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列子(足本 典藏) [战国] 商鞅,列御寇 9787531733676

商君书列子(足本 典藏) [战国] 商鞅,列御寇 978753173367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战国] 商鞅,列御寇 著
图书标签:
  • 先秦哲学
  • 法家
  • 道家
  • 商鞅
  • 列子
  • 典籍
  • 历史
  • 文化
  • 战国
  • 古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1733676
商品编码:2966579813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商君书列子(足本 典藏)

定价:15.00元

作者: 商鞅,列御寇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31733676

字数: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商君书列子(足本·典藏)》收录了《商君书》《列子》这2部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商君书》是阐述法家思想理论、政治主张的重要作。《列子》是一部奇书,内容较为驳杂。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目录


商君书
商君书卷
更法
垦令第二
农战第三
去强第四
商君书卷第二
说民第五
算地第六
开塞第七
商君书卷第三
壹言第八
错法第九
战法第十
立本第十一
兵守第十二
靳令第十三
修权第十四
商君书卷第四
徕民第十五
刑约第十六
赏刑第十七
画策第十八
商君书卷第五
境内第十九
弱民第二十
御盗第二十一
外内第二十二
君臣第二十三
禁使第二十四
慎法第二十五
定分第二十六

列子
天瑞
黄帝第二
周穆王第三
仲尼第四
汤问第五
力命第六
杨朱第七
说符第八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商君书》与《列子》是先秦时期两部极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它们分别代表了法家和道家的重要思想流派。这两部著作,虽然作者和时代背景有所不同,但都以其深刻的哲学洞察和政治智慧,对中国古代乃至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君书》,又名《君臣》、《法经》等,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思想集成。商鞅,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时期辅佐秦国变法图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深刻理解并实践了君主集权、法治强国的理念。《商君书》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法”、“术”、“势”的结合,认为强大的国家必须建立在严密的法制和君主绝对的权力之上。 全书内容丰富,论述严谨,主要围绕着富国强兵、统一律令、抑制私权、鼓励耕战等方面展开。书中反复强调“事在法令”,认为法令是治国的根本,必须明确、统一、严厉,且人人遵守,无论贵贱。商鞅主张“明赏罚”,认为赏罚的明确与严酷是激励民众、维护统治的根本手段。他反对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认为这些空泛的言论不利于国家统一和人民服从。相反,他认为“耕战”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动力,鼓励民众专注于农耕以增加粮食产量,投身军旅以强大国力。 《商君书》中对于“势”的论述也极为重要,它强调君主应善于利用权势,保持超然地位,不轻易表露情感,从而驾驭臣下,维护统治的权威。书中对“术”的探讨,则侧重于君主如何运用策略和手段来管理国家和臣民,如何防止臣下的欺诈和权力滥用。例如,“君不密则失身,臣不密则失命”的思想,便是强调君主保密的重要性,以及对臣下言行举止的警惕。 商鞅的法家思想,以其实用主义和效率至上著称。他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实力,而实力的提升则有赖于清晰的规章制度和强大的执行力。他提出的“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等政策,直接有效地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壮大,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君书》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揭示了权力运作的逻辑,以及国家机器如何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来维持秩序和实现目标。虽然其思想带有一定的冷酷和功利色彩,但其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洞察,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与《商君书》的法家思想截然不同,《列子》,又名《冲虚经》,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作者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相传他“不持于有,不抑于无”,崇尚“无为而治”,追求顺应自然,逍遥自在的哲学境界。与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庄子》并称为“三玄”,是道家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列子》全书共八篇,以寓言故事和哲学思辨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道家的核心思想,包括“天人合一”、“虚无”、“自然”、“顺应”、“无为”等。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故事,形象地展现了道家对于宇宙人生、道德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思考。 “天人合一”是《列子》中反复强调的观念。它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发展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书中充斥着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例如对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的描绘,都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顺应。列子所倡导的“顺应”之道,并非被动的消极,而是积极地融入自然的运行之中,达到“与道同游”的境界。 “虚无”在《列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并非指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一种超越具体形态、无形无相的本源状态。列子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道”所生,而“道”是虚无的、不可言说的。只有达到“虚”的境界,才能体悟宇宙的真谛,摆脱物欲的束缚。他提倡“坐忘”、“心斋”,便是通过排除杂念,达到精神上的虚静,从而与道相通。 “无为”是道家政治哲学的核心。列子认为,最好的统治者应该是“无为而治”,即不强加干涉,顺应民众的自然倾向。他反对严刑峻法和过度干预,主张让社会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书中通过一些寓言故事,例如“歧路亡羊”、“管鲍分金”等,揭示了人为干预可能带来的混乱和失误,以及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列子》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富含哲理,常常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构思,将深奥的哲学思想阐释得通俗易懂。书中的故事,或幽默诙谐,或发人深省,都体现了作者的智慧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例如,“愚公移山”的故事,并非仅仅歌颂坚持不懈,更是暗含了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道理,只有顺应时势,方能真正实现目标。 总体而言,《商君书》与《列子》这两部著作,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前者追求通过制度和权力来实现国家富强和统治稳固,是现实主义政治哲学的典范;后者则倡导顺应自然,追求精神自由和个体逍遥,是理想主义的哲学追求。《商君书》侧重于“如何治理国家”,而《列子》则侧重于“如何安顿人生”。它们的并行和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丰富多彩的面貌。 这两部经典,虽然风格迥异,但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家的思想,在历代王朝的政治实践中都有所体现,其强国富民的理念,至今仍被广泛讨论。而道家的思想,则渗透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艺术审美和处世哲学。阅读《商君书》与《列子》,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复杂性,以及中国人在追求外在秩序与内在自由之间的不懈探索。它们是了解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重要窗口。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太多粗制滥造的版本实在有些厌倦了。很多古代文献的整理,要么是注释过于繁琐,让人在阅读主文时频频被打断;要么就是校对马虎,错别字连篇,极大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性。这本《商君书列子(足本 典藏)》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它在“足本”二字上的坚持,以及对阅读舒适度的把握。我花费了一些时间研究了它的导读部分,发现编者在保持原文风貌的同时,做了必要的现代人可读性的优化,这对于非专业的古代文献研究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做到了既不失学术的严谨性,又能让普通爱好者轻松入门。我特别欣赏这种平衡的艺术。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能够沉下心来阅读如此凝练且富有力量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对抗喧嚣的方式。这本书的体量,也意味着我需要投入相当长的时间去消化,这正是我所期待的——一场深入心灵的漫长旅程。

评分

当我把这本新到的典藏书放在我那堆放着哲学和历史类书籍的架子上时,它立刻以其低调而内敛的格调融入了整体的氛围。我这个人对书籍的“气质”非常看重,它必须与我书房里其他严肃的藏书相匹配。这本的版式设计非常克制,没有过多花哨的插图或装饰,所有的重点都集中在文本的清晰呈现上。我喜欢这种朴素的、以内容为王的出版理念。对于我来说,阅读这些关于权力与生存智慧的古籍,不是为了追赶潮流,而是为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用先贤的经验来校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每次翻开,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精神上的“体检”,审视自己的认知框架是否依然坚固。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密度,足以让我度过好几个宁静的周末,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领悟,这才是实体书无可替代的价值所在。

评分

我一直坚信,要理解一个时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结构,就必须深入阅读那个时代最核心的制度文本和哲学思考。这本典藏本的装帧设计,特别是那个略显粗粝却质感十足的封面,让我联想到古代士大夫在竹简旁秉烛夜读的场景。每一次指尖拂过书脊,都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重量感。我最近正在研究古代的刑名法制与道家思想的相互张力,这本书的组合恰好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对比样本。一者强调刚性的结构,另一者则推崇自然的运行。我希望通过对这两部分思想的并置研读,能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治”与“道”的辩证关系。这种跨文体的对比阅读,远比单一阅读某一派系的文本来得更为深刻和立体,这本书的选目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评分

最近在整理我的私人书房,发现有几本旧书的书页已经泛黄,边缘有些磨损,但每当翻开它们,那种熟悉的油墨香和文字的触感总能带来一种别样的慰藉。我特别喜欢这种带有年代感的阅读体验,它让我想起当初第一次接触这些思想经典时的那种震撼与好奇。这本典藏版,虽然是新印的,但其选择的字体和墨色,却很好地模拟了那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更好地专注于文字本身,而不是被过于现代的排版分散注意力。我喜欢将这类思想性极强的著作放在一起,形成一个体系。阅读时,我会习惯性地在旁边备着笔记本,随时记录下那些触动我的段落,尝试用现代的语言去解析古人的深意。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是阅读经典最大的乐趣所在。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的这个“思想角”增添了一块重要的基石,其内容质量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

这本厚重的典籍摆在案头,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庄严的气息,仿佛能让人瞬间穿越回那个思想激荡的战国时代。初翻开扉页,那细密的铅字和精良的装帧就让人感受到出版方的诚意。我一直对先秦诸子的思想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构建了早期国家治理理论的大家,他们的智慧即便在千年之后读来,依然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无论是纸张的质感还是排版的疏密,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阅读体验极佳。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古籍重印本,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拿到手中的那一刻,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去探寻那些关于法治、权谋与人生哲学的深刻见解。我期待着在这本典藏本中,能找到解读历史迷雾的钥匙,并从中汲取智慧,以应对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复杂挑战。这本书的厚度本身就是一种承诺,承诺着内容的详实与完整,让人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