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韩子》品读 绘图本(中国传统文化品读书系)
定价:32.00元
作者:马世年著 伏应科 绘图
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490054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该书选取《韩子》一书中**有故事性、可读性的片段,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其重新解读,并于篇末引出发人深省的道理,让读者在沉浸于故事的同时有所思考。书中将韩所倡导的为人、为政、、处世等的方法与现实社会相联系,用大量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来表达作者想传达的思想,让人们在闲暇之余,能更深刻地体会韩子的思想,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对自己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韩的文章犀利峭拔、冷峻深邃,构思精巧、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本书运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形象化地体现韩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品读此书,更让人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是在真理失声的世界,一个人也要对自己所坚持的理想,心存光明,执着向前!
内容提要
★春秋战国之交,由于社会制度的剧烈变革,中国文化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权的更替与人的能动性在各个领域里的彰显,使殷商、西周以来的天命神权思想在社会的剧变中逐渐失去了往日崇高的地位,由史官总结历代兴亡而服务于现实政治的历史理性思想逐步显现其光芒。各诸侯国统治者为其宗国计,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外,还特别注重延揽各类人才参与治国。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诸子家思想空前活跃,大师层出不穷,经典由此产生。他们从不同的路径、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探索解决社会、政治、人生等各种现实问题的方法,又以创立私学和奔走游说的方式传播自己的学说主张。他们互相辩难,又互相吸收,在碰撞和激荡中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观——家争鸣。家争鸣的学术思想格局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化在先秦时期的走向与格局,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之后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人,塑造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为重要的是,先秦诸子的智慧虽经历两多年,但其内在价值的影响至今仍在持续,其影响的空间范围甚至了国界而达于四面八方。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典,经典历经时间的淘洗与汰选,其核心思想都具有恒久性和普世性,是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赖以取资和借鉴的思想、智慧的源泉。儒家学派的《论语》《孟子》《荀子》,道家学派的《》《庄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子》等诸子经典,都曾就宇宙本源、社会政治、人生命运等发表了令人警惕和发人深省的宏论,这些议论大多都能针对某一问题提出令人信服的观点。这些正是先秦诸子成为经典的内在原因。
★生活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公共性在各个领域里的泛滥,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被以技术装过的文化霸权主义裹挟着,言不由衷地向“齐一化”迈进。如果这种趋势成为一种空见惯的心理定势,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心理上的奴性,那么文化多样性的消解会像生物多样性的逐步消解那样变成血淋淋的现实!因为,文化抵抗是阻止悲剧发生的手段。历史检验表明,经典的传承是完成文化抵抗的有效的途径,而文化抵抗又不仅仅是社会精英的责任,而是每一个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个体的责任。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决定着社会向何处去的文化自身,应当具备回溯性、同构性与前瞻性,这样文化才具备价值和道德导向的社会功能。换句话说,我们要建设有活力的社会文化,就必须向传统文化借智慧、引思想。先秦诸子正是那种汇集着我们今天可资借鉴和可资汲取的智慧与思想的经典。“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积金两,不如明解经书”“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这些朴素的道理都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阅读经典的重要性。
★传媒时代的到来使文化的普及推广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仅仅依靠政治与个体自发的文化传播格局,出版机构不仅成为联结作者、市场、读者的纽带,而且也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我社依托高校,面向社会,以弘扬和普及传统文化为己任,组织编写出版“中国传统文化品读书系”,其用意不可谓不深,其视野不可谓不广。我们勇于承担时代责任的决心也希望得到读者的认可!作为组织者和编写者,大家本着对传统文化的一份至诚,认真谨慎地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内心感悟呈现给读者,希望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与读者分享遨游书海的快乐!开卷有益,益在神交古圣先贤;读书有得,得在心悟名言至理。愿我们都牢记数典忘祖的教训,做一个真正了解传统并且活在民族文化氛围中的中国人。
目录
★壹 为政篇
和氏璧
赏罚的艺术(一)
赏罚的艺术(二)
子反醉酒
师旷鼓琴
美女、人才,各取所爱
颜涿聚强谏
齐桓公之死
弥子瑕之宠
春申君为妾杀子
齐庄公好色丢命
纣为象箸
张谴
河伯的故事
竖牛
法治的力量
“慈惠”
厚葬之风当刹
明察秋毫
赵襄子用人
事必躬亲
师旷论治国
吴起休妻
★贰 学理篇
口吃的另一面
心不在“马”
滥竽充数
伯乐相马
杀猪教子
郢书燕说
买椟还珠
王寿焚书
老马识途
画鬼易画犬马难
虞庆造屋
自相矛盾
郑人买履
守株待兔
鲁人眼中的商机
聪明的兹郑
★叁 人物篇
韩之死
韩与
子皋为狱吏
阳虎侍赵
春秋五霸之齐桓公
一代名相子产
郁闷的宋襄公
晏婴与齐景公
春秋五霸之晋文公
少室周知贤而让
恪守承诺魏文侯
《韩子》中的孔子
西门豹治邺
赵武举贤
春秋相管仲
春秋五霸之秦穆公
孔门十哲之子夏
纵横家陈轸
舜耕历山
申子辟舍请罪
★肆 处世篇
楚灵王囚宋太子
隔墙有“贼”
有用与无用
知足者常乐
子罕不受玉
目不见睫
“装傻”的智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防患未然
以利相交
真假宝鼎
诚信的价值
厨师请罪
楚太子抢占先机
墨子造木鸢
三年画一策
无用的葫芦
文王系袜带
公仪休辞不受鱼
★伍 谋略篇
唇亡齿寒
郑武公伐胡
勾践洗马
兔死狗烹
一鸣惊人
文王赠玉版
汤王伐桀
身兼两职
等待时机
谁是领导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智伯伐仇由
海大鱼
李悝巧练兵
美女蛇
反间计
巧用庸才破敌国
齐威王立后
晏婴智劝齐景公
内容大于形式
★陆 杂篇
三人成虎
中饱私囊
进退维谷
利害为本
不死之
普天之下,皆为王土
仁爱之心
杨布击狗
三虱争讼
夫妻祈祷
费无极借刀
宓子贱治单父
狗猛酒酸
卫人嫁女
窃金不止
棘刺母猴
白马马
尘饭涂羹
侏儒梦灶
离群必危
有的放矢
造父驾车
王子犯法
醉酒亡衣
作者介绍
马世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先秦诸子散文研究”负责人。出版专著有:《〈韩子〉的成书及其文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历代赋评注先秦卷》(合著,巴蜀书社2010年);《〈新序〉译注》(中华书局2013年)。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韩非子的思想,特别是他关于权谋和治国方略的论述,充满了好奇。但坦白说,原著确实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大量的注释和解读才能勉强理解。所以,当我看到这本《韩子》品读 绘图本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终于有救了!”。从书名上的“绘图本”三个字,我就能感受到它试图用一种更直观、更形象的方式来呈现韩非子的思想。我非常期待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比如“势”和“术”是如何通过画面来具象化的。是运用中国传统的人物造型和场景描绘,还是会结合一些现代设计的元素?我猜想,那些关于君臣博弈、权术斗争的论述,在配上精美的插图后,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甚至带有一些戏剧化的张力,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仿佛置身于那个战国时代的政治舞台。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品读书系”的一员,它在整体的文化韵味上也应该有所保障。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结合,而是能够通过插画,更深层次地挖掘韩非子思想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让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其中的智慧。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很多经典著作都像是一座座高耸的山峰,遥不可及。虽然心向往之,但往往因为文言的艰涩和思想的深邃而望而却步。这套“中国传统文化品读书系”的出现,无疑为我们这些“攀登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辅助工具。尤其是我最近关注的《韩子》这本书,之前尝试阅读过一些相关的解读,但总感觉隔靴搔痒,难以真正领会其精髓。而这本绘图本,仅仅从书名和系列定位上,就给我一种“化繁为简”的期待。我设想,那些复杂的政治哲学理论,通过精心绘制的插图,是否能变得更加直观?例如,韩非子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概念,在图画中会如何呈现?是庄严的法庭场景,还是象征性的图腾?又或者,他对君臣关系的论述,是否会用生动的寓言故事配以插画来展现?我希望它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引导我一步步走进韩非子那个充满智慧和策略的世界。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阅读方式相结合的可能性,也让我对学习古老智慧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采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风格,色彩淡雅却又不失意境,仿佛能看到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很好,印刷清晰,字迹舒朗,阅读体验的仪式感瞬间就被拉满了。我一直对先秦诸子的思想很感兴趣,但往往那些古籍读起来比较晦涩,而这套“中国传统文化品读书系”的绘图本,顾名思义,应该在理解上会更具优势。我尤其期待它在“韩子”这位思想家身上是如何运用绘图来辅助阐释的。是怎样的插画风格?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能否将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通过图像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比如,韩非子著名的“君主之术”或者“法、术、势”的理论,用图像来展现,会是什么样的奇妙效果?是抽象的符号,还是具象的场景?这让我对翻开第一页充满了好奇,仿佛要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智慧之旅。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都透露着一种“走心”,光是这些细节就让人觉得物有所值,迫不及待想要深入其中,去感受那份来自古代的智慧光芒,用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这位法家集大成者的思想精髓。
评分我一直认为,优秀的读物不仅仅在于其内容的深度,还在于它如何能够有效地将知识传递给读者。这本《韩子》品读 绘图本,从书名上就传递了一种“易于亲近”的信号。我理解的“绘图本”,意味着它不只是文字的堆砌,而是会用视觉化的语言来辅助理解。例如,在解读韩非子那些关于君主统治、臣子进谏的策略时,我期待看到一些生动的场景描绘,或许是宫廷的对话,或许是政治博弈的瞬间,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那些原本只存在于文字中的权力游戏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风险。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品读书系”的标签,也让我对它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格调充满了信心。我猜想,它在插画风格上,可能会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例如工笔或写意,用以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从而加深读者对韩非子所处时代背景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韩非子思想的书,更是一次关于中华传统智慧的视觉化探索,让人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场视觉的盛宴。
评分市面上关于先秦诸子解读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够做到既深入浅出又不失原著精神的,却屈指可数。这本《韩子》品读 绘图本,给我的第一印象就相当不错,它采用了“绘图本”的形式,这让我立刻联想到,它或许能够通过视觉化的语言,大大降低理解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像韩非子这样以逻辑严谨、思想深刻著称的思想家。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有一些精美的古代人物形象,描绘韩非子本人,以及他论述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历史人物或场景,用以增强代入感。同时,对于那些关于法、术、势的抽象概念,我非常好奇它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呈现,或许是借助一些象征性的图案,或者是巧妙的比喻式插画,来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这些概念的直观认识。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品读书系”这个定位,也让我对它的整体品质有所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对韩非子思想的表面解读,而是能够融入更广泛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让读者在品读韩非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绘图本,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值得尝试的阅读方式,它能够让古老的智慧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当代读者面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