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書係—保守主義:一種審慎的政治哲學 9787506830645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書係—保守主義:一種審慎的政治哲學 978750683064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明偉 著
圖書標籤:
  • 保守主義
  • 政治哲學
  • 西方哲學
  • 社會科學
  • 審慎
  • 自由主義批判
  • 傳統
  • 政治思想
  • 文化保守主義
  • 公共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廣影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書籍齣版社
ISBN:9787506830645
商品編碼:29623906565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5-09-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書係—保守主義:一種審慎的政治哲學

定價:68.00元

售價:49.6元,便宜18.4元,摺扣72

作者:楊明偉

齣版社:中國書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068306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在本書中,作者楊明偉力圖從政治哲學 意義上來理解和分析保守主義,其中章到第四章主要抽象、概括地分析 保守主義的內涵、特徵、原則;保守主義的起源、演變與主要派彆、類型; 保守主義的理論基礎;保守主義的基本政治思考。《保守主義:一種審慎的 政治哲學》在以章到第四章為鋪墊和綫索的基礎上重點介紹和分析瞭保 守主義曆史上有代錶意義的重要的保守主義政治哲學傢,試圖通過這一章的 重點介紹和分析,讓讀者更加清楚明白地理解從章到第四章的保守主義 的抽象概括的理論。

目錄

章 保守主義的基本涵義
一、保守主義的含義
二、保守主義的基本特徵
三、保守主義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保守主義的形成與發展
一、保守主義的形成
二、保守主義的主要派彆
三、保守主義的主要類型
第三章 保守主義的理論基礎
一、對人性持比較悲觀的態度
二、對社會持一種“有機體論”的觀點
第四章 保守主義的主要政治理念
一、保守主義的國傢觀
二、保守主義的政體觀
三、保守主義的製度觀
四、保守主義的自由觀
五、保守主義的秩序觀
六、保守主義的民主觀
七、保守主義的法治觀
第五章 保守主義的主要代錶人物
一、亞裏士多德:尋求和諧城邦
二、波利比:建立混閤政體
三、休謨:悲觀的人性
四、洛剋:政治分權和有限
五、孟德斯鳩:法的精神與規則
六、柏剋:自由與傳統
七、斯賓塞:社會有機體
八、貢斯當:自由與憲政
九、托剋維爾:社會與民主
十、漢密爾頓:人性之消極麵與憲製
十一、歐剋肖特:對政治理性主義的批判
十二、諾齊剋:建立*弱意義的國傢
十三、薩托利:迴到自由民主
十四、熊彼特:競爭式民主
十五、帕雷托:精英主義
十六、哈耶剋:自發的擴展秩序
十七、麥金太爾:迴到傳統美德
十八、亨廷頓:政治秩序和政治穩定
十九、波普:漸進的社會工程
二十、羅爾斯:正義原則優先性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楊明偉,行政管理碩士生導師,MPA碩士生導師。遼寜《半島晨報》時事評論專傢,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員,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理事,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四川及重慶調研巡查員,四川省羌學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中外政治思想、中外政治製度、比較與體製、人性與製度等問題。發錶學術論文40多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7次。已齣版專著《政治哲學》,已齣版詩歌集《春山靈露》和《印月清荷》。

文摘


序言



保守主義:一種審慎的政治哲學 引言 在人類文明的漫長河流中,政治思想的演進如同一幅波瀾壯闊的畫捲,其中,保守主義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邃的智慧,占據著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它並非僵化的守舊,亦非對進步的全然排斥,而是一種植根於曆史經驗、尊重傳統價值、強調審慎變革的政治哲學。本書《保守主義:一種審慎的政治哲學》旨在深入剖析保守主義的精髓,探討其核心理念、曆史淵源、理論發展及其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與挑戰。 第一部分:保守主義的根基與核心理念 保守主義的思想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對人類社會經驗的深刻反思和總結。它深深植根於對人性和社會現實的客觀認知,認為人並非全然理性的存在,而是受到情感、習慣、偏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因此,激進的、烏托邦式的社會改造往往容易走嚮失控和災難。 1. 尊重傳統與曆史經驗: 保守主義將傳統視為寶貴的智慧結晶,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社會秩序和價值體係。傳統不是束縛,而是指引,它提供瞭穩定的社會框架,維係著代際之間的聯係,並幫助我們規避重蹈覆轍的錯誤。這種尊重並非盲從,而是基於對曆史經驗的審慎評估,認識到傳統中蘊含的閤理性和生命力。 2. 有限政府與自由: 保守主義高度重視個人自由,但這種自由並非不受約束。它強調在法律和道德框架內的自由,認為政府的權力應當受到嚴格限製,以免侵犯個體的權利和自由。有限政府是保守主義的重要基石,它主張政府的主要職責在於維護秩序、保障安全、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務,而非過度乾預經濟和社會生活,以免扼殺活力和創新。 3. 漸進主義與審慎變革: 保守主義反對激進的、顛覆性的變革,傾嚮於通過漸進的方式進行社會改良。它認為,社會是一個復雜而精密的有機體,任何急劇的變動都可能帶來難以預料的負麵後果。因此,改革應當小心翼翼,審慎權衡,優先考慮維持社會穩定和既有秩序,並充分汲取過往經驗的教訓。 4. 經驗主義與實用主義: 保守主義更側重於通過經驗來認識世界,而非依賴抽象的理性推演。它強調實踐的重要性,認為理論應當服務於實際,並從中獲得驗證。這種經驗主義的傾嚮也體現在其對政策製定的態度上,傾嚮於選擇經過實踐檢驗、 proven to be effective 的方法。 5. 秩序與權威: 保守主義認為,一個穩定有序的社會是保障個人自由和繁榮發展的前提。為此,它強調維護社會秩序的必要性,並尊重閤法的權威。這種權威並非專製,而是基於社會契約、法律和傳統而形成的,旨在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 第二部分:保守主義的曆史演進與代錶人物 保守主義並非一成不變的思想體係,它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展現齣豐富的內涵和多樣的形態。 1. 保守主義的誕生與早期思想: 現代保守主義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埃德濛·柏剋(Edmund Burke)是公認的現代保守主義奠基人。他在《法國革命沉思錄》中,對法國大革命的激進主義進行瞭尖銳的批評,強調瞭傳統、習俗、宗教和漸進變革的重要性。他認為,社會的延續性是文明進步的基石,而革命則會摧毀一切,帶來混亂和野蠻。 2. 19世紀的保守主義: 19世紀,麵對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變革和自由主義的興起,保守主義在歐洲和美國都麵臨著新的挑戰。在英國,本傑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提齣瞭“兩極英國”的觀念,試圖彌閤貧富差距,強調國傢責任。在美國,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等早期政治傢也錶現齣保守主義的傾嚮,強調製衡、法治和對激進民主的警惕。 3. 20世紀的保守主義: 20世紀,保守主義在應對兩次世界大戰、冷戰、福利國傢的擴張等方麵,進行瞭深刻的自我調整和發展。邁剋爾·奧剋肖特(Michael Oakeshott)是20世紀重要的保守主義思想傢,他區分瞭“理性主義政治”和“傳統政治”,強調瞭知識的實踐性和情境性,並對“空想的政治”進行瞭批判。弗裏德裏希·哈耶剋(Friedrich Hayek)則在經濟領域,對社會主義和中央計劃經濟進行瞭深刻的批判,強調瞭自由市場和個人自由的重要性。 4. 當代保守主義的多元麵貌: 進入21世紀,保守主義在全球範圍內呈現齣多元化的特徵。在美國,新保守主義(Neoconservatism)強調美國在全球的領導作用,提倡乾預主義的外交政策。在歐洲,社會保守主義(Social Conservatism)則更加關注傢庭、宗教和文化傳統。同時,也有許多經濟自由主義者(Economic Liberalism)在思想上與保守主義有交集,他們強調自由市場和減稅。 第三部分:保守主義的理論挑戰與當代意義 盡管保守主義擁有深厚的思想根基和悠久的曆史傳統,但在快速變化的當代社會,它也麵臨著諸多挑戰。 1. 如何迴應社會不公與貧富差距: 隨著全球化和技術進步,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不公問題日益突齣。保守主義傳統的強調市場效率和自由放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劇這些問題。如何在堅持自由市場原則的同時,有效解決社會不公,是當代保守主義麵臨的重要課題。 2. 如何平衡傳統與進步: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科技、文化、價值觀都在不斷變化。保守主義如何在尊重傳統的同時,擁抱必要的社會進步,避免走嚮僵化和保守,是一個需要審慎權衡的問題。 3. 如何應對全球化與民族國傢: 全球化的浪潮對民族國傢的邊界和主權提齣瞭挑戰。保守主義曆來強調國傢的主權和民族認同,在麵對全球性問題時,如何找到平衡點,既維護國傢利益,又能應對全球挑戰,是其重要的理論議題。 4. 如何理解和應用“審慎”: “審慎”是保守主義的核心品質,但在實踐中,如何界定和應用“審慎”的標準,避免將其淪為改革的藉口,或者成為安於現狀的托詞,需要深刻的思考和實踐的檢驗。 結論 《保守主義:一種審慎的政治哲學》並非要為任何政治立場提供站隊指南,而是緻力於以一種客觀、深入的態度,去理解和闡釋保守主義這一重要的政治哲學思想。它鼓勵讀者超越標簽化的認知,去審視保守主義背後的邏輯、價值和智慧。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保守主義所強調的對曆史經驗的尊重、對秩序的珍視、對自由的審慎追求,以及對漸進變革的強調,仍然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理解保守主義,不僅是對一種政治哲學的學習,更是對人類社會演進規律的深入探求,是對如何在變動中尋找穩定,在傳承中實現發展的永恒命題的思考。本書期望通過梳理保守主義的思想脈絡,解析其核心要義,並探討其在當代語境下的可能性與局限性,為讀者提供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知框架。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到這套書的書名,我的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種冷靜、剋製且結構嚴謹的學術風格。既然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書係”的力作,想必它在方法論上一定采取瞭相當嚴謹的立場,不太可能流於空泛的口號式論述。我希望它能夠超越黨派政治的喧囂,將保守主義提升到純粹的哲學層麵進行解構。例如,關於“自然法”與“曆史法”的衝突與融閤,或者保守主義在經濟領域的“節製資本”主張與市場原教旨主義之間的細微差彆,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一個優秀的政治哲學分析,應該能引導讀者思考,保守主義所堅守的那些“壁壘”,在麵對全球化、技術爆炸和身份政治的衝擊時,是如何被侵蝕或自我強化的。如果作者能夠輔以大量的經典文本互證,將保守主義的理論演變脈絡梳理得井井有條,那這本書無疑會成為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不可或缺的一環。

評分

說實話,我對“保守主義”這個詞匯的解讀往往是復雜且充滿矛盾的。它既可能代錶著對既有秩序的僵化維護,也可能象徵著對快速、盲目變革可能帶來災難的先知式警惕。因此,這本書如果能夠做到“審慎的政治哲學”這個定位,就意味著它必須展現齣極大的智識上的誠實。我期待看到對保守主義內部派係——比如社會保守主義、財政保守主義,乃至新右翼思潮——的清晰劃分和批判性分析。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個清晰的分析框架,幫助讀者分辨什麼是真正植根於審慎原則的保守主義,什麼是披著傳統外衣的權宜之計,那它的貢獻就非常巨大瞭。特彆是在當代社會思潮日益碎片化的背景下,如何從深層哲學中提煉齣一種能夠凝聚人心的政治智慧,是這本書必須迴應的時代之問。

評分

翻開任何一本嚴肅的政治哲學讀物,我總會先尋找它對於“社群”和“個體權利”之間關係的處理方式。保守主義在這方麵的立場往往比純粹的自由主義更加強調前者的重要性,但這種強調是如何被哲學論證所支持的,卻是一個技術性難題。我推測這本書會大量引用涉及社會責任、義務和“小共同體”的論述,試圖建立一種有彆於原子化個體理論的社會觀。我希望作者能夠對“正義”這個概念進行一次保守主義視角的重構,看看它是否更側重於程序正義還是結果的正義,或者更偏嚮於一種基於曆史纍積的“應得性”。如果這本書能清晰地展現保守主義哲學如何在新興的全球倫理或身份認同危機麵前進行自我調適和辯護,那麼它就不僅僅是迴顧曆史,而是真正參與到當下的思想競爭之中,這對我來說,纔是最有價值的閱讀體驗。

評分

我個人對那種試圖建立宏大統一體係的哲學抱持著一種本能的疏離感,而“審慎”二字恰恰暗示瞭對這種全知全能敘事的拒絕。我設想,這本書可能重點討論瞭“漸進式改革”和“有限政府”的理論基礎。保守主義哲學之所以迷人,往往在於它強調的是“實踐的智慧”而非“抽象的理性”。因此,我熱切盼望作者能深入探討“不確定性”在政治決策中的地位。換句話說,當社會麵臨重大選擇時,保守主義哲學是如何指導政治傢們在“該做什麼”和“可以做什麼”之間劃齣那條細微的界限的?如果書中能結閤具體的曆史案例——比如英國的憲政演變或者美國聯邦製的形成過程——來佐證其哲學論斷,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概念辨析上,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將會大大提升,因為它將理論與現實的糾葛展現得淋灕盡緻。

評分

這本關於保守主義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書係,雖然我手頭暫時還沒有機會通讀,但光是看到書名和它所處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書係”這個定位,就讓人對其中蘊含的思辨深度充滿瞭期待。我猜想,這本書必然會深入剖析保守主義思想的源頭活水,可能是從柏剋對法國大革命的批判,到現代對社群主義和有機社會觀的重塑。這類嚴肅的學術著作,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能否清晰地勾勒齣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激進變革思潮之間那種微妙而又本質的張力。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審慎”這個關鍵詞的——保守主義的審慎,究竟是源於對人類有限理性能力的深刻認識,還是對既有製度的路徑依賴的維護?如果能看到對曆史經驗在政治決策中作用的細緻考察,以及對傳統智慧在應對當代挑戰時的適用性分析,那這本書的價值就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梳理,而是具備瞭深刻的現實關懷。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種超越簡單標簽化的視角,去理解那種基於“已知”而非“未知”的政治理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