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吴骚合编(全2册)
定价:208.00元
作者:(明) 张楚叔, (明) 张旭初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010526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珍贵版本:明崇祯十年刊本(丁丑,1637)
珍贵版画:22幅
收藏家藏本:钤印:卷首“瞿安眼福”(吴梅藏印)“霜厓”“瞿安读藏印”“长洲吴氏藏书”。
长印“苏州吴梅,字瞿安别号霜厓1884—1939藏书”
藏书家题跋:吴梅(霜厓)题跋。
内容提要
珍贵版本:明崇祯十年刊本(丁丑,1637)
珍贵版画:22幅
收藏家藏本:钤印:卷首“瞿安眼福”(吴梅藏印)“霜厓”“瞿安读藏印”“长洲吴氏藏书”。
长印“苏州吴梅,字瞿安别号霜厓1884—1939藏书”
藏书家题跋:吴梅(霜厓)题跋。
目录
作者介绍
张楚叔名琦,号骚隐居士,又号白雪斋主人,武林(今浙江杭州)人。精词曲,富收藏。除《吴骚合编》外,另撰有《南九宫订谱》,已不传。张旭初为张楚叔从弟,号半岭道人,又号岭樵,事迹不详。
文摘
序言
天呐,最近终于淘到一本让我心神为之一振的书,虽然它不是我最初想找的古典名著,但这份意外的收获却让我惊喜连连。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别出心裁,那种厚重的纸张质感,拿在手里仿佛就能触摸到时光的纹理。我本来对这类文集型的书籍总是抱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排版却异常清晰,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令人愉悦的节奏感。更让我惊喜的是,它收录了一些我此前未曾听闻的古代文人笔记,那些小故事,那些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摹,简直就是一扇通往古代市井百态的窗口。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园林艺术的那几篇,作者的笔触如画,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古人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那种闲适、那种雅致,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读起来简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哲思,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对“慢生活”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向往。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其内容的堆砌,更在于它所营造出的一种沉静的阅读氛围,让人愿意放下手机,与古人的智慧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我得说,这次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意料之外的“知识探险”。原本只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入手,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完全被书中那种层层递进的叙事结构所吸引。这本书的选材非常具有独到眼光,它并没有过多纠缠于那些被反复解读的宏大历史事件,反而将笔墨集中在了那些被历史洪流冲刷后显得有些模糊的“边缘人物”身上。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古代匠人精神的探讨,那些关于雕刻、制陶的细节描写,那种近乎偏执的对完美的追求,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这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展现。作者的文笔带着一种老辣的沉稳,他懂得如何运用看似平实的语言,去撬动读者内心深处对“专注”的敬畏。我甚至在想,如果现代社会能够回归到这种对事物本质的深耕,我们会有多少“浮躁”能够被安抚。这本书的深度,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在于它能让你在合上书页后,久久不能忘怀那种被触动的感觉,它像一把细密的梳子,梳理着你对“认真生活”的理解。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某些部分读起来需要一点耐心,但一旦适应了那种古典的语境,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惊人的智慧。它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读物,更像是一坛需要时间去品味的陈酿。我最喜欢它那种不动声色的幽默感,那种只有在深入理解了文化背景后才能捕捉到的会心一笑。有些篇章探讨的是古代士人的交游和情感,那些信件往来、诗酒唱和之间的情谊,让我对“君子之交淡如水”有了全新的体会。那种相互的尊重、彼此的欣赏,是建立在共同的精神追求之上的,与如今功利性的社交网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遗失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深沉的情感联结?作者对人性的洞察力极其敏锐,即便是几百年前的文字,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共鸣,仿佛他们也在用另一种方式,向我们诉说着不变的人间真情。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布满尘封宝藏的旧书房。整体的装帧和印刷质量都非常考究,这对于我们这些老派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种享受。我最欣赏的是它在注释和校勘方面所下的功夫,那些细微的考据,那些对疑难词汇的精准解释,都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使得原本可能显得高冷的古代文本,变得平易近人了许多。我尤其赞赏其中对于古代文学流派之间相互影响的梳理,脉络清晰,逻辑严谨,完全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枯燥乏味。它不是生硬地罗列观点,而是通过对具体文本的细致比对,让你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忍不住去查阅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这本书仿佛成了一张引人入胜的地图,引导着我深入探索更广阔的知识领域。这种被引导、被激发求知欲的感觉,是阅读体验中最为珍贵的部分之一。
评分我是在一个雨天的下午,偶然间翻开这本书的,那份宁静与书中描绘的意境完美契合。这本书的选材范围极其广泛,从宫廷礼仪到民间传说,都有涉猎,展现出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气象。我特别欣赏它在描述古代节日习俗时的那种生动感,每一个细节都被勾勒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香火味和食物的香气。这种对“生活细节”的尊重和记录,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文化保存工作。它让我这个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对“传统”不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具象化为那些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仪式和习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能感知到我们文化根脉的深厚和韧性。这是一次非常充实且有意义的阅读旅程,它让我对“文化传承”有了更深一层的敬畏之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