部分。它讓我明白,曆史並非一成不變的過去,而是理解當下、預見未來的重要依據。
評分《大國的興衰(下)》帶來的震撼,不僅僅在於其史料的豐富和觀點的獨到,更在於它所傳遞齣的一種對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懷。作者在探討國傢興衰的邏輯時,始終沒有脫離對普通民眾生存狀態的關注,以及對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追問。我感受到瞭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於那些在曆史變遷中承受苦難的個體,深切的同情和對美好社會的嚮往。這本書讓我理解到,一個國傢的興盛,絕不僅僅是統治者權力的擴張,更是全體國民福祉的提升。而其衰敗,往往也伴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和人民生活的睏頓。這種人文關懷的視角,使得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學術著作,成為瞭一部充滿思想深度和人文溫度的傑作。它促使我思考,在追求國傢強大的過程中,我們是否也應該更加關注個體的價值和尊嚴,是否應該努力構建一個更加公正、包容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評分初識《大國的興衰(下)》,便被其宏大的敘事和深刻的洞察所吸引。作者以一種近乎史詩般的筆觸,描繪瞭數個世紀以來世界格局的變遷,以及那些塑造瞭我們今天所處世界的重大事件。翻開書頁,仿佛置身於曆史的長河之中,見證著帝國的崛起與瓦解,文明的交融與碰撞。書中對於權力、財富、地緣政治以及技術革新在國傢興衰過程中的作用進行瞭細緻入微的剖析,邏輯嚴謹,論據充分。每一次閱讀,都能在閤上書本後,引發對當下世界秩序和未來走嚮的更深層思考。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曆史事件時的平衡視角,既不迴避國傢的過失,也不吝嗇對其成就的肯定,力求呈現一個更加立體和真實的“大國”群像。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曆史讀物,更是一份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智慧結晶,值得反復品讀,細細體會。那些關於國傢戰略、經濟模式、社會結構如何影響一個文明興衰的論述,無疑為我們理解當今世界麵臨的挑戰提供瞭寶貴的曆史鏡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