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谁主沉浮——移动互联网+新浪潮
定价:49.00元
售价:33.3元,便宜15.7元,折扣67
作者:向坤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1212599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传统PC互联网的延伸,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内涵还将继续扩大,将延伸到各种移动终端的载体上。本书分析了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竞争态势和趋势,指出移动互联网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是一次重大的革命,在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的背景下,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未来将影响到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社会结构,并将形成新的社会文化和社会互动机制。工业4.0和互联网 ,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对于产业前端的影响进一步提高。
目录
章 移动互联网是中国经济的重大机遇
节 PC互联网拐点已到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更加贴近生活场景
第三节 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软硬结合成为大未来
第四节 移动互联网在对各个行业进行改造
第二章 从移动互联网到智能硬件
节 谷歌的智能硬件尝试
第二节 中国的智能硬件尝试
第三节 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硬件的难点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节 移动互联网对于个人的影响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文化的形成
第三节 移动互联网重新构建社会
第四节 消费社会的重新构建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将重新形成互联网行业的生态圈
节 各大巨头通过并购争抢未来
第二节 各大互联网公司各有盲点
第三节 越来越激烈的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
第四节 下一个巨头如何诞生
第五章 面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管理转型
节 互联网企业的管理转型
第二节 海尔的制造业管理变化实践
第三节 的管理经验
第四节 国企的移动互联网价值
第六章 对于未来管理的思索
节 组织的变化
第二节 群体智慧
第七章 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后工业社会的加速和工业4.0
节 进入后工业社会
第二节 后工业社会的挑战
第三节 工业4.0的原理
第四节 有中国特色的工业4.0
作者介绍
向坤
现任某网络媒体频道主编,《时代周报》,《每日经济新闻》,《消费者报道》等媒体专栏作家或特约撰稿人,有多年在通信行业的工作经历,书评人,畅销书《决胜移动终端》译者,有多年电信行业工作经验,在百家,柴网,品途网,钛媒体,搜狐IT等有网络专栏。参与2014年版和2015年版《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的撰写。热爱互联网,热爱阅读,写作,思考。微信公众号向远之。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质感,封面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醒目的金色标题,一下子就把人拉入了一种既古典又充满现代科技感的氛围之中。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纸张的选择,那种微微泛着哑光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翻阅时,指尖传来的触感非常舒服,完全没有廉价书籍那种生硬感。内页的排版也看得出是用心设计的,字体大小和行距把握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而且,这本书的装订非常结实,不用担心读几次就会散架。这种对实体书本身的重视,让阅读体验从一开始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感觉作者和出版社对这本书的内容是抱有极大的敬意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传递信息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在于它构建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在快速迭代的今天,我们很容易被眼前的热点所迷惑,只关注‘现在’正在发生什么。然而,这本书巧妙地将当下的碎片现象,放置在了更长远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去考察,使得读者能够跳出“短视”的陷阱。它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行业如何崛起,更是在探讨这种崛起背后的深层社会规律和人性驱动力。这种超越时空的洞察力,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我感觉自己不仅是了解了某个领域的发展史,更是获得了一种观察和判断未来趋势的思维工具。读完后,心中那种对世界运行规律的困惑感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晰的、充满掌控感的认知,仿佛站在高处,对全局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评分初次翻开书页,我就被其中流畅而富有洞察力的叙事风格深深吸引住了。作者似乎拥有将复杂概念庖丁解牛般的魔力,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行业术语和技术演变脉络,在他的笔下变得清晰、生动,甚至带上了一种史诗般的韵味。行文间,时不时会出现一些精妙的比喻,它们精准地捕捉到了时代变迁中的那种微妙的张力与矛盾。比如,他对某些关键转折点的描述,仿佛能让人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真切感受到决策者们在迷雾中摸索时的那种心路历程。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填鸭式的说教感,更像是在聆听一位经验丰富、富有远见的智者在娓娓道来他观察到的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节奏把握得张弛有度,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辟的见解。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范,逻辑性强到令人拍案叫绝。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时间线或技术点,而是构建了一个宏大而严密的分析框架,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宏观的时代背景梳理,到中观的产业生态解构,再到微观的个体实践案例剖析,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衔接得天衣无缝,犹如精密的齿轮咬合,推动着整体论点的不断深化。特别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处理不同视角观点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审慎和平衡,他既不盲目乐观,也不过度悲观,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静的客观态度,去审视每一个浪潮背后的驱动力与潜在风险。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而稳固的认知体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碎片化的信息收集上。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语言,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掷地有声”,它充满了力量感和穿透力。作者似乎非常注重词汇的选择,很少使用那些空泛的、缺乏实际意义的套话。相反,每一个句子都像是经过仔细锤炼的,准确地传递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度和力度。尤其是在论述那些具有颠覆性的市场变化时,那种强烈的文字冲击力让人感到振聋发聩,仿佛正在亲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文风并非一味地激昂澎湃,它在关键时刻也会展现出一种沉稳老练的大家风范,使得整本书的基调既有激情又有深度,既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又能给予坚实的理论支撑。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对很多曾经习以为常的现象,都有了一种全新的、更具批判性的解读角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