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4(健康篇)—— 作者授权中文简体字正版
定价: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美)约翰.格雷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5472034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为什么同一份饮食计划会让男人体重减轻,却让女人体重增加?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患上忧郁症?为什么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对有害物质、工作或运动上瘾?为什么女人需要更多的爱抚和温情,而男人则需要更多的性,才能产生健康的大脑化学物质?为什么某些食物搭配会让男人昏昏欲睡,却让女人兴致勃勃,而另外的食物又正好相反……一切尽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本书是情感专家约翰?格雷博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系列之四。在本书中,约翰?格雷从饮食、锻炼、大脑化学物质、性别荷尔蒙和压力管理这五个角度,对男人和女人之间情感、心理、体质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了革命性的阐释。
章 火星人的秘密食谱,金星人的健康法则
这个计划对90%的人有效!
为什么会这么容易?
秘密在这里
第2章 秘密食谱的发现之旅
我的墨西哥之行
选择性记忆
洞察和精力
神奇的大脑化学物质
减轻体重还是丰富情感?
垃圾食品和上瘾
反向工程
活在区域之中
浪漫爱情和大脑化学
我们到哪里去吃饭?
知识、饮食和锻炼
第3章 火星人需要多巴胺
神经递质和大脑损伤
低多巴胺综合征
什么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低多巴胺综合征的常见症状
对他人的需要反应迟钝
第4章 金星人需要血清素
暂时性健忘
情绪突变
需求增加
在错误的地方寻找爱
怨气流感
不切实际的期望
觉得心力交瘁
抑郁症
过度肥胖和情绪化进食
第5章 内啡肽来自天堂
锻炼、内啡肽和长寿秘诀
内啡肽、压力、食物和锻炼
内啡肽和激励
内啡肽和压力
内啡肽和上瘾
内啡肽、百忧解和皮质醇
第6章 欲望的荷尔蒙,爱的荷尔蒙
火星人抑郁的六个阶段
金星人抑郁的六个阶段
《廊桥遗梦》
购物中心的凳子、
第7章 千万别节食
第8章 健康就这么简单
第9章 如何才能深深地爱上健康食品
0章 女人吃什么好?男人吃什么好?
1章 体型决定吃什么
2章 身心健康的秘密:自我治愈
后记
约翰?格雷(John Gray),全球婚恋情感专家、超级演讲家、心理学博士、畅销书作家,其著作《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自问世以来,已经超过3000万册,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此后,他又陆续出版了《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2》《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太抓人眼球了,那种色彩的碰撞和人物剪影的处理,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了约翰·格雷的世界。我拿到手的时候,就忍不住先翻了翻目录,发现它不像我以前看过的那些“两性关系”书籍那样,只停留在“如何沟通”的表面。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它似乎是想从更深层次的心理结构和生理差异上去探讨问题。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章节的标题,虽然我不能具体说出名字,但那种关于“内在需求”的描述,真的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过去总以为,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很多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但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我们得先理解“水星”和“金星”的运行轨道本来就不一样,强行要求同步只会制造摩擦。这种理解,比起单纯的“多听少说”的技巧性建议,要深刻得多,它提供了一种看待矛盾的全新哲学视角。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关于如何“和谐共存”而非“疲惫磨合”的实战经验,毕竟,健康的亲密关系才是长久幸福的基石。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用操作和逻辑构建的读者,很多心灵鸡汤式的文字对我来说都是浮云。但这本《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4(健康篇)》似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没有回避那些略显学术化的概念,但处理得非常温和,仿佛把复杂的心理学理论“翻译”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比如,书中对于“如何健康地表达需求”那一块的论述,非常精妙地区分了“索取”和“邀请”之间的微妙界限。我过去常常因为表达方式不对,让我的关心变成了对方的负担,或者让我的期待变成了对方的压力。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模板,让我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表达习惯。它不是简单地教你“怎么说”,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你想要这样说”,这种深度挖掘,远超我预期的“健康篇”范畴。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两性指南,而是在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认知升级。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非常出色,摸起来手感很好,拿在手里有分量感,这让我对内容的认真程度也多了几分信任。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非常擅长用比喻来阐释复杂的两性互动模式。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关系中的能量交换”这个概念的探讨。它没有把爱描述成一种无条件的付出,而是更像一种需要适度“充电”和“放电”的动态系统。这对于像我一样,时常感觉在关系中“过度付出”而感到精疲力竭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它明确指出,一个健康的个体才能建立一个健康的亲密关系,这与许多鼓吹“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传统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调个体完整性的论述,让我感到非常被尊重和赋权,而不是被套上某种性别刻板印象的枷锁。我期待接下来的章节能更深入地探讨,如何在维持个体边界的同时,实现深度的情感联结。
评分我关注这本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主要是因为最近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关于“长期伴侣关系中的倦怠感”的困扰。我希望找到的不是那种速效药,而是能帮助我重建底层逻辑的书籍。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将“健康”这个词具象化了,它不仅仅指身体健康,更指向了心理和情感上的活力。我在快速浏览其中关于“挫败感”处理的那一部分时,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当男性感到自己“无能”时,女性的安慰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这种对“男性自尊”敏感点的精准把握,让我立刻联想到我伴侣的某些反应模式。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努力消除基于“社会期望”而非“自然差异”产生的误解。它不是教我们如何“扮演”好伴侣的角色,而是帮助我们回归到“人”的层面,理解彼此最原始的需求和防御机制。我打算慢慢地、细细地品读完它,相信它能为我带来长效的指导意义。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是有点忐忑的。毕竟“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个概念已经被市场“消费”得差不多了,我担心这又是一本换汤不换药的畅销书续集。但当我翻阅到关于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那几页时,我的顾虑完全打消了。它没有用那种居高临下的专家口吻来指导我们生活,反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分享他观察到的规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男性在压力下倾向于‘洞穴化’”和“女性在处理压力时更需要‘连接感’”的描述,那种细节的描摹,简直就像是照镜子一样。我立刻回想起了上个月我们家发生的一场小争执,我当时只觉得对方不可理喻,但现在看来,或许那只是两种基本生存模式在不兼容的频率上发出的信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我们习以为常的冲突,解释成了一种“物种差异”,瞬间降低了指责和受伤的频率。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它究竟提供了哪些实用的“跨星际翻译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