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文化發展論叢:2014:2014:中國捲:China | 作者 | 周海春 |
| 定價 | 98.00元 | 齣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 ISBN | 9787509768808 | 齣版日期 | 2014-1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文化發展論叢(2014):中國捲》以“中國價值觀”為主題,對中國傳統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瞭探討。書中對我國價值觀領域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瞭探討和澄清;對我國古代文化典籍中的一些重要內容對當代的啓示和價值進行瞭分析;探討瞭我國當前社會中存在的一些突齣的文化問題;探討瞭我國儒傢文化、儒傢德性精神對當代社會的適應性及阻礙作用;等等。 |
| 作者簡介 | |
| 周海春,男,1970年9月齣生,漢族,內濛古紮蘭屯市人。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暨高等人文研究院。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後,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文化史、倫理學。1990-1994年就讀於內濛古大學哲學係並獲學士學位。1994-2000年任教於內濛古師範大學馬列部。1997-2000年於內濛古大學馬列部攻讀碩士研究生並獲法學碩士學位。2000-2003年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攻讀博士學位並獲得哲學博士。2003-至今工作於湖北大學哲學學院。主要社會有湖北省倫理學會副秘書長,《哲學年鑒》特約編輯、《價值論與倫理學研究》編輯部主任。。//徐瑾,湖北大學哲學學院高等人文研究院。 |
| 目錄 | |
| 理論前沿 '五倫''三綱'分梳【馮天瑜】 論當代中國價值觀【江暢】 論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諸價值及其內在秩序【劉進田】 時代精神與核心價值觀的辨析凝練【賀祥林魯寒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係統的要素和結構探析【楊業華程亞琴】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的馬剋思價值觀探微【張麗君】 馬剋思主義價值觀的當代中國認知【塗用凱楊菁】 專題論壇 論先秦道傢對經營之道的啓迪【宋誌明】 道學智慧及其現代價值【吳成國】 《國語》德福平衡的價值觀【周海春】 淺談《楞嚴經》四種清淨明晦的倫理價值【徐瑾關雲波】 問題探討 試論當代中國價值觀中的睏境與齣路--從'山寨現象普遍化'談起【徐弢】 網絡新媒體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構【劉柯蘭】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群體文化路徑解析【王景雲】 文化産品的生産與主流價值文化的建構【陳俊柳丹飛】 挑戰與危機:高校德育的文化境遇 --以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傢園為背景【黃平】 從'和諧鄂西'論品牌文化建設需要處理的三個關係【周大華】 湖北工業文化遺産的現狀及保護利用【嚴雄飛唐姍姍】 論環境道德突齣的崇高性【陳翠芳】 中國社會環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楊海軍】 生態倫理學的'人性'之思【蔡紫薇】 學術爭鳴 正確義利觀:閤外內之道【王澤應】 傳統儒傢倫理是否為國民劣根性的淵藪 --試論鄧曉芒先生對傳統儒傢倫理的誤讀【姚纔剛王倩】 情感與存在:儒傢德性精神現代振興的方法論奠基【方德誌】 走齣德性的荒野【周濤】 比較研究 從中西傳統哲學的本體價值看中西傳統哲學認識論的差異【強以華】 宗教信仰的道德形而上學解構:康德宗教思想探析【張傳有徐瑾】 論德勒茲符號思想錶達機製對中國傳統價值文化的藉鑒意義【張能】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理解中國文化發展脈絡的窗口。在閱讀過程中,我被書中對中國文化在不同曆史時期所經曆的挑戰與機遇的深入剖析所吸引。作者們並沒有迴避中國文化發展過程中齣現的矛盾和問題,反而以一種直麵現實的態度,對這些問題進行瞭深刻的探討。我注意到書中對一些具體文化現象的分析,例如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以及如何在新媒體時代重塑傳統媒體的文化影響力等,都提供瞭富有洞見的解讀。這讓我意識到,文化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充滿挑戰、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的過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梳理瞭中國文化的過去,更對當下中國文化的發展狀況進行瞭深刻的反思,並對未來的發展方嚮提齣瞭建設性的思考。我從中學習到,理解一個國傢的文化,不僅僅要看其輝煌的成就,更要關注其在發展過程中所付齣的努力和所麵臨的挑戰,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中國文化的生命力在於其不斷創新和適應時代的能力。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預想過它會如此深入人心。我原以為這會是一本相對枯燥的學術專著,充斥著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時,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作者們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也注重語言的錶達和邏輯的清晰,使得即使是文化研究領域的非專業人士,也能夠相對輕鬆地理解其核心觀點。書中對中國文化發展進程中的一些關鍵性轉摺點的分析,例如改革開放以來文化政策的演變,以及市場經濟對文化産業的影響,都寫得鞭闢入裏,讓我對這些曆史事件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尤其贊賞作者們在探討文化發展問題時,所展現齣的曆史的厚重感和現實的關照度。他們能夠將曆史的經驗與當下的挑戰相結閤,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藉鑒和思考。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是一次關於中國文化自我認知和自我發展的深刻反思,它讓我對“中國文化”這一概念有瞭更加豐富和立體的認識,也讓我對未來中國文化的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給我帶來瞭很多意想不到的啓發,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審視瞭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作者們並沒有刻意去強調某個單一的文化範式,而是以一種更加開放和包容的態度,探討瞭中國文化在與全球文化互動中發生的復雜變化。我特彆注意到書中對“文化自信”這一概念的多角度解讀,以及不同學者是如何從曆史、現實和未來等多個維度來構建和論證這一議題的。這讓我意識到,文化自信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一個需要不斷被理解、被構建、被實踐的動態過程。同時,書中對於中國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其獨特性,並積極參與到世界文化交流中的論述,也讓我深受觸動。我開始思考,在日益同質化的全球文化浪潮中,我們該如何堅守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又能以開放的心態吸收藉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創造齣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也能夠被世界理解和接受的文化。這種平衡與融閤的智慧,正是這本書所要傳達的重要信息之一。
評分收到這本《文化發展論叢:2014:中國捲》之後,我確實是抱著非常大的期待去翻閱的。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足夠吸引人,它預示著一場關於中國文化發展脈絡的深度梳理和前沿探討。拿到手時,厚重的紙張和精美的裝幀便讓人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學術分量,這讓我更加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尤其是我對中國近些年來在文化領域所經曆的深刻變革和快速發展深感興趣,這本書恰好抓住瞭這個時間節點,這使得它具有瞭非凡的時代意義。我一直在尋找能夠係統性地解釋當下中國文化現象背後邏輯的讀物,特彆是那些能夠跳脫齣單一視角,從更宏觀、更具曆史縱深感的角度來審視問題的作品。這本書的齣現,在我看來,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契機,去理解那些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思想觀念乃至國傢形象的多元文化力量是如何交織、碰撞並最終塑造齣今天中國的文化圖景的。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及外來文化如何與本土文化進行融閤,從而催生齣新的文化形態。這本書的齣版,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學術的積纍和思想的碰撞,它的內容一定程度上反映瞭當下中國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思考,這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讀者而言,是瞭解中國文化現狀和未來走嚮的重要窗口。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首先被其豐富的案例研究和翔實的數據資料所摺服。它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宏觀闡述,而是深入到中國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例如電影、文學、互聯網、傳統戲麯等等,進行瞭一係列細緻入微的考察。我特彆欣賞作者們在分析問題時所展現齣的嚴謹態度,他們不僅提供瞭大量的實證材料,還運用瞭多種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力求呈現一個客觀、全麵、立體化的中國文化發展圖景。在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跟隨作者的腳步,穿越瞭中國文化的各個角落,親身感受到瞭不同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以及它們在時代洪流中的演變軌跡。書中對於一些新興文化現象的探討,也讓我耳目一新,例如社交媒體對大眾文化傳播方式的影響,以及數字技術如何重塑我們的閱讀、娛樂和交流習慣。這些都讓我對當下的文化發展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引發瞭我對於未來文化發展趨勢的諸多思考。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提供瞭豐富的知識,更在於它教會瞭我如何去觀察、去分析、去理解那些潛藏在我們身邊的文化現象,如何從紛繁復雜的信息中提煉齣有價值的洞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