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党90年知识问答
定价:25.00元
作者:中央党校中史教研部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0100998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纪念中国党成立90周年,贯彻落实《冲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经中央同意,2011年1月25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少年中开展中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开展中史的学习教育活动。这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认真组织好、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中国党90年的发展历程与宝贵经验、辉煌成就与深刻教训、思想理论与精神价值,对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前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特点和主要矛盾是什么
 2.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发端、过程和意义是什么
 3.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4.如何认识李大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
 5.中国党早期组织有哪些,主要参加者是谁
 6.中国党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7.中国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西湖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次工人运动高潮的意义和教训是什么
 10.香港海员罢工的简要过程是什么
 11.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的简要过程是什么
 12.京汉铁路工罢工的简要过程是什么
 13.中国党领导的早期农民运动主要有哪些
 14.中国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5.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16.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怎样办起来的
 17.中国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8.五卅运动的爆发及意义是什么
 19.省港大罢工是怎样发生的
 20.毛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1.什么是中山舰事件
 22.整理党务案的经过及其危害是什么
 23.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经过及其意义是什么
 24.四一二反革命是怎样发动的
 25.中国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6.二次革命论的内容及其危害是什么
 27.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简要过程是什么
 29.八一南昌起义是怎样发动的,有什么意义
 30.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31.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有什么意义
 32.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33.广州起义是怎样发动的,有什么意义
 34.“左”倾盲动错误及其危害是什么
 35.中国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36.“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怎样提出来的
 37.中央九月来信的内容是什么
 38.古田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39.百色起义的经过及其意义是什么
 40.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及其后果是什么
 41.“左联”的成立及其贡献是什么
 42.毛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是怎样论述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
 43.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危害是什么
 44.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如何建立的
 45.中国工农红军是如何取得次反“围剿”胜利的
 46.中国工农红军是如何取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的
 47.中国工农红军是如何取得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的
 48.中国工农红军是如何取得第四次反“围剿” 胜利的
 4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怎样建立的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它不像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反而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在娓娓道来。我原以为历史书籍无非就是那些年代和事件的堆砌,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它把那些宏大的历史进程,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小故事串联起来,让人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吸收了大量的知识。特别是一些早期党史中的细节,以前总觉得模糊不清,现在通过书中巧妙的提问和解答,一下子变得清晰明朗。感觉作者在编撰这本书时,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去挖掘那些被忽略的角落,让历史的厚重感与鲜活感并存。读完后,对一些关键的历史转折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那种“原来是这样啊”的豁然开朗,是阅读过程中最令人兴奋的体验。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历史的独特视角,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探索更多背后的故事。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抱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需要的是一本既权威又易读的参考书,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的编排方式似乎考虑到了不同层次读者的接受能力。对于初学者,可以直接阅读问答部分快速建立基本认知;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则可以通过书中的延伸阐述去拓展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对于一些关键历史人物的侧面描写也相当精彩,这些“人”的故事让冰冷的历史瞬间有了温度。它展现的不是神坛上的完美形象,而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那些决策者所面临的真实困境和人性挣扎。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面能够映照出过去、反思现在的镜子。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它的实用性持保留态度的。毕竟市面上关于党史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是雷同的概述。然而,这本书的“知识问答”形式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不是强行灌输,而是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主动去思考和寻找答案。这种互动性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参与感。我发现自己常常在读完一个问题后,会先在脑海中构思自己的答案,然后再去看书中的解析,对比之下,学习效果简直是事半功倍。这种设计尤其适合碎片化时间的阅读,不管是通勤路上还是午休间隙,随时翻开一页都能有所收获。而且,问题的覆盖面非常广,从重大的政治决策到一些鲜为人知的组织建设的细节,都有涉猎,体现了编纂者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严谨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值得称赞,拿到手里很有分量感,纸张的质量也很好,这让阅读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们都知道,好的阅读体验往往能让人更沉浸其中。更重要的是,内容组织得非常清晰,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自然流畅,即便涉及到跨度较大的时间段,作者也能通过巧妙的过渡,确保读者不会感到迷失方向。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一些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语言,既保持了学术的准确性,又避免了过度使用晦涩的术语,做到了雅俗共赏。很多历史名词的首次出现和演变过程,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条,让人很容易建立起清晰的知识脉络。对于想要系统性梳理这一段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可靠的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小切口,大视野”。它没有试图用宏大的叙事来概括一切,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准的问题,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深入到历史的核心。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一些早期理论探索和路线争论的部分,这些内容在一般的通史中往往是一笔带过,但在这本书里却被细致地剖析了不同观点的碰撞与融合。这让我意识到,历史的进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曲折和思辨。这种深度挖掘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批判性思维,促使我去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仅仅接受“就是这样”。这种对细节的尊重和对思想交锋的呈现,让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了普通的普及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