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通信電子綫路設計
定價:28.00元
售價:19.0元,便宜9.0元,摺扣67
作者:楊福寶
齣版社:武漢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30710778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隨著移動通信的迅速普及以及藍牙、無綫LAN等無綫數據通信設備的快速開發,高頻電路技術越來越受到關注。“高頻電子綫路”、“微波技術”等是電子通信類專業的重要課程,目前有許多學校的電子通信類專業也開設瞭此類課程,但是一般都偏重於基礎理論,實驗教學也僅停留在測試驗證階段。然而,由於高頻電路自身的特點,對掌握高頻電路的知識而言,僅有理論是不夠的,需要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實際的工程設計,盡量多地接觸電路,自己動手製作,並通過測試調整使電路穩定、可靠地工作,纔能從真正意義上掌握並應用該知識。因此,根據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要求,編者結閤近年來在高頻電路和現代通信電子綫路綜閤設計課程中的教學經驗編寫瞭《通信電子綫路設計(高等學校教材)》(作者楊福寶)。
《通信電子綫路設計(高等學校教材)》(作者楊福寶)主要介紹現代無綫通信中高頻(射頻)電路主要 單元電路的工作原理及設計方 法,包括電路的拓撲結構、元器件的選擇以及電路參數的設計。《通信電子綫路設計(高等學校教材)》共 分7章,內容包括: 高頻電路的設計基礎、高頻小信號放大器的設計、振蕩器的設計、混頻器的設計、調製電路 的設計、高頻功率放大器電路的設計、鎖相環路及其 應用。各單元電路配有相應的設計、仿真實例,工程性強,可作為電子通信類專業“高頻 電子綫路”、“微波技術”等課的後續課 程的教材,也可作電子製作、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以及電子工程技術人員從事高頻電路設 計與製造的參考書。
1 高頻電路的設計基礎
1.1 高頻電路中的無源元件
1.1.1 高頻電阻
1.1.2 高頻電容
1.1.3 高頻電感
1.1.4 電感綫圈的設計與製作方法
1.2 射頻相關知識
1.2.1 射頻電路概述
1.2.2 史密斯圓圖
1.3 高頻電路設計製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1.3.1 高頻電路設計製作中輸齣功率的測試
1.3.2 高頻元件的布局
1.3.3 高頻電路的製作
1.3.4 高頻放大管
1.3.5 高頻二極管
1.4 高頻(射頻)電路常用的實驗測試儀器
1.4.1 LCR測量儀
1.4.2 頻譜分析儀
1.4.3 矢量網絡分析儀
1.5 高頻電路仿真設計軟件
1.5.1 EWB軟件
1.5.2 ADS軟件
1.6 附錄(空芯綫圈的設計數據)
2 高頻小信號放大器的設計
2.1 高頻小信號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2.2 高頻小信號放大器的設計基礎
2.2.1 晶體管高頻小信號等效電路與高頻參數
2.2.2 放大電路噪聲係數與接收機靈敏度
2.2.3 單調諧迴路諧振放大器
2.2.4 多級單調諧迴路諧振放大器
2.2.5 諧振放大器的穩定性
2.3 高頻小信號調諧放大器的電路設計與仿真實例
2.3.1 給定技術指標
2.3.2 給定設計條件
2.3.3 設計過程
2.3.4 高頻小信號放大器的仿真測試結果及結論
2.4 射頻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
2.4.1 射頻低噪聲放大器LNA的主要技術指標
2.4.2 低噪聲放大器設計的依據和步驟
2.4.3 用ADS設計射頻低噪聲放大器實例
3 振蕩器的設計
3.1 電容三點式振蕩器的基本原理
3.1.1 串聯型改進電容三端式振蕩器(剋拉潑電路)
3.1.2 並聯型改進電容三端式振蕩器(西勒電路)
3.2 石英晶體振蕩器的基本原理
3.3 LC振蕩器的設計實例
3.3.1 給定技術指標
3.3.2 給定設計條件
3.3.3 設計過程
3.3.4 高頻振蕩器的仿真測試結果及結論
4 混頻器的設計
4.1 混頻器的工作原理
4.2 變頻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4.3 混頻電路
4.3.1 模擬相乘混頻器
4.3.2 二極管平衡混頻器和環形混頻器
4.3.3 三極管混頻器
4.4 混頻器的乾擾與非綫性失真
4.4.1 組閤頻率乾擾
4.4.2 副波道乾擾
4.4.3 混頻器的非綫性失真
4.4.4 減小乾擾和失真的措施
4.5 晶體管混頻電路
4.6 微帶平衡混頻器設計與仿真
4.6.1 鏡像抑製混頻器原理
4.6.2 鏡像抑製混頻器的設計技術指標和設計方案
4.6.3 混頻器的設計
4.6.4 混頻器性能仿真
5 調製電路的設計
5.1 振幅調製
5.1.1 調幅信號的分析
5.1.2 振幅調製電路
5.2 調頻與鑒頻器電路設計
5.2.1 變容二極管調頻電路的設計
5.2.2 乘積型相位鑒頻電路
6 高頻功率放大器電路的設計
6.1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指標
6.2 高頻Lc諧振功率放大器(丙類功放)原理
6.2.1 原理電路
6.2.2 集電極電流分解係數與功率關係
6.2.3 高頻諧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狀態與動態特性
6.2.4 功率關係計算
6.2.5 饋電電路
6.2.6 輸齣匹配網絡
6.2.7 級間耦閤網絡
6.3 高功放設計實例
6.3.1 丙類高頻諧振功率放大器設計實例
6.3.2 射頻識彆電路中高頻功放的設計
6.3.3 射頻功率放大器設計仿真及優化
7 鎖相環路及其應用
7.1 鎖相環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7.1.1 鎖相環路的基本組成
7.1.2 鎖相環路的捕捉與跟蹤過程
7.1.3 鎖相環路的基本部件
7.1.4 鎖相環路的基本特性
7.1.5 集成鎖相環74HC4046
7.2 鎖相環路的應用
7.2.1 在空間技術中的應用——窄帶跟蹤接收機(鎖相接收機)
7.2.2 在調製解調技術中的應用
7.2.3 調幅信號的同步檢波電路
7.2.4 在穩頻技術中的應用
7.3 頻率閤成器
7.3.1 頻率閤成器的主要指標
7.3.2 整數分頻鎖相頻率閤成器
7.3.3 帶高速前置分頻器的鎖相頻率閤成器
7.3.4 帶混頻器的頻率閤成器
7.3.5 雙模前置分頻鎖相頻率閤成器
7.3.6 直接數字頻率閤成器(DDS)
7.4 鎖相環的應用電路設計與驗證
7.4.1 調頻與鑒頻
7.4.2 鎖相式數字頻率閤成
參考文獻
這本《現代信號處理技術與應用》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本來在自學傅裏葉分析和Z變換時感到力不從心,很多概念停留在書本的層麵,難以理解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平實,不像一些教科書那樣堆砌復雜的數學公式,而是將理論與實際案例緊密結閤。特彆是關於數字濾波器設計的那幾章,作者詳細地展示瞭如何從係統需求齣發,一步步推導齣FIR和IIR濾波器的具體實現,並配有清晰的Matlab仿真代碼示例。我嘗試著跟著書中的步驟,自己搭建瞭一個簡單的語音降噪係統,效果立竿見影。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還涉及瞭現代通信係統中MIMO(多輸入多輸齣)技術的原理,這對於我目前正在做的無綫通信項目大有裨益。這本書的圖錶設計也非常專業,直觀地展示瞭頻譜分析和功率譜密度的變化過程,使得原本抽象的信號概念變得觸手可及。對於初入信號處理領域,或者希望深入理解現代通信係統底層數學基礎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參考書,它的實用性遠超同類書籍。
評分我一直認為,好的數據可視化不僅是美學上的享受,更是洞察復雜數據背後邏輯的關鍵工具。最近閱讀的《認知心理學視角下的信息可視化設計原理》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全新的、基於人腦工作機製的分析框架。它沒有直接教你使用D3.js或Tableau,而是迴歸到最底層的視覺感知理論。比如,它詳細解釋瞭格式塔原理如何指導我們布局圖錶元素,以及顔色在區分不同數據集時的心理負荷差異。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預注意處理”和“有意識處理”的區分,這直接指導我在設計關鍵績效指標(KPI)儀錶闆時,應該如何突齣最重要的數據點,以避免用戶信息過載。書中包含瞭大量經典案例的失敗分析,並從認知科學的角度剖析瞭錯誤發生的原因,這一點非常寶貴。這本書的文字組織極具啓發性,它不提供具體的代碼或工具操作,而是提升你“如何思考”可視化問題的層次,讓你從一個單純的操作者,蛻變成一個真正懂得信息傳達本質的設計師。
評分作為一名專注於射頻前端(RF Front-End)模塊的硬件工程師,我對材料科學和電磁兼容性(EMC)的要求極高。因此,我非常關注《高頻電路中的噪聲分析與抑製技術》。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沒有過多糾纏於基礎的LC振蕩器設計,而是將重點放在瞭係統層麵的噪聲管理。作者對不同噪聲源(如熱噪聲、散粒噪聲、閃爍噪聲)的建模和計算非常嚴謹,給齣的噪聲係數(NF)計算公式和參數提取方法,可以直接用於我們日常的仿真和測試流程中。更令人叫絕的是,書中有一章專門探討瞭PCB走綫上的串擾和輻射問題,並結閤瞭電磁場理論,講解瞭如何通過地平麵設計和屏蔽層優化來降低係統級的EMI。我對照書中的建議修改瞭幾個高速數據鏈路的布局,結果在最終的EMC預掃中,超標項顯著減少。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偏學術嚴謹,圖錶數據詳實,非常適閤有一定基礎,追求極緻性能的射頻和微波工程師作為進階讀物。
評分我對軟件架構和設計模式的興趣由來已久,但總感覺那些經典的“Gang of Four”模式在現代分布式服務中應用得有些生硬。我近期翻閱的《麵嚮雲原生的微服務架構演進》則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這本書的核心在於將傳統的設計原則,巧妙地融入到Kubernetes和Service Mesh(如Istio)的生態係統中。它不再僅僅討論如何構建一個單體應用的設計模式,而是深入探討瞭如何利用Sidecar模式實現熔斷、限流這些高可用性機製,以及如何通過領域驅動設計(DDD)來閤理劃分微服務邊界。書中對數據一緻性問題的探討尤為精彩,它詳細對比瞭Saga模式、TCC(Try-Confirm-Cancel)以及最終一緻性方案在不同業務場景下的權衡。作者的文筆流暢,充滿瞭對技術趨勢的深刻洞察力,讓人感覺仿佛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架構師對話。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成功架起瞭理論設計與最新雲原生技術棧之間的橋梁,對於正在進行係統重構或搭建新一代平颱架構的團隊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實踐指南。
評分我最近迷上瞭嵌入式係統與物聯網的交叉領域開發,急需一本能將硬件底層操作與上層數據傳輸協議結閤起來的權威指南。朋友推薦瞭《基於ARM Cortex-M微控製器的實時操作係統實踐》。說實話,一開始我對實時操作係統(RTOS)的學習抱有抵觸情緒,覺得那玩意兒太偏底層,枯燥乏味。然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反麵教材,它采用瞭項目驅動的教學法。第一章就讓我們搭建瞭一個基於FreeRTOS的任務調度模擬器,然後逐步引入消息隊列、信號量、互斥鎖等核心概念。作者對上下文切換和中斷延遲的分析深入到寄存器層麵,但講解又非常注重高層邏輯的清晰性,避免瞭陷入純粹匯編的泥潭。書中對低功耗模式的優化策略也寫得極為細緻,這對於電池供電設備的開發至關重要。我特彆欣賞它對不同RTOS內核(如FreeRTOS與ThreadX)在特定場景下性能對比的客觀評價,這讓我不再盲目追求“最新”的內核,而是懂得如何根據項目需求做齣最優選擇。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足以讓一個剛接觸RTOS的新手蛻變為能獨立進行復雜嵌入式項目開發的工程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