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路分析基础
定价:22.00元
售价:15.0元,便宜7.0元,折扣68
作者:李晓静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1152561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00kg
《电路分析基础》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精神,结合当前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实际状况编写的一本专业基础教材,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和信息专业使用。李晓静编著的《电路分析基础》共6章,其主要内容有: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线性电路的基本定理、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互感电路和理想变压器、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李晓静编著的《电路分析基础》突出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必须、够用”为指导原则,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目标出发,具有“基础性、实用性”的特点。作者按照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便于自学的原则编写;力求叙述简练,概念清晰,通俗易懂。
《电路分析基础》共6章,内容包含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线性电路的基本定理、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互感电路和理想变压器、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电路分析基础》可作为高职高专非电子专业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行业工作人员自学参考。
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 电路及其功能
1.1.2 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变量
1.2.1 电流及参考方向
1.2.2 电压及参考极性
1.2.3 电功率
1.3 电路的基本元件
1.3.1 电阻元件
1.3.2 电容元件
1.3.3 电感元件
1.4 电源
1.4.1 独立电源
1.4.2 受控电源
1.5 基尔霍夫定律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6 用电位的概念分析电路
1.6.1 电位及其参考点
1.6.2 电位的计算
1.6.3 有接地点电路的习惯画法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
2.1 电阻的串联、并联、混联
2.1.1 电阻的串联
2.1.2 电阻的并联
2.1.3 电阻的混联
2.2 Δ形和Y形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3 含源电路的等效变换
2.3.1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3.2 含源电路的等效化简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 线性电路的基本定理
3.1 叠加定理
3.2 戴维南定理
3.3 大功率传输定理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4.1 正弦信号的瞬时表示
4.1.1 正弦信号的三要素
4.1.2 相位差
4.1.3 正弦信号的参考方向
4.2 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
4.2.1 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
4.2.2 正弦信号的运算
4.3 三种基本元件的相量形式
4.3.1 电阻元件
4.3.2 电感元件
4.3.3 电容元件
4.4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4.4.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相量形式
4.4.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相量形式
4.5 RLC串联电路
4.5.1 RLC串联电路的相量形式
4.5.2 复阻抗Z
4.5.3 电路的三种性质
4.6 RLC并联电路
4.6.1 RLC并联电路的相量形式
4.6.2 复导纳
4.6.3 电路的三种性质
4.6.4 复阻抗和复导纳的等效互换
4.7 用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4.8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4.8.1 瞬时功率
4.8.2 平均功率
4.8.3 无功功率
4.8.4 视在功率
4.8.5 功率因数的提高
4.8.6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大功率
4.9 谐振电路
4.9.1 串联谐振电路
4.9.2 并联谐振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4
第5章 互感电路和理想变压器
5.1 互感耦合电路
5.1.1 互感线圈的伏安特性
5.1.2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与互感电压的极性
5.1.3 耦合系数K
5.1.4 互感电路的分析方法
5.2 空心变压器
5.3 理想变压器
5.3.1 理想变压器的变压作用
5.3.2 理想变压器的变流作用
5.3.3 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
本章小结
习题5
第6章 一阶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6.1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6.1.1 过渡过程的概念
6.1.2 换路定则和初始值的概念
6.1.3 三要素分析法的标准公式
6.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分析法
本章小结
习题6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这本《电路分析基础》简直是为电路初学者量身定做的宝典!我记得刚接触电路理论那会儿,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简直让人望而生畏,感觉像是被扔进了一个充满数学符号的迷宫里。但是这本书,它的叙述方式简直是化繁为简的大师。它没有一开始就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定理,而是从最基本的电荷、电压、电流概念入手,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比如把电流比作水流,电压比作水压,一下子就让那些原本高冷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起来。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基尔霍夫定律(KCL和KVL)时的处理方式,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公式是什么,而是通过大量循序渐进的实例,让你真切地体会到这两个定律在分析复杂网络时的强大威力。书中的图示清晰明了,每一个元的符号、每一个节点的标注都做得极为考究,即便是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较弱的人来说,看着图示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而且,它在每一章末尾都设置了“自测与思考”环节,这些问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既能检验你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引导你思考更深层次的应用,确保知识点真正吃进肚子里,而不是囫囵吞枣。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让“基础”不再是绊脚石,而是通往更深奥领域坚实的第一步。
评分这本书的习题设计精妙,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初级的习题主要用于巩固基本定律和运算技巧,数量适中,覆盖面广,确保了基础的扎实。然而,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其中后半部分那些“综合应用型”的挑战题。这些题目往往不再是孤立的电路模块,而是将直流分析、交流分析、暂态响应等不同章节的知识点糅合在一起。例如,一个关于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题目,要求你先计算谐振频率(交流稳态),再分析电路在输入阶跃信号作用下的瞬态行为,最后讨论在不同阻尼情况下电流波形的特性。这种复合型题目极大地锻炼了我的系统思维能力。更贴心的是,书后附带的参考答案不仅仅是给出最终结果,而是提供了关键步骤的详细解析,有些甚至会指出“如果使用另一种方法,会遇到什么困难”。这种深入的反馈机制,使得即使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读者也能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分析能力。可以说,这本书的习题部分,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进阶训练营。
评分我不得不说,作为一本工程类的教材,这本书在处理绪论和理论深度之间的平衡上拿捏得非常到位。很多号称是“基础”的书籍,要么为了追求严谨性而把数学推导搞得让人头晕脑涨,要么为了追求易读性而牺牲了理论的深度,最后学完后发现根本无法应对实际的分析挑战。然而,《电路分析基础》在这方面做出了典范。它在讲解受控源和理想模型时,并没有停留在“这是定义”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模型在实际晶体管和运算放大器中的物理意义和局限性,这对于培养我们“模型思维”至关重要。当我翻到交流稳态分析那部分时,我几乎惊叹于作者对相量(Phasor)概念的阐述。作者用了近乎艺术家的笔触,将正弦稳态下的瞬时响应与复平面上的旋转向量联系起来,使得原本复杂的微积分运算被简化成了简单的复数代数运算。这种思维上的跨越,是真正体现一本优秀教材价值的地方。这本书没有把你当成一个只会套公式的计算器,而是努力将你塑造成一个能够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数学本质的工程师。看完这部分,我对傅里叶级数和拉普拉斯变换的引入也充满了期待,因为我知道,它一定能用最清晰的方式带我领略这些工具的强大。
评分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方法论”上的出色贡献。很多教材侧重于“教你如何解题”,但这本书更侧重于“教你如何思考解题的策略”。比如,在讲解“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时,作者不仅详细推导了每一步的数学依据,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决策树:什么时候优先使用节点法?什么时候网孔法更有效率?书中明确指出了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潜在的陷阱,比如在包含受控源或者电桥电路时,哪种方法能最快地导向方程组。这种“解题哲学”的传授,远比单纯的公式罗列更有价值。我最近用书中的方法去分析一个实际的四阶低通滤波器,原本觉得会非常复杂,但严格按照书上提示的“先简化拓扑结构,再应用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的步骤走下来,整个过程变得有条不紊,逻辑性极强。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在面对一个未知电路时,能够迅速建立起一套清晰、高效的分析框架,而不是盲目地尝试各种公式组合。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简直是工程学书籍中的一股清流。现在市面上的技术书籍,要么是那种黑白、密密麻麻的教科书样式,读起来极其枯燥乏味,要么就是过度追求彩色插图而使得重点不突出。但《电路分析基础》在这方面达到了教科书的“高级审美”。它的纸张质量上乘,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需要盯着电路图看很久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引入新的电路元件(比如电感和电容)时,会用一个专门的“元件档案”小栏目进行总结,里面不仅有基本的V-I关系和储能公式,还会配有实际应用场景的简短描述,比如电感在开关电源中的作用,电容在滤波电路中的角色。这些小小的“知识点滴”虽然不占据主体篇幅,却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此外,书中大量的电路图,线条粗细均匀,元件标注规范且富有层次感,使得复杂的网格结构也能一目了然。阅读体验的提升,间接促使我更愿意沉下心来攻克那些看似艰深的分析步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