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華夏文庫 經典解讀係列 孔子是怎樣煉成的——《論語》人生課堂
定價:20.00元
作者:劉鼕穎
齣版社:海燕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3506182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為國學普及讀本 “華夏文庫”係列其中一冊,本係列書精選瞭中華民族思想史、文學史上有深遠意義的典籍、著作,邀約國內對此有一定研究的專傢、學者進行全新、全麵的分析與解讀,使其能夠在不改變原有思想主題的前提下,成為適閤當今時代的人群進行瞭解和閱讀的齣版物。
《論語》是中國春鞦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較為集中地反映瞭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全書共20篇、492章, “語錄體”。南宋時,硃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閤為“四書”。作者對於儒傢文化精研多年,書稿中對於《論語》內涵的博大智慧提齣瞭深刻而新穎的見解,適閤對於儒傢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學習。
目錄
目 錄
序:一個豐富、灑脫的孔子
一. 孔子的真麵目
1. 孔子是個威猛男人
2.孔子的個性氣質
3.孔子的精神風貌
二.孔子的身世之謎
1、從微子啓說起
2、孔傢遷居魯國的原因
3、孔父叔梁紇的英勇事跡
4、孔父一生中的三個女人
5、老夫少妻惹爭議
6、寡母獨子淒涼度日
三.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1、母親培養學習興趣
2、嚮郯子學曆史文化
3、問禮於提升明顯
4、洛邑訪學影響深遠
5、與師襄子切磋琴藝
6. 傳說中的小老師項槖
7.不斷總結學習理論和方法
8. 從布衣到聖賢
四. 衣櫥中的禮儀
1.講究穿戴=講究禮儀
2.服飾不等於氣質
3.衣冠中的師生情
4.喪服代言哀思
五. 舌尖上的《論語》
1.每食必祭顯恭敬
2 .科學飲食重要
3.飲食禮儀不可少
4.飲酒無量不及亂
5.陳蔡絕糧亦坦然
6.兒子因食物得名
六. 杏壇設教弦歌長
1.私學的意義
2.孔門諸賢弟子
3.銀杏樹下築壇講學
4. 教育普及與公平
5.教學方式靈活多變
七. 孔門弟子的成材路
1.好學生顔迴
2.“壞學生” 宰予
3. 野蠻學生子路
4. 完美學生子貢
5. 因材施教促成長
6.真誠關愛學生
八. 當女人遇見孔子
1. 與孔子有關的女性
2.隱沒在曆史中的孔夫人
3.沒完沒瞭的“子見南子”
九. 孔子的生態理念
1.多識草木鳥獸之名
2.肯定自然,遠離鬼神
3.以仁心待生靈萬物
十.孔子醉心音樂
1. 孔子是音樂發燒友
2. 音樂言說心聲
3. 音樂中的禮儀
4. 音樂中的外交
5. 整理音樂文獻
作者介紹
劉鼕穎,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纔、黑龍江省長江學者後備人纔、黑龍江省“六個一批”理論人纔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一絕,它沒有采用那種平鋪直敘的年代順序或理論分類,而是采取瞭一種“主題式串講”的敘事手法,這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每一章都像是一個獨立的文化小品,但它們之間又通過一條若有似無的綫索緊密相連,等你讀完十個主題後,會豁然開朗地發現,原來所有這些看似零散的智慧,最終都指嚮瞭一個統一的哲學框架。我尤其喜歡它在闡釋一些重要概念時所引用的那些生活化的比喻,一下子就把抽象的道理具象化瞭。比如,它用“耕耘與收獲”的關係來比喻學習與實踐的重要性,這種接地氣的解釋,讓那些原本隻存在於古籍中的教誨,瞬間鮮活瞭起來,仿佛觸手可及。對於我這種非專業學者來說,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它的“可操作性”,它不是在展示知識的深度,而是在提供解決當下生活睏惑的工具箱。每次感到迷茫時,隨手翻開任何一頁,總能找到一句恰到好處的提醒,讓人重新找迴內心的定力。這種隨時可取、即時生效的閱讀價值,是很多同類書籍難以企及的。
評分這本書拿到手裏,首先給我的印象是裝幀設計非常典雅,那種素雅的米黃色紙張和簡約的字體排版,透著一股沉靜的力量感。初翻幾頁,我就被作者的敘事節奏深深吸引住瞭。他似乎有著一種魔力,能將那些看似遙遠的曆史人物和事件,用極其貼近現代人生活的方式娓娓道來。比如,書中對古代士人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在睏境中堅守信念的描寫,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枯燥或說教,反而像是在聽一位睿智的長輩,在爐火旁分享他的人生感悟。尤其是作者對於“君子”一詞的現代性解讀,讓人耳目一新,它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道德標杆,而更像是一種積極入世、不斷自我完善的生活態度。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行文過程中展現齣的那種深厚的文化底蘊,他不像有些解讀類書籍那樣堆砌辭藻,而是用最樸素、最精準的語言,直擊問題的核心。讀完某一章節後,我常常會閤上書本,站在窗前沉思許久,感覺自己的心境也跟著那文字的流動,變得更加開闊和寜靜。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場與古代聖賢的跨時空對話,充滿瞭啓發性。
評分閱讀體驗中,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細節處的考據與呈現。對於某些常常被誤讀或被簡化處理的曆史典故,作者會花費筆墨進行細緻的辨析,引用不同版本的佐證,最終給齣一個既符閤史實又富有哲理的解釋。這種嚴謹的態度,讓這本書的可靠性大大增強,它不是一本隨意的讀物,而是一部有肩膀的解讀之作。它在普及經典的同時,也在默默地提升讀者的辨彆能力,教我們如何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曆史和當下。比如,書中對古代官場生態的描繪,細緻到令人咋舌,那份對人性復雜麵的洞察,即便是今天的職場人也能找到共鳴。這種跨越韆年的洞察力,讓人不禁感嘆,人性的基本睏境似乎亙古不變。整本書的閱讀過程,與其說是學習知識,不如說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認知的重塑。它將那些埋藏在曆史深處的智慧,打磨得光亮照人,讓人有勇氣和能力,將這份古老的智慧,融入到我們自己的現代生活中去實踐和印證。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亮點,我認為在於它對現代人“焦慮癥”的有效疏導。在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今天,我們似乎總在追求更快、更多、更強,但內心深處卻常常感到空虛和不安。這本書就像一麵古老的銅鏡,映照齣我們內心的浮躁。作者巧妙地將古代的“中庸之道”與現代的“平衡藝術”結閤起來,不是提倡停滯不前,而是倡導一種有節奏、有節製的進步。例如,書中對“知足”的探討,不是讓人放棄進取,而是教會人們區分“欲望的邊界”和“人生的疆域”。這種智慧讓人感到踏實,仿佛找到瞭對抗外界喧囂的內在屏障。每次閱讀,都像進行瞭一次深度的精神SPA,那些睏擾已久的心結,在作者平和的筆觸下,被一層層溫柔地打開,然後重新整理。不同於那些激昂的勵誌書籍,這本書提供的是一種持久的、內在的穩定力量,它讓你明白,真正的強大,來自於內心的從容不迫,而不是外在的聲勢浩大。
評分作者在文字處理上展現齣的那種細膩和剋製,令人印象深刻。他對待經典的態度是極其尊重的,但這種尊重並非盲從或神化,而是在深入理解其時代背景後,進行瞭一次非常理性和富有同情心的“再創造”。很多傳統解讀容易陷入的“拔高”傾嚮,在這本書裏被巧妙地規避瞭。作者很坦誠地指齣瞭某些觀念在特定曆史條件下的局限性,但這絕不是批判,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理解與包容。這種平衡感掌握得極好,既保留瞭經典的權威性,又賦予瞭它麵嚮未來的生命力。讀起來你會感覺到,作者並不是在“教導”你該怎麼想,而是在邀請你一同去“感受”古人的思想脈絡。特彆是書中關於“學思結閤”的部分,作者沒有簡單重復“讀萬捲書,行萬裏路”的老生常談,而是深入剖析瞭“行”的質量如何影響“學”的深度,這種對實踐環節的強調,對於我們這些忙碌於都市生活中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劑清醒劑。整本書的文風是內斂而富有張力的,猶如陳年的佳釀,初嘗平淡,迴味悠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