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新編《聲律啓濛》
定價:29.80元
作者:於海洲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18026845
字數:
頁碼:24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少兒國學啓濛讀本,古典與現代結閤,瞭解傳統詩詞文化的入口。 n
1.《新編“聲律啓濛”》集萃大量國學常識,以韻律優美、朗朗上口的“對聯”段子齣之,取古人詩句而引用、點化、改裝,又於難解的字詞、引句、典故,廣加注釋,讀之深有裨益。 n
2.書中《菁莪對韻》具備古本《聲律啓濛》的韻律和知識優勢,同時以當代普通話韻腳編排,消除古今差異,句句押韻。
內容提要
《新編“聲律啓濛”》中的《菁莪韻對》以現代漢語普通話韻腳為序,編著大量對韻語段,化用古代詩詞和曆史典故,並做齣注釋。《童子對》是明代人曾可前創作的同類作品,編入本書時加入注解。另《對聯修辭例話》部分,總結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舉例分析。三部分內容皆以對仗為核心,旨在幫助讀者學習和創作詩詞與對聯,並從中學習文史知識。
目錄
菁莪韻對 001 n
 n
阿 韻 003 n
 n
婆 韻 009 n
 n
徹 韻017 n
 n
夜 韻 023 n
 n
織 韻 029 n
 n
兒 韻 037 n
 n
戲 韻 039 n
 n
捕 韻 049 n
 n
魚 韻 057 n
 n
來 韻 065 n
 n
美 韻 073 n
 n
妙 韻 081 n
 n
鞦 韻 089 n
 n
泉 韻 095 n
 n
沁 韻105 n
 n
響 韻 113 n
 n
丁 韻 121 n
 n
東 韻 n
 n
童子對 133 n
 n
對聯修辭例話 159 n
 n
○一.對偶160 n
 n
○二.比喻163 n
 n
○三.擬人165 n
 n
○四 誇張166 n
 n
○五 摹聲167 n
 n
○六 藉代 168 n
 n
○七 集引169 n
 n
八 擬言 172 n
 n
○九 同音 173 n
 n
一零 雙關 174 n
 n
一一 設問 177 n
 n
一二 襯托 180 n
 n
一三 疊字 181 n
 n
 一四 反復 183 n
 n
一五 排比 184 n
 n
一六 層遞 185 n
 n
一七 頂真 186 n
 n
一八 迴文 188 n
 n
一九 拆字190 n
 n
二○ 析數192 n
 n
二一 嵌字 194 n
 n
二二 轉品197 n
 n
二三 藏詞199 n
 n
二四 設謎201 n
 n
二五 增語 202 n
 n
二六 同異204 n
 n
二七 聯邊 206 n
 n
二八 列錦 209 n
 n
二九 兩斷210 n
 n
三○ 續接 211 n
 n
三一 序換 214 n
 n
三二 巧改 217 n
 n
三三 彆解219 n
 n
三四 仿擬 220 n
 n
三五 婉麯 222 n
 n
三六 摺繞 222 n
 n
三七 飛白 223 n
 n
三八 呼告224 n
 n
三九 正反224 n
 n
四○ 同語 225 n
 n
四一 藏意 226 n
 n
四二 拈連 226 n
 n
四三 移就 227 n
 n
四四 應首 228
作者介紹
於海洲,1946年生,遼寜昌圖人。畢業於原遼寜師範學院中文係。曾任中學語文教師、老年大學詩詞教師等職,現為《中華詩詞》、解放軍《紅葉》特約校對,《中華辭賦》特約編委,《詩詞世界》等多傢刊物顧問。已齣版《詩詞麯律與寫作技巧》《詩詞麯韻寶典》《當代百傢辭賦評注》《詩賦詞麯讀寫例話》《怎樣作賦》《老年大學國學參考教材》《詩詞麯賦修辭技法》《詩詞麯賦實用語法》等作品。
文摘
序言
菁莪韻對 001 n
 n
阿 韻 003 n
 n
婆 韻 009 n
 n
徹 韻017 n
 n
夜 韻 023 n
 n
織 韻 029 n
 n
兒 韻 037 n
 n
戲 韻 039 n
 n
捕 韻 049 n
 n
魚 韻 057 n
 n
來 韻 065 n
 n
美 韻 073 n
 n
妙 韻 081 n
 n
鞦 韻 089 n
 n
泉 韻 095 n
 n
沁 韻105 n
 n
響 韻 113 n
 n
丁 韻 121 n
 n
東 韻 n
 n
童子對 133 n
 n
對聯修辭例話 159 n
 n
○一.對偶160 n
 n
○二.比喻163 n
 n
○三.擬人165 n
 n
○四 誇張166 n
 n
○五 摹聲167 n
 n
○六 藉代 168 n
 n
○七 集引169 n
 n
八 擬言 172 n
 n
○九 同音 173 n
 n
一零 雙關 174 n
 n
一一 設問 177 n
 n
一二 襯托 180 n
 n
一三 疊字 181 n
 n
 一四 反復 183 n
 n
一五 排比 184 n
 n
一六 層遞 185 n
 n
一七 頂真 186 n
 n
一八 迴文 188 n
 n
一九 拆字190 n
 n
二○ 析數192 n
 n
二一 嵌字 194 n
 n
二二 轉品197 n
 n
二三 藏詞199 n
 n
二四 設謎201 n
 n
二五 增語 202 n
 n
二六 同異204 n
 n
二七 聯邊 206 n
 n
二八 列錦 209 n
 n
二九 兩斷210 n
 n
三○ 續接 211 n
 n
三一 序換 214 n
 n
三二 巧改 217 n
 n
三三 彆解219 n
 n
三四 仿擬 220 n
 n
三五 婉麯 222 n
 n
三六 摺繞 222 n
 n
三七 飛白 223 n
 n
三八 呼告224 n
 n
三九 正反224 n
 n
四○ 同語 225 n
 n
四一 藏意 226 n
 n
四二 拈連 226 n
 n
四三 移就 227 n
 n
四四 應首 228
我對《西方哲學導論:從古希臘到後現代》的感受,可以用“顛覆三觀,重塑認知”來形容。我之前接觸的哲學入門讀物大多過於側重於概念的定義和流派的劃分,讀完後知識點記得不少,但總覺得抓不住哲學的精髓。而這本導論,它真正的妙處在於構建瞭一個宏大的“思想對話場”。作者非常擅長用現代的視角去“翻譯”那些看似遙遠的古代思想。比如,他對柏拉圖“洞穴寓言”的解讀,不再是簡單的“理念世界與現象世界”二元對立,而是將其與當代的信息繭房、認知偏差等現象聯係起來,讓古老的智慧瞬間煥發齣新的生命力。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處理像康德、黑格爾這樣公認的難啃的骨頭時,采取瞭一種“聚焦核心問題”的策略,把復雜的論證過程簡化為對核心疑問的追問,讓你先抓住“他們到底在想什麼”,而不是被繁復的邏輯推導所睏住。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是參與瞭一場跨越韆年的智力馬拉鬆,雖然很纍,但收獲的是一種看問題更具穿透力的思維框架。
評分這本《詩詞鑒賞與創作入門》真是讓我這個半路齣傢的愛好者找到瞭寶藏。作者的講解真是深入淺齣,絲毫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者腔調。他沒有一上來就堆砌那些晦澀的格律和典故,而是從最基礎的意象入手,教我們如何去“看”一首詩,去“感受”詩歌裏描繪的畫麵和情感。比如,講到“月亮”這個意象時,他能清晰地梳理齣從漢樂府到唐宋詞,月亮所承載的不同文化意涵和個人情愫,從邊塞的孤寂到閨中的相思,層層遞進,讓人茅塞頓開。而且,書中附帶的許多精選範例,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既有耳熟能詳的大傢名作,也有一些被低估的佳篇。作者對這些範例的解讀,不僅僅是字麵意思的解釋,更重要的是點齣瞭其藝術技巧的妙處,比如煉字的功力,對仗的工整與靈動,以及韻腳的變化如何烘托氣氛。我特彆喜歡他教導如何進行初階的仿作練習,那些小小的練習題,難度適中,能立刻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這對於我這種想動筆卻不知從何下手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留白恰當,讀起來不覺壓抑,很適閤靜下心來慢慢品味。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中國古代散文的審美變遷》這種看起來有點“宏大敘事”的書籍是抱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我擔心它會變成枯燥的史料堆砌,或者僅僅是羅列一堆作傢名字和代錶作。然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預期。它真正的厲害之處在於其獨特的“審美路徑”追蹤法。作者沒有按時間順序機械地梳理,而是以“文氣”的演變作為主綫,清晰地勾勒齣從先秦的質樸雄健,到魏晉的清峻疏朗,再到唐宋的雄渾與婉約之間的微妙張力。他不是簡單地描述這些變化,而是深入分析瞭背後的社會思潮、哲學觀念是如何滲透並塑造瞭文體的錶達方式。例如,在探討唐宋古文運動時,他巧妙地結閤瞭當時的理學思潮,解釋瞭韓愈和柳宗元那種“以文載道”的緊迫感是如何讓他們的文章風格趨於峭拔剛健的。書中對細節的捕捉也令人印象有加,比如他對駢文的結構美感,以及後期散文對口語化的吸收,都分析得鞭闢入裏,讓我對那些平時隻是“讀過”的篇章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共鳴。這本書是真正的思想性與文學性完美結閤的典範。
評分這本《二十世紀中外短篇小說精選與評析》簡直是為短篇小說愛好者量身定做的。市麵上很多選集隻是簡單地把作品堆在一起,但這本書的價值恰恰在於其“評析”部分。作者對每篇小說的剖析,都極其精準地抓住瞭其敘事上的創新點或情感內核。比如,在解讀卡佛的作品時,他沒有陷入對“極簡主義”的空泛贊美,而是具體分析瞭他是如何通過大量的留白和不動聲色的對話,來展現美國中産階級那種精緻的、卻又無藥可救的疏離感。對於國內作傢的作品,比如某些先鋒文學的代錶作,作者的解讀也十分到位,他能清晰地指齣這些作品在語言實驗上達到瞭何種高度,以及它們對當時文學圖景的衝擊力。我尤其欣賞的是,評析部分並不是給齣一個標準答案,而是提齣瞭開放性的問題,引導讀者在閤上書本後,仍然能繼續思考小說中未言明的深層含義。這本書極大地提升瞭我閱讀短篇小說時的鑒賞能力,讓我不再滿足於“讀完故事”,而是開始探索“作者是如何講故事的”。
評分我對《氣候變化下的農業生態係統重構》這本書的專業性深感震撼,同時也為作者的務實態度所摺服。作為一本涉及前沿交叉學科的專著,它完全沒有陷入理論上的空談,而是直麵全球變暖背景下,我們糧食生産係統所麵臨的嚴峻挑戰。書中詳盡的數據分析和模型預測部分,雖然專業性很強,但圖錶設計得非常清晰直觀,即便是非本專業的讀者,也能大緻把握趨勢的嚴峻性。我關注的重點在於其“重構”的策略部分。作者不僅指齣瞭傳統灌溉方式的弊端,還詳細介紹瞭膜下滴灌、精準施肥等現代節水技術的適用條件、成本效益分析,甚至是不同地區土壤的微生態反饋。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討論瞭社會經濟因素在技術推廣中的重要性,強調瞭農民接受度、政策引導和知識普及纔是技術能否落地的關鍵。這使得全書的論述顯得非常接地氣,充滿瞭解決實際問題的誠意。它提供瞭一種係統性的、可操作的藍圖,而非僅僅是理論上的呼籲,對於農業政策製定者和有誌於可持續農業的研究者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