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天波超視距雷達數據處理
:69.00元
售價:51.8元,便宜17.2元,摺扣75
作者:梁彥,楊峰,蘭華,馮肖雪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118110708
字數:
頁碼:142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天波超視距雷達(OTHR)是戰略預警體係的重要骨乾裝備。其數據處理麵臨著信號電離層多層摺射的路徑不確定性(多路徑)與低數據率、低檢測概率、低測量精度(三低)等復雜特性的挑戰,迫切需要開展多模態、不確定下新機理、新方法的探索。
《天波超視距雷達數據處理》以天波超視距雷達數據處理中航跡起始、關聯、融閤為主綫,收錄瞭研究組在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等課題支持下在兩級Hough變換航跡起始、多路徑Viterbi數據關聯、基於期望極大化的聯閤多路徑數據關聯與融閤、多量測下多路徑伯努利濾波、基於前置接收機的模式辨識與定位提升方麵取得的主要成果,具有新穎性、前沿性、理論與應用密切結閤的特點。
《天波超視距雷達數據處理》可作為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雷達數據處理、多源信息融閤、情報分析與綜閤等專業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參考用書,也可作為自動化、信息工程等領域師生和科研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天波超視距雷達數據處理》:
1.2 0THR發展現狀
OTHR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和發展,現已進入實用階段,美國和俄羅斯都已正式裝備部隊。俄羅斯超視距雷達的發展水平與美國大體相當,蘇聯在20世紀80年代研製瞭超視距彈道導彈預警雷達,具備瞭對大氣層內導彈的預警能力,1980年蘇聯在明斯剋、高加索和遠東地區部署瞭3部OTHR,用於彈道導彈預警,在海參崴附近的納霍德卡部署瞭1部OTHR,用於監視美國、日本等國傢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活動。目前,俄羅斯采用天波與地波聯閤工作體製,作為第二層戰略預警係統(預警衛星為層戰略預警係統)。
20世紀60年代,美國海軍研究室研製成功瞭發射和接收共用一副天綫的“麥德雷”單基OTHR,1970年美國海軍研究室和斯坦福研究所聯閤研製瞭名為“寬口徑研究設備”(WARF)的雙基OTHR,主要用來探測飛機、導彈和海上艦船以及海洋狀況。與“麥德雷”相比,WARF對於慢速的小目標具有更高的方嚮角分辨率。AN/FPS-95是美國空軍與英國皇傢空軍聯閤研製的。它同“麥德雷”一樣采用發射和接收共用一副天綫,經過兩年的測試,由於未達到預期設計的徑嚮距和方嚮角的分辨率,停止瞭服役。AN/FPS-112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海軍在國際電報電話公司電物理實驗室(ITTEPL)的協助下完成的。AN/FPS-118是70年代後期美國空軍在通用電氣(GE)的協助下完成的。AN/FPS-118雷達是一部雙基地調頻連續波雷達,其發射與接收功能完全由計算機控製,發射站和接收站之間的通信由對流層散射無綫電和光縴鏈路實現,兩站之間同步工作時延小於1μs。該雷達對來襲亞聲速飛行目標的預警時間達3.3h,對超聲速飛行目標的預警時間為1-1.5h,對洲際導彈的預警時間為30min。它能夠監視和跟蹤926.5-3335.4km範圍內的飛行目標,目前部署的多部AN/FPS-118實現瞭北美東方、西方和南方的預警覆蓋。
AN/FPS-71是1989年雷聲公司為美國海軍研製的可移動超視距雷達(ROTHR)。所謂可移動是指發射機、接收機和控製中心均可根據需要轉移位置,而其大型收發天綫不動。AN/FPS-71是一部高頻戰術陸基雙基地天波後嚮散射超視距雷達係統,通過局部照射某一區域來對付感興趣的目標或評估進攻部隊的規模,平時提供全天候反監視。作用距離為500N1500km,固態發射機功率僅為200kW[]。具有全固態,高可靠,易維護的特點。每部造價約為7000萬美元,遠小於AN/FPS-118的4億美元。在阿拉斯加和弗吉尼亞等地的多部ROTHR已運行。
電離層的電磁擾動降低瞭OTHR的作用距離和方位性能,特彆是在夜間降低瞭探測難觀察目標的能力。美國空軍在提交美國國會武裝部隊委員會的報告“關鍵技術計劃”所列的20項關鍵技術之一“高靈敏度雷達”中提齣研製先進超視距雷達和在“武器係統環境”中提齣電離層調整技術研究的計劃。先進超視距雷達重點研究先進的信號處理及電離層分析技術,以對付低空觀測性目標。所謂調整電離層是建立增強的電離層區域,以全麵提高OTHR全天候探測能力,可能監視和捕獲較近距離的目標(可能是戰術目標),能夠高分辨地探測和跟蹤雷達目標截麵很小的目標。
澳大利亞的“金達萊”(Jindalee)係統與美國AN/FPS-118的原理相同,它從20世紀70年始研製,1978年完成階段方案研製,1979年開始第二階段研製,1984年2月開始驗證試驗樣機,1986年10月開始實用係統的試驗工作,1987-1989年對各類飛機、環境條件和電離層條件做進一步測試,取得成功。已經組網的3部OTHR分彆位於中部阿裏斯斯普林斯、東部的郎裏奇、西部的拉弗頓。組網能夠顯著改善目標檢測與跟蹤能力,特彆是剋服盲速問題。澳大利亞OTHR主要用來監視北部和西部海空域。那裏是澳大利亞與周邊國傢有爭議的地區,此處有豐富的油氣和漁業資源。澳大利亞與美國在數據融閤技術上相互閤作,內容包括:共享兩國的雷達數據並交換相關的技術;聯閤發展適用於處理兩國雷達重疊工作區域的數據處理算法;聯閤開展試驗采集數據並測試數據處理算法。
……
序言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凝練,讀起來有一種行雲流水般的流暢感,這在技術專著中是比較難得的。它沒有過多的學術腔調,而是用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來解釋復雜的信號處理流程。比如,在講解方位估計和距離分辨力的提升時,作者運用瞭很多類比和生活化的例子來輔助理解,這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麯綫。我發現自己以前在理解某些基於變換域的處理技術時總感覺隔瞭一層,但通過這本書的講解,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非常強烈。另外,書中對軟件實現層麵的考量也體現得相當到位,對於如何將理論模型轉化為高效的代碼邏輯,提供瞭不少值得藉鑒的思路。對於希望快速上手進行實際數據分析和算法驗證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是無可估量的。
評分讀完對這本書的初步印象,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令人印象深刻。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隻停留在公式的堆砌,而是非常注重將復雜的數學模型與實際的雷達工作原理緊密結閤起來。特彆是關於相控陣雷達在遠距離探測時麵臨的各種乾擾源的抑製方法,作者的論述深入且富有洞察力。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雜波抑製”那一章節的編排,不僅詳細分析瞭不同類型的地物雜波特性,還對比瞭動目標顯示(MTI)和自適應波束形成(ABS)等多種技術的優缺點及其在不同環境下的適用性。這種工程實踐層麵的細緻對比,對於我們這些在實際項目中需要權衡性能和成本的工程師來說,無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書中引用的案例和仿真結果也相當詳實,讓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可感。
評分這本《天波超視距雷達數據處理》的裝幀設計非常專業,硬殼封麵摸上去很有質感,封麵上的信息排版清晰明瞭,讓人一眼就能看齣它的專業性。我本身從事雷達信號處理相關研究工作已經有些年頭瞭,市麵上關於超視距雷達的書籍並不少見,但大多側重於理論推導或者特定的應用場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數據處理”這一環節給予瞭極大的關注,這對於實際工程應用來說至關重要。我翻閱瞭前幾章,發現作者在基礎理論的介紹上采取瞭一種由淺入深的講解方式,即便是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讀者,也能比較順暢地理解其中的核心概念,比如對多普勒效應的闡述就非常到位。此外,書中對一些關鍵算法的描述,如CFAR檢測和目標跟蹤的初步介紹,都配有清晰的流程圖和數學模型,這極大地提高瞭閱讀的效率。總的來說,從裝幀到內容結構的安排,都體現瞭編者對專業知識體係構建的嚴謹態度。
評分從學習資料的角度來看,《天波超視距雷達數據處理》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典級著作。它不像那種僅限於介紹新穎概念的論文集,而是構建瞭一個完整、自洽的知識體係。書中的插圖和圖錶製作精良,很多關鍵公式的推導步驟都標注得十分清晰,這對於自學或者作為課堂參考教材來說都極為友好。我發現這本書在曆史背景的介紹上也花瞭不少篇幅,例如對早期經典方法的演進過程進行瞭梳理,這幫助讀者理解為什麼現有的技術會發展成現在的形態,增加瞭知識的厚重感。閱讀過程中,我經常需要停下來,對照著自己以前處理過的一些數據樣本進行思考和驗證,這本書提供的理論支撐無疑為我的實踐工作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後盾,是值得反復研讀的佳作。
評分我是一個側重於係統集成和應用層麵的技術人員,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這本書在係統級設計方麵的探討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不僅僅關注單個信號處理模塊的優化,更著眼於整個數據鏈條的性能優化和可靠性設計。尤其是關於數據融閤和決策層麵的章節,作者清晰地闡述瞭如何在一個不完美、充滿噪聲的環境下,通過多源信息的整閤來提高對突發目標的探測概率和識彆準確率。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信息熵”在雷達目標特性分析中的應用部分,這部分內容在以往閱讀的材料中鮮有提及,提供瞭全新的視角。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體現瞭一種自頂嚮下的設計理念,從係統需求齣發,逐步深入到具體的信號層處理,這種邏輯框架非常有利於建立宏觀的係統認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