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苏轼诗集合注(精装)(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全三册)
定价:225.00元
作者:(宋)苏轼,(清)冯应榴 辑注,黄任轲,朱怀春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6-01
ISBN:97875325265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2.68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郭纶、初发嘉州、犍为王氏书楼、遇宜宾见夷牢乱山、夜泊牛口、牛口见月、戎州、舟中听大人弹琴、泊南牛口期任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二首、渝州寄王道矩、入峡、江上看山、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等内容。
目录
苏轼诗集合注目录编次从喳注本
前言
卷一
郭纶
初发嘉州
犍为王氏书楼
遇宜宾见夷牢乱山
夜泊牛口
牛口见月
戎州
舟中听大人弹琴
泊南牛口期任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
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二首
渝州寄王道矩
入峡
江上看山
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
留题仙都观
仙都山鹿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
絮蝶飞舞之类为比仍不使皓白洁
素等字次子由韵
严颜碑
屈原塔
望夫台
竹枝歌并引
八阵碛
诸葛盐井
白帝庙
永安宫
过木柜观
巫山
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
于行舟之上舟人以神之故亦不敢害
神女庙
过巴东县不泊闻颇有莱公遣迹
昭君村
新滩
新滩阻风
黄牛庙
虾暮培
出峡
游三游洞
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绝句
于洞之石壁明日至峡州吏又至意
若未足乃复以此诗授之
寄题清溪寺
留题峡州甘泉寺
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一十
卷一十一
卷一十二
卷一十三
卷一十四
卷一十五
卷一十六
卷一十七
卷一十八
卷一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附录一 王宗稷编苏文忠公年谱
附录二 新修补苏文忠公诗合注序
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套书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纸张触感和精装的质感,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经典的敬意。内页的排版疏朗有致,字体清晰易读,看得出出版社在装帧设计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绝非那种粗制滥造的批量印刷品。我本就是个对古籍装帧有执念的人,这本书的开本适中,拿在手里翻阅时,那种“捧读”的仪式感一下子就被拉满了。尤其是书脊上的烫金工艺,在书架上放着也很有气势,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和翻阅。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每一首诗的注释,但光是看着这一套书摆在那里,就觉得书房的文化气息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它更像是一件可以长久珍藏的艺术品,而非仅仅是阅读工具。我尤其欣赏这种对传统文化载体的尊重,让阅读体验本身也成了一种享受。希望内容也能匹配这顶级的装帧水准,带来一次穿越时空的精神漫游。
评分我比较好奇的是“注”的部分究竟达到了何种深度和广度。对于我们现代读者而言,苏轼的诗词固然朗朗上口,但其中夹杂的典故、历史背景、甚至是当时官场上的隐喻,往往是理解其深层含义的巨大障碍。如果注释只是简单地解释字面意思,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那种“吃透”了宋代文化的学者才能写出的注释——能把苏轼当年在黄州写下的诗,与他当时的处境、与他的朋友、甚至是与当时的哲学思潮联系起来。如果注释能提供多角度的解读,甚至可以收录一些历代名家的评语,让不同时代的目光在同一首诗上交汇,那才真正称得上是“集注”的意义所在。期待它能成为一本“可供研究”而非“仅供阅读”的工具书。
评分初翻阅时,我主要关注的是那“全三册”的体量,这不禁让我思考,要如何系统地梳理苏轼这位巨匠一生的诗歌创作脉络。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位诗人,不能零散地去读他的零篇断句,而必须在整体的语境和时间线上考察其心境的起伏。这套书的篇幅暗示着一种完整性,不知道编者是如何划分这三卷的?是按时间顺序,还是按题材主题划分?如果能清晰地勾勒出他从早年的豪迈到后期的旷达,乃至晚年对人生的深刻体悟,那才算真正抓住了苏轼的精髓。这种“大全集”式的编排,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提供了一个可以让你迷失其中,然后重新找到方向的“地图”。期待其中的引言或导读部分,能为我们这些略显浅薄的读者,提供一个可靠的导航系统,指引我们进入那片浩瀚的宋词海洋。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套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营造一种“沉浸式”的阅读环境。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能拥有一套如此厚重、需要全神贯注去对待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对抗。我计划在周末的午后,泡一壶清茶,关掉手机,就对着这套书慢慢地读。读的不只是诗句本身,更是一种对生活节奏的调整。苏轼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但他的文字却总能透露出一种超脱的豁达。我希望通过阅读这套书,能从他笔下汲取一份安顿内心的力量。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位高人老友,在你需要的时候,静静地陪伴你,用他跨越千年的智慧,与你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谈。这套书,是为那些愿意慢下来的人准备的精神食粮。
评分作为一个经常需要参考古代文献的业余研究者,我个人非常看重文献的可靠性和校勘的严谨性。苏轼的传世之作经过千年的流传和转抄,难免会有讹误和版本差异。这套书既然是“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中的一员,想必在底本的选择上是经过了慎重考量的。我希望它能采用权威的宋本或元本作为基础,并且在注释中能对一些存疑的字句做出清晰的说明和选择。否则,如果只是汇集了现成的一些注释而不进行再勘校,那新的读者可能就会被误导。一套好的古籍整理本,其价值首先体现在对文本的忠诚和审慎上。这种“看不见”的努力,恰恰是最能体现出版者和编纂者专业素养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