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
定价:33.00元
作者:马莹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117096089
字数:433000
页码:28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有物质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还要有心理基础。关注人的心理和谐,才能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因为个人是社会的基础,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就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每个人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以及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生命资源,懂得调整自己、维护健康的方法,学会一些科学、有效的自我调节技术。
当代中国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与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也是社会中活跃、敏感的群体,他们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的中坚力量。大学阶段是人格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但是,由于大学生生理及心理趋于成熟与社会经验不成熟之间的矛盾,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他们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课题,复杂的社会变化和自身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严重者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近年来大学生中由于心理问题或心理因素引发的休学、退学等情况,乃至自杀、等恶件也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环境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在高校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予以疏导和调节,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将十分重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情绪的认识与管理”的深入剖析,以及提供的实用方法。我一直认为,了解自己的情绪是解决很多心理问题的前提,但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就给了我一个清晰的框架。它不仅详细阐述了不同情绪的生理和心理表现,还强调了情绪并非好坏之分,而是我们内心发出的信号。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情绪识别”的练习,作者设计了许多情境,引导我们去觉察自己当下的情绪,并尝试用更准确的词语来描述它。这对于我这个过去常常将所有负面情绪都笼统地称为“不开心”的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在情绪调节方面,书中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技巧,比如“正念练习”、“情绪日记”以及“寻求专业帮助的适当时机”。我尝试了其中的一些方法,发现确实能帮助我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而不是被它们吞噬。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而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们去认识、理解并最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评分这本书在探讨“学业压力与应对”的部分,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学业的压力是多么巨大,考试、论文、未来规划,常常让人应接不暇。这本书则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触及了我们最真实的痛点。它没有空泛地讲道理,而是提供了许多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时间管理”的讲解,作者介绍的“四象限法则”以及“优先级排序”的技巧,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另外,书中关于“考试焦虑”的缓解方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作者不仅解释了考试焦虑的成因,还提供了多种放松技巧,比如“渐进式肌肉放松法”,以及“积极自我对话”的练习,这些都让我感觉更有信心去面对考试。而且,书中也关注到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拖延症”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分解任务法”和“奖励机制”。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贴心的学长学姐,用过来人的经验,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应对学业挑战,并在压力中找到成长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治愈的力量,淡雅的色彩和柔和的字体,仿佛在悄悄地诉说着一个关于内心平和的故事。我最欣赏的是它在讲解一些基础心理学概念时,并没有使用枯燥乏味的学术语言,而是穿插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比如,书中在解释“认知偏差”时,就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滤镜”的比喻,让我们知道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现实,是被自己的思维方式过滤过的,这让我对自己的思维模式有了更深刻的反思。而且,作者在讨论压力管理的部分,提供的建议也并非千篇一律的“深呼吸、冥想”,而是结合了不同人群可能面临的困境,给出了更具操作性的方法,比如针对学习压力的“番茄工作法”的改良应用,以及针对社交压力的“积极倾听”技巧的详细指导,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实用。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情绪调节的艺术疗法入门,虽然篇幅不长,但寥寥数语,就足以勾起我对绘画、音乐等方式来抒发情绪的兴趣。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朋友,用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内心世界的大门,也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工具,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应对挫折与失败”这个主题上的处理,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们都知道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如何在高压和失意中站起来,却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技能。这本书并没有回避困难,而是直面它,并提供了一系列非常有建设性的方法。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韧性”时,所引用的那些历史人物的案例,他们的经历充满了戏剧性,却也展现了惊人的毅力。这让我意识到,挫折并非终点,而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积蓄力量的契机。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认知重构”的技巧,教我们如何识别和改变那些消极的、不合理的想法,从而避免陷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我尝试着运用书中提到的“ABCDE模型”来分析一些令我困扰的事件,发现它真的能帮助我更客观地看待问题,并找到积极的应对策略。另外,关于“寻求支持”的部分,作者也强调了建立和维护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具体的建议,比如如何更好地与家人、朋友沟通自己的需求。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过来人的经验,指导我们如何在风雨中坚定前行。
评分我一直对心理学领域充满好奇,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学习途径,很多碎片化的信息让我感到困惑。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空白。它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尤其是在“人际关系”这一章节,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不同关系模式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互动。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同理心”的讲解,书中不仅定义了同理心的重要性,还提供了许多练习同理心的具体方法,比如“换位思考练习”和“主动倾听练习”,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在与朋友的沟通中,总是觉得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这本书则帮助我找到了症结所在,并提供了改善的方向。此外,书中关于“自我成长”的探讨也让我深受启发。它鼓励读者去发掘自身的潜能,拥抱不完美,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书中提出的“目标设定与执行”的方法,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长期规划,并着手制定更具可行性的计划。这本书就像一座灯塔,在迷茫的心理学海洋中,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