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书系—保守主义:一种审慎的政治哲学
定价:68.00元
售价:49.6元,便宜18.4元,折扣72
作者:杨明伟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068306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在本书中,作者杨明伟力图从政治哲学 意义上来理解和分析保守主义,其中章到第四章主要抽象、概括地分析 保守主义的内涵、特征、原则;保守主义的起源、演变与主要派别、类型; 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保守主义的基本政治思考。《保守主义:一种审慎的 政治哲学》在以章到第四章为铺垫和线索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和分析了保 守主义历史上有代表意义的重要的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家,试图通过这一章的 重点介绍和分析,让读者更加清楚明白地理解从章到第四章的保守主义 的抽象概括的理论。
章 保守主义的基本涵义
一、保守主义的含义
二、保守主义的基本特征
三、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保守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保守主义的形成
二、保守主义的主要派别
三、保守主义的主要类型
第三章 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对人性持比较悲观的态度
二、对社会持一种“有机体论”的观点
第四章 保守主义的主要政治理念
一、保守主义的国家观
二、保守主义的政体观
三、保守主义的制度观
四、保守主义的自由观
五、保守主义的秩序观
六、保守主义的民主观
七、保守主义的法治观
第五章 保守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一、亚里士多德:寻求和谐城邦
二、波利比:建立混合政体
三、休谟:悲观的人性
四、洛克:政治分权和有限
五、孟德斯鸠:法的精神与规则
六、柏克:自由与传统
七、斯宾塞:社会有机体
八、贡斯当:自由与宪政
九、托克维尔:社会与民主
十、汉密尔顿:人性之消极面与宪制
十一、欧克肖特:对政治理性主义的批判
十二、诺齐克:建立*弱意义的国家
十三、萨托利:回到自由民主
十四、熊彼特:竞争式民主
十五、帕雷托:精英主义
十六、哈耶克:自发的扩展秩序
十七、麦金太尔:回到传统美德
十八、亨廷顿: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
十九、波普:渐进的社会工程
二十、罗尔斯:正义原则优先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杨明伟,行政管理硕士生导师,MPA硕士生导师。辽宁《半岛晨报》时事评论专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员,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四川及重庆调研巡查员,四川省羌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中外政治思想、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与体制、人性与制度等问题。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7次。已出版专著《政治哲学》,已出版诗歌集《春山灵露》和《印月清荷》。
翻开任何一本严肃的政治哲学读物,我总会先寻找它对于“社群”和“个体权利”之间关系的处理方式。保守主义在这方面的立场往往比纯粹的自由主义更加强调前者的重要性,但这种强调是如何被哲学论证所支持的,却是一个技术性难题。我推测这本书会大量引用涉及社会责任、义务和“小共同体”的论述,试图建立一种有别于原子化个体理论的社会观。我希望作者能够对“正义”这个概念进行一次保守主义视角的重构,看看它是否更侧重于程序正义还是结果的正义,或者更偏向于一种基于历史累积的“应得性”。如果这本书能清晰地展现保守主义哲学如何在新兴的全球伦理或身份认同危机面前进行自我调适和辩护,那么它就不仅仅是回顾历史,而是真正参与到当下的思想竞争之中,这对我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评分读到这套书的书名,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种冷静、克制且结构严谨的学术风格。既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书系”的力作,想必它在方法论上一定采取了相当严谨的立场,不太可能流于空泛的口号式论述。我希望它能够超越党派政治的喧嚣,将保守主义提升到纯粹的哲学层面进行解构。例如,关于“自然法”与“历史法”的冲突与融合,或者保守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节制资本”主张与市场原教旨主义之间的细微差别,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一个优秀的政治哲学分析,应该能引导读者思考,保守主义所坚守的那些“壁垒”,在面对全球化、技术爆炸和身份政治的冲击时,是如何被侵蚀或自我强化的。如果作者能够辅以大量的经典文本互证,将保守主义的理论演变脉络梳理得井井有条,那这本书无疑会成为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不可或缺的一环。
评分我个人对那种试图建立宏大统一体系的哲学抱持着一种本能的疏离感,而“审慎”二字恰恰暗示了对这种全知全能叙事的拒绝。我设想,这本书可能重点讨论了“渐进式改革”和“有限政府”的理论基础。保守主义哲学之所以迷人,往往在于它强调的是“实践的智慧”而非“抽象的理性”。因此,我热切盼望作者能深入探讨“不确定性”在政治决策中的地位。换句话说,当社会面临重大选择时,保守主义哲学是如何指导政治家们在“该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之间划出那条细微的界限的?如果书中能结合具体的历史案例——比如英国的宪政演变或者美国联邦制的形成过程——来佐证其哲学论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辨析上,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将会大大提升,因为它将理论与现实的纠葛展现得淋漓尽致。
评分说实话,我对“保守主义”这个词汇的解读往往是复杂且充满矛盾的。它既可能代表着对既有秩序的僵化维护,也可能象征着对快速、盲目变革可能带来灾难的先知式警惕。因此,这本书如果能够做到“审慎的政治哲学”这个定位,就意味着它必须展现出极大的智识上的诚实。我期待看到对保守主义内部派系——比如社会保守主义、财政保守主义,乃至新右翼思潮——的清晰划分和批判性分析。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帮助读者分辨什么是真正植根于审慎原则的保守主义,什么是披着传统外衣的权宜之计,那它的贡献就非常巨大了。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思潮日益碎片化的背景下,如何从深层哲学中提炼出一种能够凝聚人心的政治智慧,是这本书必须回应的时代之问。
评分这本关于保守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书系,虽然我手头暂时还没有机会通读,但光是看到书名和它所处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书系”这个定位,就让人对其中蕴含的思辨深度充满了期待。我猜想,这本书必然会深入剖析保守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可能是从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批判,到现代对社群主义和有机社会观的重塑。这类严肃的学术著作,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能否清晰地勾勒出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激进变革思潮之间那种微妙而又本质的张力。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处理“审慎”这个关键词的——保守主义的审慎,究竟是源于对人类有限理性能力的深刻认识,还是对既有制度的路径依赖的维护?如果能看到对历史经验在政治决策中作用的细致考察,以及对传统智慧在应对当代挑战时的适用性分析,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梳理,而是具备了深刻的现实关怀。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超越简单标签化的视角,去理解那种基于“已知”而非“未知”的政治理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