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电子信息)
定价:45.00元
作者:吴彦文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30231612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特点:
教学目标明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方法灵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先进,反映了电子信息学科的**发展;
教学模式完善,提供了配套的教学资源解决方案。
内容提要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移动通信的相关概念、关键技术以及一些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既包括二代的GSM和CDMA系统,又有过渡阶段的GPRS和CDMAlx系统,还包括三代的WCDMA、CDMA2000和TD-SCDMA系统。此外,还就移动通信的增值业务与应用做了的概述,后还介绍了四代系统LTE的发展。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力求结合当前我国移动通信的建设和近期发展进行编写,兼顾了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方向性,具有全面和深入的特点,是一本比较好的专业书籍。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可用作电子信息相关专业高年级的教科书以及从事移动通信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章移动通信概论
1.1移动通信的概念与意义
1.2移动通信的发展
1.2.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2.2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1.2.3移动通信不同侧面的发展
1.2.4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
1.3移动通信的基本特点
1.4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1.4.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4.2无绳电话与个人通信接入系统
1.4.3无线电寻呼系统
1.4.4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1.4.5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1.4.6平流层通信系统
1.4.7无线局域网
本章小结
实验与实践
拓展阅读
深度思考
第2章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2.1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2.1.1电波的传播方式
2.1.2直射波
2.1.3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2.1.4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2.1.5反射波
2.2移动信道的特征
2.2.1传播路径与信号衰落
2.2.2多普勒效应
2.2.3多径效应与瑞利衰落
2.2.4慢衰落特性和衰落储备
2.2.5多径时散与相关带宽
2.3陆地移动信道的场强估算与损耗
2.3.1地形、地物分类
2.3.2中等起伏地形上传播损耗的中值
2.3.3不规则地形上传播损耗的中值
2.3.4任意地形地区的传播损耗中值
2.3.5建筑物的穿透损耗以及其他传播特点
2.4蜂窝系统工作原理
2.4.1蜂窝概述
2.4.2频率复用
2.4.3多址方式
2.5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
2.5.1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2.5.2全国蜂窝系统的网络结构
2.5.3移动通信网的区域、号码、地址与识别
2.6无线环境下的噪声与干扰
2.6.1噪声
2.6.2电台本身产生的干扰
2.6.3组网产生的干扰
2.6.4其他干扰
本章小结
实验与实践
拓展阅读
深度思考
第3章关键技术
3.1语音编解码技术
3.1.1GSM语音编解码技术简介
3.1.2CDMA中的语音编解码技术简介
3.1.3AMR语音编码技术简介
3.2调制与解调技术
3.2.1四相移相键控调制
3.2.2π/4移位QPSK调制
3.2.3高斯小移频键控
3.2.4多进制正交振幅调制
3.3扩频通信
3.3.1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3.3.2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
第4章全球数字移动通信(GSM)系统
第5章码分多址移动通信(CDMA)系统
第6章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与演进
第7章TD-SCDMA系统
第8章移动增值业务系统
第9章LTE系统和LTE-Advanced系统
附录A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附录B常用英文缩写名称对照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对于我这个刚接触移动通信行业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本宝藏。我一直觉得移动通信是个非常高深莫测的领域,各种名词和缩写让人望而生畏,但《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打开了这扇大门。它从最基础的通信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比如功率控制、切换、多径传播等。我尤其对关于无线传播特性的讲解印象深刻,书中详细描述了信号衰落、多普勒效应等对无线通信的影响,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分集技术和均衡技术。此外,这本书还很好地介绍了不同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例如GSM的信道结构、WCDMA的扩频原理、LTE的OFDMA技术和LTE-Advanced的载波聚合等。每一章的内容都环环相扣,逻辑性极强,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而不是囫囵吞枣。
评分这本《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作为一名对移动通信领域充满好奇的学生,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被书中深入浅出的讲解所吸引。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堆砌,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剖析每一个技术背后的原理,比如蜂窝网络是如何实现无缝切换的,不同代移动通信(2G、3G、4G、5G)在速率、时延、连接数等方面的演进逻辑,以及各种多址技术(FDMA, TDMA, CDMA, OFDMA)的优劣和适用场景。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调的章节,虽然这些内容在其他教材里可能比较枯燥,但这本书用非常直观的比喻和图示,将复杂的数学模型变得容易理解,让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经过编码和调制,以及这些过程对通信质量的影响有多大。而且,书中还结合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从手机通信到物联网,再到车联网,让我看到了这些技术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发了我深入研究的兴趣。
评分这是一本非常扎实的学术著作,但又没有让人觉得过于艰涩。《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涵盖了移动通信的经典理论,还紧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认知无线电和软件定义无线电(SDR)的介绍,这代表了未来移动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书中详细解释了认知无线电如何通过感知环境来动态分配频谱资源,以及SDR如何通过软件来灵活配置无线通信系统,这让我对未来无线通信的智能化和灵活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书中对网络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也进行了详细阐述,这对于理解5G和未来网络架构至关重要。这些前沿技术的介绍,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份对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预言。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毕业,正在为找工作做准备的学生,我发现这本书为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战知识。《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不仅讲解了技术原理,还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算法描述和伪代码,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各种通信算法的实现过程。我特别喜欢关于网络规划和优化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业务需求和用户分布来选择合适的网络架构,以及如何通过各种优化手段来提升网络性能和覆盖范围。这些内容对于我未来从事网络工程师或者系统集成工程师的工作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还探讨了移动通信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趋势,这让我对整个行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能更好地把握职业发展方向。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兼具理论深度、技术广度和实践价值的优秀教材。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设计非常人性化,让我这个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瓶颈的读者感到很惊喜。我发现书中有很多“小贴士”和“思考题”,这些都是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拓展思路的绝佳工具。比如,在讲解MIMO技术时,书中不仅解释了其基本原理,还引导读者思考多天线数量对系统性能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空分复用策略来提升容量。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移动通信系统安全的章节,它详细讨论了身份认证、加密解密、密钥管理等关键安全机制,并且分析了各种攻击方式和防御策略。这对于我们理解如何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保护个人信息和通信安全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下一代移动通信(6G)的展望也让我充满了期待,虽然目前6G的技术细节还在探索中,但作者通过对现有技术趋势的分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图景,这无疑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和研究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