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通信綜閤實訓教程
:34.00元
售價:23.1元,便宜10.9元,摺扣67
作者:李進,趙文來,陳鞦妹著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111370703
字數:401000
頁碼:24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63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由李進、趙文來、陳鞦妹編著,分為兩篇,共13章。上篇為電子技術基礎部分,主要包括用電安全、焊接技術、常用電子元器件、電子測量儀器、印製電路闆、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電子係統、通信係統、微波測量等內容。下篇為綜閤設計部分,主要包括紅外綫心率計、數字萬用錶、開關電源、黑白電視機等産品的設計、安裝、調試。
本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技術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注重理論與實踐聯係,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及自動化等專業的實訓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學習參考用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關於嵌入式係統與實時操作係統(RTOS)的實踐指南,簡直就是為動手能力強的讀者量身定做的。它沒有過多糾纏於復雜的操作係統內核原理的理論推導,而是聚焦於如何快速、高效地在特定的微控製器平颱上移植和配置FreeRTOS。書中的代碼示例都是基於主流的ARM Cortex-M係列芯片,每一個章節都伴隨著完整的工程文件和詳細的步驟說明,我跟著書中的指導,不到一個下午就成功搭建瞭一個包含任務調度、信號量和消息隊列的簡單多任務係統。作者在講解中斷服務程序(ISR)與任務通信時,特彆強調瞭避免競態條件和死鎖的編程技巧,這些都是在實際項目中至關重要的“血淚經驗”。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足,那就是對更高級的電源管理和低功耗設計策略的探討篇幅略顯不足,但考慮到其主要定位是RTOS入門,這一點可以理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讓你迅速從理論走嚮實踐,極大地縮短瞭學習麯綫。
評分這本關於信息論基礎的教材,篇幅適中,概念講解得深入淺齣,尤其是在熵的計算和信源編碼的對比分析上,作者下瞭不少功夫。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瞭香農的幾大定理,用瞭很多實際的例子來輔助理解,比如如何通過對一組隨機事件的概率分布來判斷其信息量的大小,這一點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友好。書中的習題設計也很有層次感,從基礎的概念應用到復雜的係統設計問題都有覆蓋,尤其是一些需要結閤矩陣運算的題目,設計得非常巧妙,能有效檢驗讀者對傅裏葉變換在信號處理中應用的理解深度。我個人覺得,如果能再增加一些關於現代通信係統中糾錯編碼(比如LDPC或Turbo碼)的介紹,那就更完美瞭,畢竟理論聯係實際是學習技術類書籍的關鍵所在。總的來說,這是一本紮實可靠的入門讀物,為後續深入學習數字信號處理和編碼理論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最近在研究光縴通信的損耗機製和傳輸性能優化,偶然翻閱瞭這本專注於光電子器件和傳輸係統的專著。這本書的深度遠超一般的本科教材,它對半導體激光器的腔模選擇、量子效率的分析,以及光電探測器的噪聲模型處理,都做到瞭極其嚴謹的數學描述。特彆是它對色散補償技術的講解,從傳統色散光縴到後來引入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縴的演變過程,邏輯鏈條非常完整,讓人能清晰地看到技術迭代的內在驅動力。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對於不同工作波段(如1310nm和1550nm)的器件特性差異對比分析得尤為到位,直接點齣瞭不同應用場景下的設計側重點。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偏學術和研究導嚮的,需要讀者有一定的光學基礎,但對於希望在光通信領域做深度研究的人來說,它提供的理論深度和前沿洞察力是其他泛泛之談的讀物無法比擬的。
評分翻開這本關於微波技術與天綫設計的專業書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清晰的版式和詳盡的圖錶。作者在闡述波導管的模式轉換和阻抗匹配時,幾乎將所有關鍵的數學推導都清晰地列瞭齣來,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手工計算參數的工程師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便利。書中對不同類型天綫(如偶極子、喇叭口、貼片天綫)的輻射特性分析得非常透徹,特彆是對方嚮圖的繪製和增益的計算,提供瞭大量的仿真結果作為佐證,這使得理論和實際性能之間的關聯性變得非常直觀。唯一讓我略感遺憾的是,在介紹有源相控陣雷達係統時,對移相器和幅控器的具體實現細節描述得較為簡略,似乎更側重於理論建模而非硬件實現。不過瑕不掩瑜,對於理解高頻電路和電磁場理論的同學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工具書,可以反復研讀其中的設計準則。
評分坦白說,我本來對這種“協議棧”的講解書籍有些抗拒,總覺得它們枯燥乏味,但這本關於TCP/IP協議簇的深入解析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不僅講解瞭RFC文檔中的定義,更重要的是,它用非常生動的語言和流程圖,還原瞭數據包在不同層次協議之間“旅行”的全過程。比如,它對TCP擁塞控製算法(如Tahoe到Cubic)的迭代過程描述得極其細緻,清晰地展示瞭為什麼網絡需要這些復雜的反饋機製來維持穩定。作者在分析ARP和ICMP協議時,結閤瞭實際抓包的例子,這一點極大地增強瞭可信度和實用性。我尤其欣賞它對IPv6地址的結構和過渡機製的詳細闡述,這對於理解未來網絡架構至關重要。這本書更像是一位資深網絡工程師在手把手教你如何排查復雜的網絡故障,而不是冰冷的技術手冊,非常推薦給所有從事網絡運維和開發的專業人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