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3(网发售)
定价:28.00元
作者:(美)格雷,白莲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9-01
ISBN:97878070229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续篇。
本书是情感专家约翰·格雷继《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2》之后的又一力作。
在本书中,格雷博士从火星人和金星人的天然差异入手,分析男女之间不同的心理以及行为变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恋爱技巧,用于指导那些正在苦苦寻觅自己另一半与永恒爱情的人们。无数人从此书中受益匪浅,有情人终成眷属。愿这本书也能够对此刻正在爱情中彷徨无措的你有所帮助——
只因孤单寂寞,就降低择偶标准的话,我们就不会吸引到*适合自己的人。
爱情好比播下一粒种子,如果你每天都挖开它看看发芽没有,那么反而会让它死去。
亲密的肉体关系并不代表一切,有时候,发生可能仅仅是一时激情的结果,什么也代表不了,感情必须经历时间的考验才能与日俱增。
求婚是一个女人一生中*值得珍藏的记忆。
内容提要
在本书中,涉及大量恋爱中的真谛与领悟,这些必将对单身男女和正在恋爱中的情侣遇到的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学习本书,人们将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约会,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当把谜底找到,补到丢失的碎片时,满怀自信,带着丰富的技巧恋爱。本书一些简单明了的方案,对约会能遇到的所有难题进行了详尽的解释与回答,并提供了一条通往爱的捷径。
当然,任何书都不可能说明,爱情将会发生什么,但是,本书却可以在爱情遇到问题的时候,指引解决的方向。将这些原理与规则运用到实际中,就为爱情铺平了道路。
当你阅读《男人约会往北,女人约会往南》的时候,有可能灵光一闪,原来模糊不清的事,开始变得清晰。这种转变有助于你找到自己的真爱,你将从过去解放出来,自如地创造梦寐以求的爱情。
目录
章 火星人和金星人在恋爱
女人的困惑
男人的困惑
别在不知不觉中,破坏彼此的感情
恋爱五步曲
约会可以变得很简单
为寻找真爱做好准备
第2章 寻找属于你的另一半
好的结束意味着好的开始
不要重蹈覆辙
不要试图去强行改变
如何知道谁是你的意中人
寻找灵魂的伴侣
仅有身体上的吸引是不够的
触及灵魂的永恒爱情
对你的另一半敞开心扉
比尔和苏珊的故事
恋爱,你准备好了吗
灵魂的伴侣并不
别犹豫不决
不专一的男人
每一次恋爱都是一次机会
总恋爱不结婚
慢一点,再慢一点
第3章 恋爱阶段:吸引
如何表现积极的自我
向她要
女人对男人的误解
恋爱中的女人不断付出时
开车门的心理学
女人无需总是
一味地付出
容易坠入情网的女人
第4章 第二阶段:不确定
第5章 第三阶段:排他性
第6章 第四阶段:亲密性
第7章 第五阶段:订婚
第8章 顺利通过约会的五个阶段
第9章 当男人止步不前
0章 欲望男人,热情女人
1章 男人和女人的欲望之源
2章 男人追求,女人引诱
3章 感谢男人,崇拜女人
4章 男人展示,女人欣赏
5章 为什么男人不回电话
6章 主动给他打电话?
7章 微笑的女人有魅力
8章 爱胸有成竹的男人
9章 为什么你还单身?
第20章 哪儿去发现你的灵魂之侣
第21章 101个遇到灵魂伴侣的方法
第22章 幸福终点站
作者介绍
约翰·格雷(JOHN GARY),心理学博士,国际情感问题专家,畅销书作家。其著作《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自问世以来,已超过1400万册,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让千百万人走出了情感的困境。现在,这本被视为现代经典、享誉全球的作品。现在,约翰·格雷同妻子和
文摘
序言
翻开扉页,那种油墨特有的、混着纸张纤维的味道扑面而来,瞬间将我带入了一种沉静的阅读氛围中。我非常注重书籍的排版细节,这套书的行距处理得非常得当,既保证了足够的留白,避免了文字过于拥挤带来的压迫感,同时又让整页的内容显得饱满而不空洞。字体的选择也相当出色,是那种非常清晰易读的宋体或明体变种,印刷的清晰度极高,即便是长时间盯着小号字体看,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我注意到作者在章节标题的处理上颇具匠心,有些章节的标题使用了稍微粗一点的字重,起到了很好的视觉引导作用,让读者能迅速捕捉到核心内容的变化。更让我惊喜的是,某些关键段落或者引言部分,作者似乎特意采用了不同的字号或者斜体来强调,这种细微的排版变化,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节奏感和层次感,让枯燥的文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这本印刷和排版都如此精良的书,简直是对阅读体验的极致尊重。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仪式感”的阅读者,而这本书的整体设计哲学,似乎完美契合了我的这种偏好。它不是那种轻飘飘、一眼就过目即忘的流行读物,它更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从拿到快递包装的初步触感,到小心翼翼拆开塑封膜时的那种期待,再到内页设计所透露出的那种对读者的尊重,每一步都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令人愉悦的阅读仪式。书本的尺寸拿在手中,既有足够的阅读视野,又不会太大到难以携带,这种恰到好处的便携性,让我在通勤、咖啡馆等不同场景下都能轻松地进行阅读。它成功地将“阅读行为”本身,从单纯的信息获取,提升为一种享受当下、沉浸其中的生活美学实践。这本书,不只是装载了知识,它更是在传递一种对待知识和生活应有的精致态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中,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插图或者辅助图表(如果有的化,此处代指书中可能出现的视觉元素),简直是神来之笔。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内容推进过程中,对一些抽象概念所做的具象化处理。这些插图并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小插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与文本内容紧密结合的设计元素。它们往往出现在最需要解释和缓冲的地方,像是一位沉默的向导,在读者感到困惑时适时地伸出援手。我记得有一次,我正为理解一个复杂的理论模型而感到吃力时,旁边一个简洁而有力的图表立刻将所有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单纯文字描述很难达到的效果。这说明设计者和作者在内容转化上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确保了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的高度统一性,使得阅读体验变得异常流畅和立体,极大地提升了知识吸收的效率。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点睛之笔,那种色彩的碰撞和元素的组合,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得承认,一开始被吸引纯粹是出于视觉上的好奇,觉得它与其他书摆在一起时显得尤为独特。拿到手里掂了掂,分量感适中,纸张的质地也相当考究,那种略带粗粝却又不失细腻的触感,让人忍不住想马上翻开。而且,书脊上的字体排版非常讲究,既有传统书籍的稳重感,又不失现代设计的张力。装帧工艺看起来非常扎实,感觉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这对于我这种“书本爱惜型”读者来说简直是个福音。书名本身也带着一种引人遐想的韵味,让人不禁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容能承载这样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标题。整体而言,从包装到手感,这本书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实体书,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级别的呈现。我甚至花了好一阵子,只是单纯地欣赏了一下它的外观,那种沉甸甸的期待感,让我对即将开启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信心和敬畏。
评分这本书的装订质量,说实话,比我预期的要高出一个档次。我通常对书籍的“耐用性”不太抱有太高期望,很多新书读几次就感觉要散架了。但这本的锁线工艺做得非常扎实,我特意尝试着把它完全摊平在桌面上,它能非常顺畅地保持平整状态,这意味着在阅读那些需要横向展开的图文或需要全神贯注阅读的长篇大论时,我都不需要费力地用手去按压书页,极大地解放了我的双手,也避免了对书脊的过度拉扯。这种平摊性在查阅索引或来回翻阅进行对比阅读时尤其重要,它保证了阅读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度。而且,即便是翻阅最开始的几页和最后的几页,书页与书脊的结合处也未见任何松动迹象,这足以证明出版社在制作环节上投入了相当的成本和心血,确保了这本书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可以反复阅读的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