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西夏文《經律異相》整理研究
定價:79.00元
售價:53.7元,便宜25.3元,摺扣67
作者:楊誌高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0976793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西夏文與漢文兩種語言對勘的整理和研究之作。全書包括三部分:“導論”部分全麵分析、探討瞭《經律異相》西夏文版本的重要價值;“《經律異相》西夏文校讀、譯注”部分對原文圖版西夏文字的錯訛、脫衍等現象進行瞭校讀;“附錄”部分提供西夏字索引、漢字拼音索引的詞句索引,便於查閱和對照。本書不僅與漢文整理本相得益彰,而且還可以進一步訂正漢文本的錯訛,加深其理解。它的研究必將給元代西夏文大藏經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視角。
目錄
壹 導論
一 《經律異相》的經錄入藏
二 《經律異相》在西夏的傳入和版本
三 《經律異相》西夏文本的翻譯方法、特點
四 《經律異相》所錶述的佛俗時間
五 《經律異相》在幫助理解、校勘夏漢文本等方麵的重要價值
貳 《經律異相》西夏文校讀、譯注
編排說明
一 優波離為佛剃發得入第四禪一
二 迦旃延教老母賣貧遂得生天二
三 難陀為柰女接足生內愧閑居得道三
四 難陀有三十相與佛相似四
五 畢陵伽婆蹉以神足化放牛女人五
六 跋難陀為二長老分物佛說其本緣六
七 迦留陀夷非時教化自喪其命七
八 阿難與佛先世為善友八
九 阿難奉佛敕受持經典供給左右九
十 阿難七夢佛為解說十
十一 阿難為旃陀羅母以咒力所攝十一
十二 阿難去乞牛乳佛記其方來十二
十三 阿難化施波斯匿王十三
十四 阿難試山中比丘並問阿育王十四
叁 《經律異相》索引
一 西夏文首字索引
二 漢文首字音序索引
參考文獻
後 記
作者介紹
楊誌高,1964年齣生,甘肅莊浪人。1987年寜夏大學曆史係曆史學專業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2006~2009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訪學進修。現任寜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西夏文獻整理研究、西夏曆史文化、地方文史方麵的研究工作,為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會員。
文摘
序言
總而言之,這部關於西夏文《經律異相》的整理研究,超越瞭一般意義上的古籍整理工作,它是一份對曆史深邃的緻敬。它處理材料的嚴謹度,遠超乎許多同類研究。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細微之處值得玩味,無論是它對於西夏時期佛教思想傳播脈絡的勾勒,還是對於西夏文字書寫習慣細微差異的捕捉,都顯示齣作者團隊非凡的專業素養和對學術的執著。這本書的存在,本身就是對西夏文明一次有力的肯定,讓這個曾經輝煌的王朝,在今人麵前得以更清晰、更立體地呈現其精神麵貌。它不隻是為學者們提供瞭工具,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提供瞭一扇通往西夏精神世界的堅實大門。
評分說實話,當我翻開這本書的初稿時,那種震撼是立竿見影的。它不是那種故作高深的學術堆砌,而是帶著一種近乎考古學傢發掘現場的激情與敬畏。我被其中對於西夏文語法的細緻梳理所摺服,那是一種化繁為簡、抽絲剝繭的智慧。很多原本在其他殘捲中模糊不清的詞匯和句式,在這部研究中得到瞭清晰的界定和釋義。這不僅僅是字麵上的翻譯,更是深層次的文化轉譯。尤其是在對比瞭同期其他幾種語言(如漢文、藏文)的對應譯本後,作者對西夏語境下特有觀念的捕捉,令人拍案叫絕。這種深度的挖掘,使得原本晦澀難懂的經文,仿佛重新獲得瞭鮮活的生命力,讓我們得以窺見西夏僧侶們在日常宣講和筆錄時的真實思維路徑。這種細緻入微的考據,體現瞭研究者對原始文本的極緻尊重,也為後來的學者樹立瞭一個極高的標杆。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次跨越韆年的精神對話。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引證和論述過程中所展現齣的那種剋製而有力的學術姿態。他們沒有急於下結論,而是將大量的篇幅用於展示證據鏈的構建,讓事實說話。這種紮實的學術風格,讓讀者在麵對復雜的宗教概念時,能夠始終保持清醒的判斷力。例如,書中對於某一特定佛教儀軌在西夏社會的本土化改造的論述,如果不是基於如此詳盡的文本比對,是根本無法支撐起來的。它揭示瞭文化傳播並非簡單的復製粘貼,而是一個充滿能動性和創造性的適應過程。對於那些癡迷於探究古代宗教如何適應地方性文化土壤的研究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近乎完美的案例分析範本。它不僅僅關乎“西夏文”,更關乎“中國宗教史”的宏大敘事中,那些被邊緣化的、卻又至關重要的側寫。
評分這部作品的齣版,無疑為古籍文獻學界投下瞭一枚重磅炸彈。首先,我得說,光是看到“西夏文”這三個字,我的心跳就加速瞭。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敦煌學和西北少數民族曆史的愛好者,我深知西夏文資料的稀缺性與解讀的艱巨性。這部整理研究的成果,其價值絕非僅僅停留在文獻整理層麵,它更是對一個失落文明核心思想體係的艱難重建。作者團隊顯然投入瞭巨大的心力去鈎沉芟繁,試圖從那些被曆史塵封的文字碎片中,拼湊齣完整的信仰圖景。我尤其期待看到他們如何處理那些跨文本的、涉及佛教教義與西夏本土文化交融的復雜地帶。以往的研究往往受限於資料的零散,難以形成係統性的認知框架,而這部著作似乎立誌於提供一個更宏觀的視角。從裝幀設計上透齣的那種嚴謹與厚重感,已經預示瞭其內容的紮實程度。對於任何想深入瞭解西夏宗教史和文字演變史的人來說,這本書不再是可選項,而是必讀的基石。它的齣現,無疑將推動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們期待從中獲得諸多啓發性的洞見。
評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整理研究”這個詞有些保留,擔心它會是枯燥的目錄匯編或簡單的文本校對。然而,實際的閱讀體驗徹底顛覆瞭我的預期。這部著作的敘事邏輯極其流暢,它成功地將原本散落在不同文物庫中的碎片信息,編織成瞭一張邏輯嚴密、層層遞進的研究網絡。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其附錄部分的處理——那些針對疑難詞組的詳盡考證與多角度釋讀,簡直就是一部微型的西夏語詞典的精華版。它沒有將那些最具爭議性的部分輕輕帶過,反而以一種極具啓發性的方式,展示瞭學術界在特定問題上探索的邊界和可能的新方嚮。這種對研究過程的坦誠展示,極大地增強瞭這部著作的學術價值和可讀性。它鼓勵讀者不僅要接受結論,更要參與到質疑和思考的過程中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