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電子綫路闆設計與製作
:22.00元
售價:15.0元,便宜7.0元,摺扣68
作者:陳桂蘭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1521763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22kg
1.本教材不僅注重工作過程的課程觀,同時還遵循能力本位的教育觀。
2.本教材注重與企業工程實際結閤,重點培養學生電子綫路闆的設計能力。
3.本教材引入工程實際要求和經驗方麵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即與企業實際接軌。
本書通過語音放大器、計數器與電子秤儀錶3個典型案例,介紹瞭應用Protel 99 SE軟件進行電子綫路闆設計與製作的方法和操作步驟。全書分為5個項目,由淺入深,由簡至繁,循序漸進,項目間不僅相互關聯,而且具有層次感;每個項目又分解為若乾個子任務,將項目化繁為簡,化整為零;難點逐個擊破,問題逐一解決,適閤漸進式學習。讀者隻要按照書中案例的操作步驟去學習,即可輕鬆掌握Protel 99 SE軟件的基本操作,並且隨著項目的推進,自身的電子綫路闆設計能力也會逐步得到提升。
本書可供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及相關專業作為教材使用,同時也可供從事電子綫路闆設計與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坦白說,我這本書買來主要是衝著它關於“製作”那一塊的介紹去的。我以前總覺得PCB製作是個神秘的、需要大型工廠纔能完成的過程,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詳細介紹瞭從設計文件生成到最終的PCB加工流程,甚至包括瞭小批量試製和個人DIY級彆的濕法腐蝕工藝。對於DIY愛好者來說,瞭解這些後處理的細節至關重要,比如阻焊層(Solder Mask)的顔色選擇、絲印層(Silkscreen)的作用,以及不同錶麵處理工藝(如噴锡HASL與沉金ENIG)對焊接性能的影響。書中對不同厚度銅箔(比如1oz、2oz)的特性對比分析得非常透徹,這直接關係到承載電流的能力,是安全設計的基礎。我甚至發現,書裏還穿插瞭一些關於元件選型和BOM(物料清單)管理的實用技巧,這些“軟知識”往往比硬性的設計規則更有價值,能幫我們有效控製成本和采購風險。
評分作為一本偏嚮實操的技術書籍,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質量也令人印象深刻。很多技術手冊都因為插圖模糊或者信息密度過高而令人望而生畏,但這本《電子綫路闆設計與製作》則采用瞭大量清晰、高分辨率的截圖和示意圖來輔助說明復雜的概念。比如,解釋疊層結構時,圖示清晰地展示瞭信號層、內層電源/地層之間的介質厚度和電容耦閤關係,這比純文字描述要直觀得多。此外,書中對標準設計規範(Design Rules Check, DRC)的講解也極其細緻,它沒有簡單羅列規則清單,而是通過具體的錯誤案例來展示違反這些規則可能導緻的後果,這種“反麵教材”式的教學方法非常有效。讀完之後,我立即打開瞭自己的項目文件,對照書中的建議進行瞭全麵的規則檢查和優化,確實發現並修正瞭幾個我之前沒有意識到的潛在製造缺陷。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設計規範”內化為設計者的“直覺”。
評分這本《電子綫路闆設計與製作》簡直是電子製作愛好者的福音!我作為一個剛接觸PCB設計的門外漢,原本對那些密密麻麻的走綫和復雜的元件布局感到頭暈腦脹,但這本書的講解方式卻異常清晰明瞭。它沒有上來就拋齣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從最基礎的電路原理圖繪製開始,一步步引導讀者進入PCB設計的實際操作。書中對各種設計軟件(比如Altium Designer或KiCad,雖然具體軟件可能因版本而異,但講解的通用思路非常紮實)的操作步驟進行瞭詳盡的圖文說明,即便是初次接觸這些專業軟件的人,也能很快上手。特彆值得稱贊的是,作者在講解過孔設計、層疊結構以及電源和地綫處理這些關鍵環節時,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怎麼做”,更深入地解釋瞭“為什麼這麼做”,這對於培養紮實的工程思維至關重要。我按照書中的教程實際操作瞭一個簡單的LED驅動電路,從原理圖輸入到最後的Gerber文件輸齣,整個過程順暢無比,最終製作齣的PCB闆功能完好,讓我對自己的動手能力充滿瞭信心。這本書的實踐導嚮性非常強,讓你真正體會到從“想法”到“實體”的樂趣。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的章節邏輯非常嚴密,仿佛是為零基礎學習者量身定做的學習路徑圖。從最開始介紹電子設計流程(Idea to Product Cycle),到軟件環境搭建,再到具體的布局(Placement)和布綫(Routing)策略,每一步都層層遞進,沒有齣現內容上的跳躍感。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講解“布局”時,強調瞭“功能模塊化”和“信號流嚮”的原則,這比單純地遵循“元件間距”要高明得多。而且,書中對於機械結構與電子設計的協同工作也給予瞭足夠的重視,例如如何根據外殼的尺寸來約束PCB的長寬,如何預留測試點和安裝孔,這些跨學科的知識點整閤得非常自然,體現瞭作者深厚的係統工程背景。我花瞭周末兩天時間通讀瞭前三章,感覺對整個電子産品設計鏈條有瞭宏觀而又清晰的認識,這比我過去幾年摸索積纍的經驗都要係統。
評分我對市麵上很多聲稱是“入門”的電子書感到失望,它們往往內容浮於錶麵,或者過於偏重理論推導,讓人學瞭也白學。然而,這本《電子綫路闆設計與製作》的深度和廣度恰到好處,它成功地架設起瞭一座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我尤其欣賞它對EMC/EMI基礎知識的引入。在現代電子産品中,電磁兼容性是衡量設計水平的重要標準,很多初級教程完全忽略瞭這一點。這本書卻係統地介紹瞭信號完整性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阻抗控製的必要性、差分信號的走綫技巧,甚至還涉及瞭熱管理和散熱設計的初步考量。這使得讀者在學習繪製簡單的雙層闆的同時,也能預見到未來設計更復雜、更高速電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點。書中案例的選擇也體現瞭作者的經驗,很多例子都取材於實際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陷阱”,提前預防比事後補救要有效得多。對於已經有一定基礎,想要係統化提升設計技能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參考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