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浔阳 9787503486432

九派浔阳 978750348643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风飘石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小说
  • 推理
  • 悬疑
  • 九派奇谭
  • 浔阳
  • 民国
  • 侦探
  • 冒险
  • 解谜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03486432
商品编码:2964231675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九派浔阳

定价:66.00元

售价:48.2元,便宜17.8元,折扣73

作者:风飘石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03486432

字数:

页码:51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九派浔阳》在浩如烟海的各式资料中搜罗整理、去粗取精,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切入,我们走进巍巍庐山、浩渺鄱湖、古老东林寺,步入七省通衢、商贾云集的兵家必争之地一一九江。让人时而置身在冷峻的危崖上,时而走进庄严的殿堂里,时而漫步于蜿蜒的溪流旁,满纸烟云中,目之所及,耳中所闻都是自然与文化一次次深情缱绻的对望,那渔樵闲话般娓娓道来,有着火花四溅的痛苦撞击和感天动地的幸福缠绵。

目录


作者介绍


风飘石,原名张绪平,江西省瑞昌市人。1983年毕业于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当过老师,其后在多个基层部门单位工作,现供职于瑞昌市人民。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文汇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及多家杂志发表文艺作品若干,出版发行长篇小说《梦呓》《我是一棵树》两部。

文摘


《九派浔阳》:
  一 九江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热土上劳作、生息、繁衍。根据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散布九江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星罗棋布。修水县的跑马岭、武宁县的澧溪、瑞昌市的良田寺、永修县的吴城、德安县的焦家滩、九江县的大王岭、星子县的亭子墩、湖口县的城墩畈等地,都有我们的祖先生产生活的遗迹。1962年,省考古委员会在修水县上奉乡山背村周围发掘了一批古文化遗址。其中,跑马岭遗址出土的房屋遗迹,长宽有制,泥草树皮盖顶,屋内有长圆形灶炕和长方形坑窖,还堆放有原始的生产工具和日用陶器。器物内有炭化谷物痕迹,坑内还出土了炭化花生和核桃果实。根据放射性碳元素断代,距今已有4800余年的历史。跑马岭出土的农作物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热土上过着聚族而居的农耕渔猎生活。
  2013年6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于九江县马回岭镇荞麦岭发掘一处商代大型遗址。经过近百个探方的发掘,确证了荞麦岭遗址主体年代为二里岗下层二期略晚至二里岗上层一期之间,距今至少3000~3500年。在荞麦岭遗址周边还分布有岭头上、磨盘山、八哥山、门口山、燕子岭、王花兰、龙王岭等众多商代遗址,均位于现在的昌九高速公路两侧。该遗址不但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和青铜器,而且文化层堆积深达三米。在商代地层之上,唐、宋、明、清各个时期的地层清晰明了。说明在庐山和幕阜山之间的地理走廊上,不管是哪一个历史时期,既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也是中原文明南渐过境九江的有力证明。
  九江之名,在历史上多有变易。或柴桑,或浔(寻)阳,或江州,历史悠久。“九江”之名时隐时现。据早的一部方志张僧鉴《寻阳记》记载:“九江,一日白乌江,二白蚌江,三乌土江,四嘉靡江,五田甽江,六源江,七廪江,八沙堤江,九箘江。”又引其父张须无《九江图》云:“九江参差,随水势而分。其间有洲,或长或短,百里至五十里。始别于鄂陵,终会于江口。”九江之地域先后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之间游移。在历史上称九江郡有六个时段,九江城一个时段,九江府两个时段,九江亭一个时段,九江道一个时段,九江地区一个时段,九江县四个时段,九江市三个时段。治所所在地域有三个时期在安徽寿县,两个时期在湖北黄梅县或黄冈市,十四个时期在江西的九江或南昌。
  ……

序言



九派江魂:历史的回响与人文的潮涌 这是一部关于长江中游区域,特别是九江与浔阳这片土地深度人文历史的史诗性叙事。它并非仅仅罗列史实,而是试图捕捉这片古老土地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深刻印记,以及孕育出的独特精神气质。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穿越时空的阻隔,带领读者一同探寻九派浔阳的千年文脉,感受那奔腾不息的长江如何塑造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又如何承载了无数的传说、故事与文明的交织。 一、 溯源:文明的曙光与地理的馈赠 九派,古时对长江中游区域的称谓,九条支流汇聚,气势磅礴。浔阳,则专指九江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因其地处长江之滨,历来便是南北交通的要冲,商贸往来的集散地,更是文化交流的熔炉。本书的开篇,将带领读者回到遥远的史前时代,追溯这片土地上最早的文明痕迹。从考古发现中窥探先民的生存智慧,感受原始的生机与活力。 地理环境对九派浔阳的塑造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波涛壮阔的长江,既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天然的屏障与通道。江水的滋养孕育了肥沃的土地,使得这片区域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同时,长江也承载着无数的舟船,连接着遥远的地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物资与思想。作者将细致描绘长江在中游地理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分析其如何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人口迁徙以及文化融合。从山川形胜的地理描述,到水系网络的脉络梳理,都将为读者构建一幅立体而生动的九派浔阳地理画卷。 二、 辉煌:王朝的更迭与帝国的脉搏 九派浔阳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夏商周的早期文明,到秦汉的统一与奠基,再到魏晋南北朝的动荡与融合,乃至隋唐的盛世、宋元的繁荣、明清的转型,这片土地始终与中华文明的脉搏紧密相连。 本书将深入剖析九派浔阳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与发展变迁。例如,在汉代,九江作为重要的军事和经济重镇,见证了王朝的兴衰。在魏晋时期,这里成为文人墨客的避风港,留下了许多传世的诗篇。到了唐代,浔阳更是因“浔阳楼”等历史遗迹而声名远播,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宋代,这里的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明清时期,九派浔阳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作者将以史料为依据,结合考古发现,生动再现各个朝代在这片土地上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军事活动以及社会生活。从地方官吏的任免,到税收制度的演变;从农桑渔业的兴盛,到手工业的繁荣;从重要的战役记载,到民间的风俗习惯,都将以详实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呈现出来。 三、 文脉:诗歌的浪潮与艺术的摇篮 九派浔阳不仅是地理和历史的交汇点,更是中华文化的璀璨之地。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 首先,诗歌是九派浔阳最鲜明的文化印记之一。从古老的《诗经》中对长江的描绘,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所描绘的凄美故事,浔阳的名字与无数动人的诗篇紧密相连。本书将深入探讨历代与九派浔阳相关的著名诗人及其作品,分析他们笔下的江景、民情与心境。从田园诗的宁静致远,到边塞诗的豪迈激昂,再到咏史怀古的深沉思索,都将得到细致的解读。 除了诗歌,书法、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在这片土地上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作者将介绍当地的艺术大师,分析他们的艺术风格和对中国艺术史的贡献。例如,当地的民间艺术,如剪纸、年画等,都蕴含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它们是这片土地上人民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此外,九派浔阳的宗教文化也值得关注。佛教、道教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这片土地上都有所体现。从古老的寺庙遗迹,到流传的宗教传说,都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精神信仰和文化认同。 四、 风物:古镇的韵味与民俗的流转 九派浔阳的魅力,不仅在于宏大的历史叙事,更在于那些散落在江畔古镇的细腻风情和代代相传的民俗习惯。 本书将带领读者漫步于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古老街巷,感受青石板路上的时光印记,倾听老建筑中沉淀的历史回响。从九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如锁江楼、烟水亭、甘露寺等,到周边散落的古镇,如庐山脚下的东林寺、湖口县的石钟山等等,都将一一呈现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人文风貌。 民俗文化是九派浔阳最生动的注脚。当地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在九派浔阳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传统的婚丧嫁娶,农耕渔猎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民间故事、传说、谚语,都构成了这片土地丰富多彩的民俗画卷。作者将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和历史考证,为读者展现这些鲜活的民俗文化,让人们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的智慧。 五、 传承:时代的回响与未来的展望 九派浔阳的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陈迹,而是不断与时代对话,焕发新的生命力。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片古老的土地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本书的结尾,将目光投向当代。作者将探讨九派浔阳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现状,包括经济的转型升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片土地上人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到生态文明的保护,再到乡村振兴的步伐,都将是考察的重点。 最后,作者将以一种哲思的笔触,升华对九派浔阳这片土地的理解。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精神,也寄托着未来的希望。它如同长江一般,奔流不息,包容万象,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本书旨在唤醒读者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认同,理解其历史文化价值,并对其未来发展寄予美好的祝愿。 《九派浔阳》不仅仅是一部地方史志,更是一曲献给长江中游这片神奇土地的壮丽史诗。它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是一场探寻中华文明根脉的深度挖掘,更是一份饱含深情的人文关怀。通过本书,读者将深刻领略九派浔阳的独特魅力,感受那源远流长的历史回响,品味那奔腾不息的文化潮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九派浔阳》的装帧设计着实吸引了我。封面那泼墨山水的意境,仿佛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了烟波浩渺的九江之上。封面的质感也十分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收藏的价值感。我特别喜欢那种纸张的触感,翻阅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让人觉得非常有仪式感。它并非那种随处可见的快餐式读物,而是透露出一种沉静的力量,仿佛里面蕴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样一本包装精美的书,其内容是否同样能给我带来惊喜。有时候,一本好书的吸引力,往往是从第一眼的视觉体验开始的。我期待它能够像它的外表一样,有着深邃的内涵和动人的笔触。

评分

我是一个很注重书籍的细节的人,从纸张的厚度、墨水的颜色,到装订的工艺,都会影响我对一本书的整体感受。《九派浔阳》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拿在手里,你能感受到它的分量,这往往意味着其中包含的内容是扎实的。纸张的触感非常细腻,翻页时的声音也很悦耳。我尤其注意到它的封面设计,虽然不张扬,但却很有品味,这暗示着这本书可能有着不俗的内在。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它能够带给我与外表相符甚至超出预期的精神食粮。

评分

我通常会选择一个安静的午后,泡上一杯茶,然后沉浸在一本书的世界里。《九派浔阳》这本书,光是拿起它,就能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息。它的排版设计也相当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留白也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注意到书中穿插的一些插图,虽然我还没有细看内容,但这些插图的风格似乎与整体的氛围十分契合,为阅读增添了一份视觉上的享受。有时候,一本好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我期待这些插图能够更好地辅助我理解书中的内容,让我的阅读体验更加立体和生动。

评分

拿到《九派浔阳》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似乎有一种独特的“气场”。封面设计简洁却富有深意,没有过多的装饰,反而更显质感。它的装帧方式也比较特别,我喜欢那种能够完全摊开的书籍,这样在阅读时会更加舒适。《九派浔阳》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而非一件批量生产的商品。我期待它在内容上也能做到同样精致,能够带给我一些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有时候,一本好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或者挑战读者的固有认知。

评分

读一本新书,我总是习惯性地先从它的序言或者前言入手,看看作者想要通过这本书传达怎样的心意。有时候,作者的引言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理解整本书的大门,让我更容易地进入作者所构建的世界。《九派浔阳》的序言部分,我感觉非常引人深思,它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关怀。语言的组织张弛有度,既有诗意的描绘,又不乏理性的思考。我尤其留意到其中关于“九派”和“浔阳”这两个词汇的联想,这让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地理、历史、文化脉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是那种直白地告诉你“我要讲什么”的开场,而是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探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