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幸福婚姻与性1950年诺贝尔奖获奖作品
定价:48.00元
作者:Bertrand Russell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080806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950年,罗素凭《幸福婚姻与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罗素以他一贯清新、睿智、流畅、简单的语言,考察了个体、家庭和社会对婚姻与性的观点,他的洞察力改变了社会对幸福婚姻和性的看法,从而使其成为一部长盛不衰的经典。
内容提要
《幸福婚姻与性》以时间为纵轴,以西方社会为主线,从大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人类的婚姻和性的问题。
《幸福婚姻与性》循循善诱,条理分明,娓娓道来,让读者耳目一新,同时又能引人深思,给复杂的人生指出了方向:在性和婚姻方面以及更宏观的社会的道德方面,当今的每个现代人该怎么做,才能达致幸福的彼岸?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标题,《幸福婚姻与性》,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1950年,那是一个什么年代?战后重建,社会思潮涌动,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一定与现在大不相同。作为一本“诺贝尔奖获奖作品”,它无疑承载了那个时代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我很好奇,在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作者是如何处理“性”这个话题的?是旁敲侧击,还是直抒胸臆?它是否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在性方面的压抑和渴望?又或者,它是否揭示了当时人们对婚姻的理解,是否仅仅是责任和传承,还是已经有了对个人情感满足的追求?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夫妻之间如何沟通、如何处理矛盾、以及如何维持情感连接的实用性建议,即使这些建议是基于那个时代的背景。也许,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了解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是如何努力去追求“幸福婚姻”的,而“幸福”的定义本身,又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研究课题。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单单是“幸福婚姻与性”,就充满了某种时代印记和历史厚重感。1950年,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二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人们在重建家园的同时,也在重新审视个体和家庭的意义。在这个背景下,探讨“幸福婚姻”和“性”,无疑触及了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最复杂的情感。我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年代的电影画面,那些穿着得体的男女,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他们对家庭的期待,与现在一定有天壤之别。这本书是否提供了一种理解那个时代人们情感世界的钥匙?它会不会揭示出,在物质相对匮乏但精神追求却可能更为纯粹的年代,人们是如何经营婚姻,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性”的满足与“幸福”的联结?我特别好奇,它会不会对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婚姻模式进行分析,比如“包办婚姻”、“门当户对”等概念在婚姻幸福度中的作用?又或者,它会不会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比如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对婚姻和性观念的影响进行阐述?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就在于它能提供一个历史的参照系,让我们站在当下,回望过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婚姻和性的永恒议题。
评分《幸福婚姻与性》这个书名,带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加上“1950年诺贝尔奖获奖作品”的标签,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总觉得,那个年代的作品,即便探讨的是相对私密的个人情感,也往往带着一种更为宏大和深刻的社会关怀。我猜测,这本书很可能不仅仅是关于夫妻间的日常琐事,或者单方面的性爱技巧。它或许是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下,审视婚姻制度本身,以及性在婚姻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1950年,世界格局正在重塑,人们的价值观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冲击与调整。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去定义“幸福婚姻”的?它是否包含了经济稳定、社会地位,还是更侧重于精神契合与情感共鸣?而“性”,在这个作者的笔下,又被赋予了怎样的意义?是繁衍后代的工具,还是维系夫妻感情的纽带,抑或是个人情感表达的出口?我希望能从书中,看到那个时代人们对亲密关系的一种独特理解,一种可能与我们现在截然不同的生活哲学。
评分读到“1950年诺贝尔奖获奖作品”这几个字,我的思绪便被拉向了那个遥远的年代。诺贝尔奖,尤其是文学奖,往往是对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深刻洞察。而《幸福婚姻与性》这个主题,在1950年,绝对算得上是具有一定前沿性的。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极具远见卓识的思想家。他/她可能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家,更是一位敏锐的观察者,能够洞察社会变迁中的个体情感需求。在那个时代,人们对婚姻的期待,对性的看法,可能受到了历史、文化、宗教以及社会习俗的诸多影响。这本书会不会试图打破当时的某种沉默,或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长期以来被压抑或被简单化的议题?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个体在婚姻和性关系中的心理活动描写,比如当时的男性和女性在性方面的渴望、困惑、以及如何寻求满足。又或者,书中会探讨社会规范是如何塑造人们的婚姻观和性观念的。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听到一个世纪前人们对幸福婚姻和性关系的思考,从中获得启发。
评分这本《幸福婚姻与性》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复古的色调和字体,让人一下子联想到那个年代的氛围。我一直对20世纪中期的社会思潮和人们的情感生活很感兴趣,尤其是婚姻这个话题。在那个时代,婚姻的定义和维系方式与现在相比,肯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独特之处。我很好奇,一本被誉为“1950年诺贝尔奖获奖作品”的书,究竟是如何触及“幸福婚姻与性”这样深刻的主题的?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一向严谨,能够获得此项殊荣,想必这本书在理论深度、人文关怀或是社会洞察力上都有着非凡的建树。而且,它敢于直面“性”这个在当时相对禁忌的领域,这本身就极具勇气和前瞻性。我猜测,书中可能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会融入大量的案例分析、心理学洞察,甚至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观察。也许它能帮助我理解,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人们是如何看待和实践婚姻中的亲密关系的,以及“幸福”的定义在不同年代的演变。光是想象一下,就能勾起我无限的阅读兴趣,期待能从中汲取一些关于理解人际关系和情感维系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