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长白山森林研究
定价:120.00元
作者:郑小贤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0387583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长白山林区是我国重要林区,具有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独特的生长演替规律,在提供多种产品和生态系统服务以及维系地区生态平衡与木材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森林经理学科负责人郑小贤教授和以他的研究生为主的研究团队在少见的30余年长期观察调查数据,《长白山森林研究》系统阐述长白山主要森林类型结构功能关系,研建森林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结构功能的现状和动态变化进行全面分析诊断,提出长白山主要森林类型经营模式。
内容提要
《长白山森林研究》是北京林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森林经理学科负责人郑小贤教授和以他的研究生为主的研究团队,对北京林业大学与汪清林业局合作设置固定样地30多年长期观察调查数据的总结。该书以长白山林区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的,总结主要森林类型的组成、结构与功能,根据森林经营目的和林分特征研建森林经营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主要森林类型的经营模式,为研究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本书以手资料为基础,内容丰富,论述严谨,理论联系实际,可供林业、资源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等方向的科研和生产部门的有关人员、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1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经营模式
1.1 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1 研究地区概况
1.1.2 研究方法
1.2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结构
1.2.1 树种组成结构
1.2.2 直径结构
1.2.3 立木空间结构
1.2.4 天然更新及其评价
1.2.5 林分收获过程
1.2.6 单木生长过程
1.2.7 小结
1.3 过伐林区划与调查
1.3.1 过伐林区划指标与方法
1.3.2 过伐林调查体系与调查方法
1.4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经营目标
1.4.1 经营目标确定的意义
1.4.2 经营目标确定的依据
1.4.3 经营目标确定
1.5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目标结构的构建
1.5.1 目标结构制定原则
1.5.2 树种组成的确定
1.5.3 径阶结构目标
1.5.4 收获目标
1.5.5 空间结构目标
1.5.6 更新目标
1.5.7 林分目标结构可视化
1.5.8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目标结构小结
1.6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结构调整研究
1.6.1 结构调整因子的确定
1.6.2 结构调整的阶段性分析
1.6.3 树种组成调整措施
1.6.4 采伐模式研究
1.7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经营模式
1.7.1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经营原则
1.7.2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经营模式的构建
2 长白山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经营模式
2.1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结构特征
2.1.1 树种组成
2.1.2 直径结构
2.1.3 空间结构
2.1.4 林冠大小
2.1.5 生长收获
2.1.6 稳定值
2.1.7 林下植被特征
2.1.8 小结
2.2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经营目标
2.2.1 确定经营目标的意义
2.2.2 主导功能的确定
2.2.3 确定经营目标
2.3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目标结构
2.3.1 建立目标结构的原则
2.3.2 建立目标结构
2.4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结构调整
2.4.1 树种组成调整
2.4.2 直径结构调整
2.4.3 空间结构调整
2.4.4 天然更新
2.4.5 采伐技术
2.5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经营模式
2.5.1 经营模式
2.5.2 结构调整技术
3 云冷杉林健康评价
3.1 森林健康经营研究思路
3.2 数据
3.3 云冷杉林健康耦合关系
3.3.1 林分结构与森林健康的耦合关系
3.3.2 耦合关系模型
……
4 杨桦次生林健康评价与经营模式
5 金沟岭林场落叶松人工林健康评价与经营
6 长白山主要森林类型空间分布格局与林分更新
7 检查法20多年实验效果分析
8 基于WebCIS的金沟岭林场森林健康评价
9 基于GIS的金沟岭林场森林多功能评价
10 金沟岭林场森林多功能效益评价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对林业发展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很关注国内在森林科学研究方面的进展。《长白山森林研究》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视角,让我了解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书中深入剖析了长白山森林资源的构成、生长规律以及其在我国北方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这一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作者们不仅详细阐述了森林的生物多样性,还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森林火灾的预警和扑救等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内容对于理解我国森林管理策略,以及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提供了非常详实的数据和理论支持。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森林碳汇的研究,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它既有严谨的学术价值,又不失可读性,对于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以及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是了解这个地区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途径。《长白山森林研究》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样的需求。它不仅仅是一本纯粹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次深入到长白山腹地的“田野考察”。书中对长白山特有的植被类型,如红松阔叶林、暗针叶林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对其生态位进行了阐述,让我对这些森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森林土壤的研究,土壤是森林的根基,对森林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而书中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形成、性质及其与植被关系的分析,让我对森林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书中还探讨了长白山森林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功能,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下游地区人民的生活。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保护长白山森林,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一片风景,更是为了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是被“长白山”这三个字吸引的,总觉得那里蕴藏着无数的故事和未解之谜。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它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长白山森林的方方面面展现在我面前。我非常欣赏书中对森林演替的深入解读,从幼林到成熟林,再到衰亡林,每个阶段的特征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关于长白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森林生态的影响,比如火山活动留下的痕迹,以及不同季节带来的气候变化,这些都让整个森林的生态系统显得更加立体和生动。让我特别着迷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关于森林资源合理利用的探讨,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通过这些描述,我能感受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性。这本书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集合,更像是一部关于长白山森林的史诗,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不断演变的奇迹。
评分在阅读《长白山森林研究》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的原始森林之中,感受着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韵律。这本书的内容极大地拓展了我对森林生态学的认知边界。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森林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感到着迷,从微观的树种组成、乔灌草的垂直分布,到宏观的森林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我非常赞赏书中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结合了多种科学手段,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长白山森林的真实面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探讨了森林健康与可持续经营的议题,这对于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们宝贵的森林资源,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这本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索,更是一次对大自然的致敬,它让我更加坚信,科学的研究是守护我们地球家园的关键。
评分这本《长白山森林研究》真的给我带来了太多惊喜!我一直对自然,尤其是原始森林充满了好奇,而长白山,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神秘和壮丽的色彩。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片被誉为“空中花园”的神秘世界。书中对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细致描绘,从地质构造对植被的影响,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上分布的针阔混交林、岳桦林,再到那层层叠叠的原始林相,都让我感到无比震撼。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珍稀动植物的介绍,那些我只在纪录片里见过的生灵,在这里被赋予了生命和故事。比如,书中对东北虎、梅花鹿的栖息地和行为的分析,让我深刻体会到保护这些生灵的重要性。而且,它不仅仅是科学的陈述,更融入了许多人文的关怀。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林间鸟儿的鸣唱,闻到松针的清香,感受到林海雪原的壮阔。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海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敬畏和热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