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航空武器装备信息一体化
定价:28.00元
作者:杨根源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1180638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围绕航空武器装备信息一体化这一萌生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的概念,研究了航空武器装备信息一体化理论的相关问题,分析了与航空武器装备信息一体化紧密相关的新技术群,勾画了航空武器装备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层次,探讨了航空数据链对航空武器装备系统的支持作用,探索了采用AHP坪价模型评估航空装备一体化信息系统效能的方法,并就信息化军事人才方阵的构建、运用等进行了探讨,并给出若干建议。后,就航空装备信息一体化的军事作战理论的需求进行了探讨。
    该书思想先进、深邃,紧紧抓住战斗力建设这一核心,利用多种手段、从多个侧面讨论航空装备信息一体化对航空兵作战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把信息化与一体化紧紧结合在一起,为航空兵信息化建设和作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对部队建设和未来作战将起到指导作用。
目录
章 现代战争中的航空兵
  1.1 陆军航空兵
    1.1.1 主要作用
    1.1.2 兵力组成和主要任务
    1.1.3 兵力运用原则
  1.2 海军航空兵
    1.2.1 主要作用
    1.2.2 兵力组成和主要任务
    1.2.3 兵力运用原则
  1.3 空军航空兵
    1.3.1 主要作用
    1.3.2 兵力组成和主要任务
    1.3.3 兵力运用原则
  1.4 现代空中作战的主要特点及战法
    1.4.1 主要特点
    1.4.2 战法上的几个新变化
  1.5 未来作战中航空兵的地位、任务与面临的挑战
    1.5.1 陆军航空兵在未来作战中的地位、任务与面临的挑战
    1.5.2 海军航空兵在未来作战中的地位、任务与面临的挑战
    1.5.3 空军航空兵在未来作战中的地位、任务与面临的挑战
  1.6 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
    1.6.1 注重提高体系作战与网络中心战能力  
    1.6.2 注重航空与航天的结合发展
    1.6.3 注重航空装备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1.6.4 注重攻击能力的提高
    1.6.5 航空装备将向无人化发展
第2章 航空装备信息一体化理论
  2.1 航空装备信息一体化
    2.1.1 航空装备信息一体化的提出
    2.1.2 航空装备信息一体化的概念
    2.1.3 航空装备信息一体化的实质
  2.2 航空装备一体化信息系统
    2.2.1 系统的构成
    2.2.2 系统的作用
    2.2.3 系统的地位
    2.2.4 系统的优势
    2.2.5 系统的层次
    2.2.6 系统的特征
    2.2.7 系统发展趋势
  2.3 航空装备体系的总体优化
    2.3.1 航空装备体系总体优化的概念
    2.3.2 航空装备体系总体优化的内容
    2.3.3 航空装备信息一体化对装备体系优化的要求
  2.4 航空装备信息一体化中军事人员的作用
    2.4.1 军事人员的地位
    2.4.2 对军事人才的需求
第3章 航空装备信息一体化技术
  3.1 信息采集技术
    3.1.1 电磁信号侦察技术
    3.1.2 目标探测技术
  3.2 信息处理技术
    3.2.1 数据融合技术
    3.2.2 高速并行处理技术
    3.2.3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3.3 信息组网技术
  3.4 系统安全技术
  3.5 目标探测技术
  3.6 导航定位技术
  ……
第4章 航空装备一体化信息系统
第5章 航空数据链系统及建设
第6章 空中作战平台信息化
第7章 机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第8章 机载制导武器
第9章 航空装备一体化信息系统效能评价
0章 航空装备一体化信息作战效能
1章 航空信息化军事人才方阵的构建
2章 航空装备信息一体化对作战理论的需求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杨根源,男,1965年11月生。山西河曲人,1986年7月原阜新矿业学院本科毕业,1989年4月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硕士毕业。1999年7月国防大学博士毕业,获军队指挥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统筹学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学会军队指挥分会、中国航空学会会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装备发展趋势的观察者,我对这本书中关于“演进路线图”的描绘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采取一蹴而就的理想化描述,而是非常务实地分析了不同技术成熟度下的实施路径。他清晰地划分了不同代际信息系统的特征差异,并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从传统固网向敏捷、弹性的云边协同架构转型的必要性和挑战。这种对技术路线的现实评估,极大地增强了这本书的可信度。例如,在谈到面向未来的“自主协同作战网络”时,作者并没有回避当前在可靠性、抗干扰性方面存在的重大技术瓶颈,而是提出了多层次的冗余和韧性设计思路。这种既有远见又脚踏实地的写作手法,使得这本书成为了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行业参考资料,对于规划未来几年技术投入和研发重点,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评分读完这本关于信息一体化的著作,我的第一感觉是,作者在技术层面的功底极其扎实,但又不失对工程实践的关怀。书中对几个核心技术栈的剖析,比如实时数据链、分布式处理架构以及安全加密协议,都给出了非常具体且可操作的视角。我特别欣赏它在描述“一体化”过程时,所采用的模块化思维。它清晰地勾勒出从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到决策支持的各个环节,并且指出了当前系统面临的兼容性难题和标准缺失的困境。与市面上很多只停留在概念介绍的书籍不同,这里有大量的案例分析,虽然是理论性的推演,但能感受到背后是经过大量工程经验打磨的。对于一个致力于理解信息系统工程的人来说,书中对于“数据孤岛”的解构,以及提出的一系列可能的集成路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框架。这让我明白,信息一体化绝非简单的网络连接,而是一个涉及标准、协议、算法乃至组织结构的系统性工程。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对“信息”本身价值的重新定义。它不再仅仅是辅助作战的工具,而是成为了一种新的“作战要素”。作者通过对信息安全、信息对抗和信息价值链的深入挖掘,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书中对信息“可信度”和“时效性”如何直接影响火力投送效率的量化分析,非常具有说服力。它迫使读者跳出传统的装备思维定势,去思考如何最大化信息流的“熵减”效应。特别是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数据治理和标准化建设的论述,虽然听起来有些偏向管理学,但恰恰是信息一体化能否成功的基石。这本书提供了一种从顶层设计到执行细节都考虑周全的系统性视角,对于任何想要在这个领域深耕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它引导我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从“有什么武器”转向了“如何用好信息流来驱动武器”。
评分这本《航空武器装备信息一体化》的书,我一口气读完了,感觉受益匪浅。首先,从宏观的战略层面来看,作者对未来战争形态的理解非常深刻。他没有拘泥于眼前的技术细节,而是着眼于如何构建一个适应未来复杂电磁环境和高度互联的作战体系。书里提到的“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的理念,不仅仅是口号,而是通过详尽的论述,展示了信息融合在提升整体作战效能中的关键作用。比如,对于跨域协同、多源数据融合的分析,让我对现代航空作战的复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的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尤其是在讨论如何打破传统的信息孤岛,实现从传感器到射手(Sensor-to-Shooter)的无缝衔接时,那种前瞻性的洞察力令人印象深刻。这本书不是一本教人具体操作的指南,而更像是一份深刻的行业蓝图,激发了我对信息技术如何重塑航空作战模式的思考。它让我意识到,未来的竞争,比拼的不再是单一的“平台”性能,而是整个信息链的韧性和效率。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和叙事节奏,与我以往接触的某些官方技术手册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篇由资深行业专家撰写的深度观察报告。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尤其是在论述“人和信息系统”的交互界面时,展现出一种近乎哲学的思考。他强调了人在闭环中的核心地位,指出信息过载和认知负荷是当前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书中对人机协作模式的探讨,尤其是对人工智能在决策辅助中的角色定位,非常贴合当前的发展趋势。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态势认知”的章节,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识别算法,而是深入分析了如何将异构信息源整合成一个统一、可信赖的战场态势图景。这种关注“理解”而非仅仅是“显示”的态度,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未来指挥控制艺术的论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