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怎样做好地方党委工作
定价:25元
作者:中央办公厅法规局,中央组织部组织
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09907542
字数:131000
页码:2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00册以上可拨打电话010-89113903
内容提要
为进一步帮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理解《条例》,更好推动《条例》的贯彻落实,我们编辑了《怎样做好地方党委工作:省市县三级党委书记谈学习贯彻<中国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该书主要收录了《条例》文本及印发通知、省市县党委书记学习体会文章和有关评论、解读文章,供大家在学习贯彻《条例》时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各部委党组(党委),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单位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地方党委制度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重要组织制度,完善这项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省市县三级地方党委作为本地区的领导核心,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上居于关键位置、负有重大责任。地方党委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地方党委领导能力必须进一步提高。
1996年4月中央印发的《中国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对加强和改善地方党委领导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该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党中央决定予以修订。现将修订后的《中国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条例》深入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改革精神,突出地方党委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健全地方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制度基础,完善地方党委运行机制,是新形势下做好地方党委工作的基本遵循。《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党委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方各级党委要按照《条例》要求,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相结合,坚持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和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相结合,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党委领导和支持保证依法履行职责相结合,确保在本地区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要全力抓好《条例》的学习贯彻,中央组织部要会同中央党校等单位,通过举办专题研讨班、培训班等方式,深入抓好《条例》的学习培训;地方各级党委要对《条例》的学习贯彻工作作出专门安排,通过深入系统学习,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刻理解《条例》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不断提高运用《条例》做好党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中央办公厅要会同中央组织部等单位抓好督促落实,适时对《条例》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条例》中的重要情况和建议,要及时报告党中央。
……
序言
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安排,展现出一种由宏观到微观、再到实践运用的清晰脉络,读起来逻辑性极强,令人信服。它似乎不是简单地罗列政策条文,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地方党委工作方法论”。开头部分对当前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笔力遒劲,切入点精准,为后续提出具体的工作方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目标设定”时所采取的辩证思维,既强调了上级精神的贯彻,又充分考量了地方特色和实际困难的平衡艺术。这种“既要又要”的复杂平衡,被作者梳理得井井有条,让人不得不佩服其深厚的政策理解和实践经验。随后,在谈及具体执行层面,书中深入剖析了不同层级、不同部门间的协同机制,细节之处,可见功力。比如,对于一些容易产生“责任真空”的关键环节,作者给出了非常具体的问责和督导流程设计,这对于实际操作层面的人员来说,无疑是极具指导价值的“操作手册”。读完全书,我感觉自己对地方政治运作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碎片信息,而是一个相互关联、严丝合缝的系统。
评分作为一名对治理体系感兴趣的观察者,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风险预警与危机应对”的部分。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堪称全书的亮点之一。作者似乎深谙“防患于未然”的古训,将地方党委可能面临的舆情风险、经济波动风险乃至突发公共事件等,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梳理和建模。更令人称道的是,书中不仅指出了“风险点”,更提供了详尽的“应对矩阵”。这个矩阵的设计非常巧妙,它根据风险的等级和性质,预设了不同层级干部的响应时间、信息上报路径以及初期的舆论引导策略,展现出高度的系统性和前瞻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强调“底线思维”的同时,也留出了“创新空间”,鼓励地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更贴近民情的治理模式。这种既要守住江山,又要开疆拓土的平衡感,是这本书区别于一般教科书的关键所在,它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专业素养。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进式的,初读时可能会觉得信息量较大,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铺垫,但坚持下去,其内在的精妙之处会逐渐显现出来,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维度治理艺术的大门。它不是那种读完就能立刻让你成为专家的速成指南,而更像是一部需要常年翻阅、时时对照的工具书和思想指南。我发现,每一次重温某些章节,都会因为自身实践经验的增加,而获得新的理解和共鸣。例如,对于“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这一议题,书中通过对历史经验和当代案例的交叉对比,揭示了作风问题背后的深层体制动因,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个人道德滑坡。这种穿透表象、直击本质的分析能力,让这本书的阅读价值超越了时效性,具备了长久的生命力。它成功地将宏大的政治理想与琐碎的日常管理工作连接起来,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工作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努力的方向。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语言风格上,保持了一种高度的严肃性与说服力,没有采用那种过于口号式或空泛的宣传腔调,这对于提高读者的接受度和信任感至关重要。作者行文稳健,用词精准,如同外科手术般,直指问题的核心,绝不拖泥带水。它更像是一份详尽的“诊断报告”加上“治疗方案”,而不是简单的“鼓劲大会”。例如,在探讨如何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时,书中没有停留在强调“重要性”上,而是细致分析了当前导致凝聚力薄弱的几个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和组织结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微调”建议。这种“研究型”的写作手法,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每次读到一些深刻的见解时,我都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深意,甚至会拿起笔在旁边做些批注,试图将书中的理论框架与我所了解的现实案例进行比对。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敢于触及那些“难啃的骨头”,并给出扎实的、经得起推敲的解决思路。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颇有心思,封面那一抹沉稳的红色,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力量。初翻开时,那种略带粗粝感的纸张触感,让人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的痕迹。我特别留意了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处理得当,即便是初次阅读这类题材的读者,也不会感到阅读上的压迫感。作者在章节标题的选取上,也显示出一种精心打磨的痕迹,那些凝练而有力的词语,往往能精准地概括出该部分的核心议题,激发读者深入探究的欲望。例如,某个关于组织建设的章节标题,就使用了“铸魂”、“固本”这类词汇,读来便让人心头一震,知道接下来的内容绝非泛泛而谈的理论堆砌。而且,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的阐释,往往配有清晰的逻辑框架图或表格,极大地提升了理解的效率。这本书的编排思路,显然是站在如何让“基层工作者”更有效地吸收和应用这些知识的角度来设计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献汇编的层面。这种对读者体验的重视,让一本严肃的政治理论读物,变得触手可及,值得细细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