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李敖精編:王安石集 明夷待訪錄 信及錄
定價:89.00元
作者:李敖
齣版社:天津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5280460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瞭解中國文化精華,從閱讀這套書開始!200部國學經典名著,30捲全部囊括!李敖耗時多年親自點評批注!人生必讀經典,書架必藏良品!“李敖主編國學精要”係列叢書由自稱“五十年來,五百年內中國白話文寫得好”的國學大師李敖主編,全書共30捲,遴選瞭中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200部古籍經典名著,從先秦至晚清,哲學、宗教、曆史、文學、科學、藝術……幾乎囊括瞭國學的全部精華。有瞭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韆年精華盡收眼底;你可以縱橫左右,把多樣遺産羅列手邊;你可以從古典中尋新義,從舊籍裏找時潮;從深入淺齣的文字裏,瞭解古代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
內容提要
目錄
王安石集
導讀 / 002
捲一?古詩一 / 003
捲二?古詩二 / 013
捲三?古詩三 / 023
捲四?古詩四 / 034
捲五?古詩五 / 045
捲六?古詩六 / 053
捲七?古詩七 / 064
捲八?古詩八 / 076
捲九?古詩九 / 085
捲十?古詩十 / 097
捲十一?古詩十一 / 108
捲十二?古詩十二 / 121
捲十三?古詩十三 / 133
捲十四?律詩一 / 144
捲十五?律詩二 / 157
捲十六?律詩三 / 170
捲十七?律詩四 / 183
捲十八?律詩五 / 195
捲十九?律詩六 / 208
捲二十?律詩七 / 220
捲二十一?律詩八 / 233
捲二十二?律詩九 / 245
捲二十三?律詩十 / 257
捲二十四?律詩十一 / 269
捲二十五?律詩十二 / 281
捲二十六?律詩十三 / 294
捲二十七?律詩十四 / 310
捲二十八?律詩十五 / 326
捲二十九?律詩十六 / 342
捲三十?律詩十七 / 358
捲三十一?律詩十八 / 374
捲三十二?律詩十九 / 392
捲三十三?律詩二十 / 407
捲三十四?律詩二十一 / 423
捲三十五?挽辭 / 440
捲三十六?集句 / 453
捲三十七?集句·詞 / 467
捲三十八?四言詩·古賦·樂章·上梁文·銘贊 / 477
捲三十九?書疏 / 486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 486
上時政疏 / 499
進戒疏 / 500
捲四十?奏狀 / 502
乞免就試狀 / 502
辭集賢校理狀四 / 503
辭同修起居注狀七 / 505
再辭同修起居注狀五 / 508
辭赴闕狀三 / 511
辭知江寜府狀 / 512
舉陳樞充錢榖職司狀 / 513
作者介紹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餘縣人,颱灣作傢、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曆史學傢、作傢、時事批評傢。颱灣無黨派人士,曾任颱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錶)。其人意誌如鐵、鬥誌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上山·上山·愛》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主要是衝著“李敖精編”這幾個字去的,畢竟我對那個時代的政治哲學和思想流派一直很感興趣。拿到書後,我發現它提供的價值遠超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收錄瞭王安石的奏摺和詩文,更重要的是,李敖在其中穿插瞭大量的個人見解和曆史背景補充,使得文本的閱讀障礙大大降低。我以前覺得王安石的理學思想太過於高深莫測,難以捉摸,但李敖的解讀就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將那些復雜的概念層層剝開,讓你看到其背後的邏輯推演。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關於“改革的代價”的反思。王安石是韆載難逢的改革傢,但他的改革也給北宋帶來瞭巨大的社會動蕩。李敖沒有迴避這一點,而是將其放大,引導讀者去思考,一個偉大的目標,是否可以以巨大的短期痛苦為代價去實現?這種對曆史辯證法的探討,讓這本書的厚度瞬間提升。它不再是一本單純的古文賞析集,而是一部關於權力、理想與現實衝突的深刻寓言。
評分我得承認,我以前對王安石的瞭解大多來自於一些零散的傳聞和中學課本的片段,總覺得他是個有些刻闆的“老古董”。直到我接觸到這本由李敖整理的版本,纔真正開始重新審視這位北宋巨擘。這本書的妙處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極具個性的“中介”——李敖本人。他像一個高明的翻譯官,用他特有的、充滿激情的現代白話文,將王安石的思想與我們當下社會産生的共鳴點精確地標注齣來。閱讀過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李敖對王安石的推崇,但這種推崇是建立在極度理性和批判性分析之上的,而不是盲目的崇拜。他讓你看到王安石的“神”,也讓你看清他的“人”。這種“有距離的親近”,讓閱讀體驗非常真實和可信。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激活瞭一個沉睡在曆史書頁中的人物,讓他以一種鮮活的、充滿爭議的形象重新齣現在當代讀者的麵前,引發我們對當下社會治理和個人價值實現的深層思考。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校對做得非常齣色,幾乎找不到印刷上的瑕疵,這對於閱讀古文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發現,李敖在選取王安石的詩詞時,似乎刻意避開瞭那些流傳甚廣的、略顯溫情或過於歌頌的部分,而是挑選瞭那些更能體現王安石在政治失意、哲學思辨時的文字。這使得全書的基調保持瞭一種堅韌、甚至略帶悲壯的色彩。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明夷待訪錄”部分的引述,它仿佛是李敖對王安石人格的一種投射。在逆境中保持獨立思考,在冷遇中堅持己見,這種精神力量,是李敖最推崇的品質,自然也會體現在他對王安石的編纂取嚮上。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精神修煉手冊”,它教導讀者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保持自身的純粹和清醒。它不是在美化王安石,而是在提煉他身上那種不屈服於主流、不迎閤權貴的“傲骨”。對於我這種在職場中常常需要做齣艱難抉擇的人來說,這種來自曆史深處的精神激勵是十分寶貴的。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真是有點讓人眼花繚亂,它把李敖先生的“精編”二字放在最前麵,讓人立刻就能聯想到那種犀利、不留情麵的文風。我本來是對王安石這個曆史人物瞭解得不多,隻停留在教科書裏那個推行變法的改革傢形象上。但當我翻開這本集子,立刻就被李敖那種穿透曆史迷霧的解讀方式給吸引住瞭。他似乎不滿足於簡單的史料堆砌,而是要從王安石的文字裏,挖掘齣他性格深處的矛盾與掙紮。李敖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魔力,他能把那些晦澀難懂的古文,用現代人能理解的邏輯和語境重新闡釋一遍。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枯燥,反而像是在聽一位學識淵博又極其刻薄的教授在給你講私房課。尤其是當他談到“天變不足畏,祖製不足守”這樣的論斷時,那種挑戰權威的姿態,跟李敖本人簡直如齣一轍。這本書的選篇也很有講究,不是那種麵麵俱到的全集,而是李敖自己認為最能體現王安石精神內核的部分,這使得閱讀體驗非常集中和有力。對於想要快速抓住王安石思想精髓,又不想被冗長史料淹沒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劑強效的“速效藥”。
評分我最近在整理書架,偶然發現瞭這本李敖精編的王安石文集,隨手翻瞭幾頁,就被那種直擊人心的文字力量震撼到瞭。重點是,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有古韻,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很好,很適閤靜下心來慢慢品讀。我尤其欣賞李敖在注釋和導讀中所展現齣的那種批判性思維。他不像一般的學者那樣和稀泥,而是敢於直麵曆史人物的爭議點,毫不留情地剖析其局限性。比如,對於王安石變法中那些最終走嚮失敗的舉措,李敖的評論往往一針見血,直指人性的弱點和製度設計的缺陷。這比單純閱讀《宋史》要來得生動痛快得多。讀完他的解讀,你會對王安石有一個更加立體,甚至略帶“反英雄”色彩的認識。這種“去神化”的過程,恰恰是現代讀者最需要的閱讀體驗。它讓我們明白,即便是韆古風流人物,他們的決策也逃不過時代的局限和人性的幽暗。這本書不僅僅是文獻的整理,更是一場與曆史人物的深度對話,隻不過,這位對話者是李敖,所以對話的火藥味十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