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汉语熟语小词典
定价:14.80元
售价:10.8元,便宜4.0元,折扣72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辞书研究中心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1072219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汉语中的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传承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际的重要工具。为了帮助外国学生正确地学习汉语熟语、运用汉语熟语,人民教育出版社辞书研究中心专门组织专家编写了这部《汉语熟语小词典》。本词典也可供国内具有初、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学习使用。
本词典收录了常见的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1300余条,涵盖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国内主要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语汇。
本词典规范、实用。条目、注音、释义与例句的编写完全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释义力求准确简明,让人明白易懂,并不盲目追求内容的多而全。例句力求浅显,方便读者的理解与掌握。
本词典配有精美插图近百幅。
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想系统梳理一下那些似是而非、用时容易卡壳的熟语。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为我这种“半吊子”学习者量身定做的。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成语,而是采用了结构化的解析方式。首先是标准的四字结构呈现,接着是清晰的拼音标注,但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每个熟语的“语境适用性”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比如,它会明确指出某个熟语在现代书面语和日常口语中的使用侧重,甚至会区分出哪些是带有褒义色彩,哪些需要谨慎使用的贬义或中性词。这一点对于非母语者或者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避雷神器。我试着用它查了几个我经常混淆的表达,发现它的解释不仅精准,而且深入浅出,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比如对一个双关性很强的熟语,它能分别拆解出字面意思和引申义,让人恍然大悟,真正理解了古人在表达时的精妙之处。这种深入骨髓的讲解,远超出了我预期的“小词典”的定位。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查阅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本“文化随笔集”。在阅读那些经典的熟语解析时,我发现编者时不时地会穿插一些简短的“文化背景小贴士”或者“历史典故速览”。这些内容不是主干,而是非常巧妙地镶嵌在释义的侧边栏或者脚注里。例如,在解释一个与古代官场相关的成语时,会简要提及当时的官制背景;解释一个涉及天文地理的成语时,会简单科普一下古人对星象的认知。这些零散但极具价值的“文化碎片”,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这些词汇诞生的环境的理解。它不再是干巴巴的定义集合,而是有血有肉的语言历史切片。读完一个词,你不仅知道“怎么用”,更能体会到“为什么会这样用”,这种深层次的认知提升,是我在其他一些更偏重于“量大”的词典中很少获得的体验。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对细节要求很高的人,尤其是对于工具书的校对质量。之前用过一些同类词典,经常会遇到错别字或者释义自相矛盾的情况,非常影响阅读体验和学习的准确性。然而,在这本《汉语熟语小词典》中,我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印刷错误或是内容逻辑上的瑕疵。字体选用的是清晰易读的宋体(或者类似字体),字号大小适中,即便是光线不太好的环境下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而且,我注意到它在处理一些有争议性或多重来源的熟语时,通常会选择最主流或最被广泛接受的解释,并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严谨的态度,让读者可以完全信赖书中的内容,可以放心地将它作为日常学习和写作的“定海神针”,而不是需要时刻警惕其中错误的“定时炸弹”。这套书的质量把控,体现了出版方对知识尊重和对读者负责的态度。
评分这本《汉语熟语小词典》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质量非常扎实。封面采用了比较经典的米黄色调,配上醒目的红色标题,既有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审美的简洁。纸张的选择也很考究,不是那种廉价的、一摸就掉色的纸张,而是带有一定纹理的、触感舒适的印刷用纸,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刺眼。装订方面,我特别留意了,翻开书本时,书脊的弯曲度非常自然,说明锁线工艺做得相当到位,即便是经常需要大幅度摊开查阅,也不用担心书页脱落的问题。而且,这本书的开本拿在手上非常合适,不大不小,既方便携带,又保证了版面的舒展度,排版上的留白做得恰到好处,使得每一个词条的释义都有足够的呼吸空间,阅读起来一点都不拥挤。光是看着它放在书架上,就觉得增添了一份书卷气,绝对是一款值得收藏的工具书。那种实体书的质感,是电子屏幕永远无法替代的体验,每一次翻动,都能感受到文字的重量和知识的沉淀。
评分作为一名语文爱好者,我对词典的检索效率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本《汉语熟语小词典》在索引和检索设计上做到了极致的便捷。我原本担心,收录了大量熟语,查起来会不会像大海捞针。但事实是,它的主要检索方式非常清晰,提供了多种途径。除了最基础的按拼音首字母排序之外,它还特别设置了一个“部首索引”,这对习惯了传统字典查阅方式的老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绝的是,它似乎还考虑到了用户在回忆时不确定具体词语的场景,在某些高频词条的附近,还会进行相关的联想推荐,比如查询“画蛇添足”时,旁边可能会提示“多此一举”,虽然不是直接的关联词条,但这种布局大大提高了查找的连贯性和效率。我测试了好几次,从拿到书本到定位到目标词条,耗时都非常短,这说明编者在用户体验上是下足了功夫的,完全符合工具书“快、准、稳”的特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