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軍事通信網電源係統及維護
定價:49.00元
售價:33.3元,便宜15.7元,摺扣67
作者:武文彥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121095207
字數:620000
頁碼:37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63kg
本書是一本具有軍事特色的通信電源類圖書,全麵、係統地介紹瞭現代軍事通信電源係統的有關技術知識和維護內容,主要包括:軍事通信網電源係統概述、交流供電係統、直流供電係統、高頻開關電源係統、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UPS電源、太陽能供電係統、柴油發電機組、機房空調設備、通信電源及環境集中監控係統、通信颱站防雷接地和工程防護、通信配電常用測量儀錶、軍事通信網電源係統維護。本書注重軍事特點,內容貼近值勤部隊、貼近學院教學,力求概念準確、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注重實際。
本書可作為電源專業值機維護人員的學習用書,也可供通信電源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院校師生參考。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沒有固守傳統的技術書籍的綫性敘事,而是采用瞭“問題導嚮—技術剖析—維護實踐”的螺鏇上升模式。在介紹完特定電源模塊的理論基礎後,緊接著就會跳轉到一個與該模塊相關的、極具挑戰性的工程案例分析。例如,在介紹大功率電磁屏蔽技術時,作者立刻引用瞭一個關於反無人機係統高能脈衝對鄰近通信設備供電影響的案例,然後詳細分析瞭如何設計隔離和濾波方案來保護敏感電子設備。這種穿插敘事的方式,極大地提高瞭閱讀的趣味性和代入感。更值得稱道的是,它對行業標準和規範的引用非常詳盡,涵蓋瞭從國際軍用標準到國內特定行業的全部要求,對於從事相關項目集成和測試的工程師來說,這無疑是一份極其寶貴的參考資料。它不僅僅教你“怎麼做”,更清晰地界定瞭“必須做到什麼程度”,使得技術要求和閤規性達到瞭完美的統一。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專業,那種深沉的軍綠色調,配上硬朗的字體,一下子就給人一種嚴肅、可靠的感覺。我翻開目錄,首先注意到的是它對“信息安全與抗毀性設計”的深入探討,這部分內容遠超齣瞭我預期的基礎電源知識。作者似乎非常強調在復雜電磁環境和惡意乾擾下的係統穩定性,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參數的堆砌,而是結閤瞭大量的實際作戰場景案例來闡述問題。比如,關於高動態負載下的瞬態響應控製,書中用瞭整整一章的篇幅,通過仿真模型和實測數據對比,清晰地揭示瞭傳統方案的局限性,並提齣瞭基於新型碳化矽器件的解決方案。這種深入骨髓的工程思維,讓我想起那些在野外駐訓時,為瞭保障通信鏈路不中斷,工程師們在惡劣條件下進行電路搶修的場景。而且,書中對不同代際通信網絡(從模擬到現代的IP化)的電源需求演變進行瞭細緻的梳理,讓人能夠一窺通信技術進步背後那些常常被忽視的電力支撐的演進史。光是閱讀這部分內容,我就覺得對現代軍事通信體係的整體架構有瞭更立體的理解,遠非一般教材能達到的深度。
評分坦白說,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的教科書,但這本書在“能源管理與可持續性”這一塊的內容給瞭我巨大的驚喜。現代軍事行動對後勤保障提齣瞭極高的要求,而電源係統的能效直接決定瞭部隊的機動作戰半徑和持續作戰時間。書中詳細對比瞭傳統柴油發電機組、燃料電池以及新型分布式儲能係統在環境適應性、噪音抑製和燃料消耗率上的優劣勢。作者對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計算模型非常嚴謹,並且引入瞭人工智能算法在預測性維護和動態負荷調度中的應用。我特彆關注瞭關於“冷啓動”機製的章節,那裏詳細闡述瞭在極寒環境下,如何保證電源係統在數分鍾內從休眠狀態達到滿負荷運行的能力,這涉及到電池的預熱策略和逆變器的快速並網技術。這種對全局效能和環境適應性的綜閤考量,體現瞭作者超越單一設備維護視角的宏大格局,讓讀者能從戰略層麵思考“電”對現代戰爭的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務實,帶著一股濃厚的“一綫經驗”的味道,讀起來毫不拖泥帶水。我特彆欣賞它在“故障診斷與快速恢復”章節的處理方式。它沒有采用那種晦澀難懂的理論推導,而是采取瞭類似“故障樹分析”的結構,將成百上韆種可能的故障點,係統地歸類到電源的輸入、轉換、輸齣和控製四個維度。最妙的是,作者似乎親自參與瞭大量的現場維護工作,他對那些“隻有經驗豐富的老兵纔知道”的小竅門描述得淋灕盡緻。舉例來說,關於如何通過監測特定頻率的諧波變化來預警濾波器的老化,這種信息在任何標準手冊中都是找不到的,它直接關係到任務的成敗。這本書的插圖也十分精良,那些高精度的電路原理圖和設備實物分解圖,清晰地標注瞭關鍵元件的型號和位置,使得即便是對電源係統不甚精通的新手,也能快速定位問題所在。整體而言,它更像是一本指導實戰的“維修聖經”,而不是高冷的學術專著。
評分我注意到這本書在軟件與固件集成這一新興領域投入瞭相當大的篇幅,這在傳統的電源維護手冊中是比較少見的。作者深刻認識到,現代通信電源已不再是單純的電力電子設備,而是高度數字化的智能節點。書中詳細描述瞭基於CAN總綫和以太網協議的電源監控與控製架構,特彆是對嵌入式操作係統的實時性要求進行瞭深入探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遠程診斷與OTA(空中下載技術)更新”的探討,書中不僅描述瞭實現路徑,更著重分析瞭在進行固件更新時,如何保障通信鏈路的鏈路層冗餘和電源係統的運行不中斷,這直接關係到前綫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這種前瞻性的視角,將“電力”與“信息流”緊密地結閤在一起,顯示齣作者對未來軍事通信係統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力。閱讀此書,仿佛在和一位深諳電力技術與前沿信息工程的專傢進行深度對話,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